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冰花》這部電影,可能大家記的最深刻的是那首歌。瀉
但是實際上這部電影真的不尋常。
至少不那麼的簡單。
《魯冰花》影射了很多東西。
首先貪婪!
《魯冰花》中的貪婪,主要指的是水城鄉小學裡的那些中上級領導,及鄉長。
水城鄉小學之前的美術老師及校領導,每次為了拍領導的馬屁,希望將來指望鄉長多多照應,都極力推薦他的兒子參加美術競賽。
對於權勢的巴結、權利的渴求,這是一種貪。瀉
而鄉長呢,為了製造自己的好名聲,為了奪得選舉連任的機會,不惜一改往日守財奴形象,假裝對古阿明父親的茶園遭遇蟲害一事表示關心,希望能多在選舉前拉攏些民意。
這些劇情,或許在原版的影片當中,鄉長的所做所為表現的並沒有那麼的明顯,但是在成年人看來卻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權勢、地位的永不變更的穩固占有,這也是一種貪。
貪婪,讓他們枉為人師,枉為為民做主的大領導。
水城鄉的孩子們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永遠得不到公平的競爭機會。古阿明創作繪畫的天賦,就被這些人一層一層,一級一級剝奪掉了。
雖然地域不同,雖然社會背景不同,環境不同。
但是誰又敢說,這樣的事情,放在這個時代,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瀉
或許單純的讀書考試,這些成績方麵的東西,不會被影響到,但是像藝術類的東西,這種需要伯樂去發掘的東西,某種程度上,幾乎可以說比比皆是。
與那些領導貪婪相對應的,就是古阿明的苦澀。
古阿明自從遇見了郭雲天,就一直被郭雲天誇獎。他創作的每一幅作品都不再是父親眼裡“沒用的東西”,他在這位來自城裡的大學生麵前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除郭雲天外,沒一個人能讀懂他畫作背後的真正含義。他看似胡亂塗鴉畫作的背後,飽含著他對世間、對經曆、對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自然性的觀感。他通過畫作的形式,向外展示了一個兒童內心的真實世界。
但就他以為自己一定會成為三年級被推上市裡參賽的那個名額時,現實卻給了他重磅一擊。平時被郭老師經常批評的那個同學,每年都是他去參賽,今年居然還是他。他幼小的心靈遭到了傷害,他開始仇恨起郭老師來:“你總是說我的畫作好,為什麼連個參賽資格都不給我?”
可古阿明不知道的是,郭雲天在校內大會上一人頂住各方壓力,強行推薦讓他參賽。隻是郭雲天的力量太小了,他拗不過學校的幾朝元老,也拗不過校長。
古阿明的苦,是權謀下的悲劇,是不良教育下的犧牲品。瀉
所以,電影有時候真的不是文字能媲美的,因為電影展現出來的畫麵,明明要表達的是這些東西,但是卻並不需要像文字描述那般,直截了當地展現。
可是觀眾看完之後,卻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這些東西。
當然了,《魯冰花》不止是展現這些負麵的情緒,同時更多的是正麵的東西。
比如阿明,比如阿明的爸爸和姐姐,比如郭老師,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