短片結束了,但是觀看的人卻久久不能平靜。
儘管看似這個短片虛化了時代背景,似乎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事情已經很難見到了。
可是真的隻是虛構的嗎?
短片上線之後,第一時間就有數以萬計的網友觀看了這個短片。
留言和彈幕更是無數。
“生活的貧瘠並不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親情的缺失才是。無依無靠,有家不能回,她才一個小孩子呀,願天下小孩有溫暖的家,有疼愛的親人。”
“踏馬的,不愧是狗導演,催淚真特麼的到位,我已經哭成狗了!”
“短片裡麵的世界也太絕望了吧?”
“是不是有點太過了?今時今日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吧?”
“嗬嗬,不可能發生?我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新聞,不過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而是拿打火機的男孩,好像是五個離家出走的小男孩,因為寒冷,躲到了垃圾箱內烤火取暖,最後因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現實永遠比虛構的更加殘酷。隻不過我們不常看到而已。”
“看到拿著手機玩遊戲,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的兒子,我看完之後,忍不住就抽了他一下!”
“同樣的,我也是孩子的父親,看了這個短片,再看看自家孩子,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其實點燃蠟燭的部分像浪漫童話,結局更接近現實了,很像夢遊仙境的感覺,不過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所以這也是悲劇性童話的魅力吧,引人入勝地讓我們接受了那個邏輯薄弱又天馬行空的世界,而後又殘忍的否決了它,強行拉回現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強烈的對比感,自然潸然。”
“故事裡隻有悲傷,劇情很簡單,小姑娘賣火柴,但是如此悲傷。”
“不知道狗導演拍這個短片的初衷是什麼,但是我想,應該是希望這個社會能不那麼冷漠吧?”
“細思極恐,看似《賣火柴的小女孩》裡麵的故事也好,背景也罷,都是虛構的,可是延伸到現實,何嘗不是對這個社會的冷漠而絕望?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見義勇為少了,看熱鬨的多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扶不扶,成為了社會焦點。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倚老賣老成了比尊老愛幼更加普遍的現象。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外界的事情開始變得漠不關心......”
“在家家戶戶生著火其樂融融的除夕夜,小女孩的火柴能賣給誰呢。”
“想到一句歌詞,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可是事實卻是,現在的人,都太吝嗇那一份愛了!
試問如果哪怕有一個人停下腳步,也許賣火柴的小女孩,也不至於對這個世界完全絕望,而是唯獨寄希望於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奶奶帶她離開了!”
“這個結局,很美,死於溫暖總好過生於寒冷,可是為什麼心裡堵,眼淚忍不住流出來呢?”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杜甫所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她被凍死在街頭的牆角邊。彆忘了,這可是個理應歡樂團圓的夜晚。”
“換個角度來看,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小女孩是被自己最愛的人接走了,她比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要幸福得多。”
“她其實是如此深愛這個世界啊,她也希望溫暖,可是等不來黎明。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