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保持的過程伴隨著猜忌,嫉妒,自我懷疑,自我暴露。
陳喬在刪除進程到了二人的美好回憶時,開始帶著記憶裡的江婷婷逃進他從未向她展現過的記憶空間。那裡如此美好,而他從未與她提及。
那個記憶刪除診所的助手,對江婷婷一見鐘情,在她刪除記憶後,鳩占鵲巢,利用著她的記憶材料來接近她,但即便複製摹仿了所有的記憶點,感覺還是無法重現。
當她又一次與刪除記憶之後的陳喬相遇時還是會義無反顧的再次開始。
其實,男與女之間的關係其實沒有多少固定的套路與蹤跡可以重複使用,首先一眼可以識透的那種拙劣手法本身就是不利於關係發展的事物,再次無聊的套路重複無論對使用者還是被使用者都是一種類似無意義的反複勞動,雙方都不需要思考就本能地進入下一步,省時卻無趣。
愛這種感覺體驗不應被同質化,用一些老套的形容詞釘立在幻想的墓碑之上。
文字與語言大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除去曆史書上對它繁複的意義總結,我們可以通過言語儘可能地來表達我們內心的切實感受抑或被理性扭曲過的感覺,讓自己對自我意識的蒙化有著更為深刻的記憶,也加重對方在自我意識中留下的痕跡。
有時候我也覺得,什麼所謂的愛不過是腎上腺素的分泌產物,隨後轉為心理上依賴,但這種腎上腺素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帶來的。
末尾,江婷婷和陳喬聽著彼此最後的錄音,像是一場公開處刑,明明才剛剛相遇,卻有人告訴你們,你們會有矛盾,會有爭吵,這個時候你們是否還會堅持繼續走下去?
好在最後他們足夠勇敢,足夠奮不顧身,經曆了磨難再度回到彼此身邊。
相信如果再有那麼一天,兩人爭吵,他們也會想起最初相遇的樣子,奮不顧身地投入對方的懷抱,彼時他們身上都有著光,吸引著彼此。
但是這始終隻是電影賦予我們的一個可能性的童話一般的結局。
如果兩人都能包容彼此,那麼也不至於走到那一步了,所以,這個結局,始終是給予觀眾的一個騙局。
很多對於本片異常感動的人,看到這個故事一定會想起自己曾經的過往,然而事實上,糾結於是否放得下放不下的時候,我們總會忘記了一件事情,為什麼不讓自己接受這個結果呢?患得患失的我們糾結於自己是不是要從腦海中將一個人徹底刪除,但卻忘了這個人即使沒有和自己擦出感情的火花,他也是一個正常人,一個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人。既然出現過,留著有何不可?
回到電影本身,為了忘記對方,讓對方徹底滾出自己的生活,他們選擇了一個最極端的方式——刪除記憶!
而不管怎麼樣,就算關於對方的任何記憶都清空了,他們總是能繞過所有彎路,結識對方,愛上對方,並山盟海誓。
然而一切仿佛是注定的,他無聊、敏感、死板、疑心重,她衝動、放縱、幼稚,還少女心。
這些缺點,就算沒有因為錄音提前泄露,終究有一天,他們還是會走上這樣的結局。
她受不了他的管製和沉悶,他受不了她的放縱和衝動。
對於電影的那個結局,有些人看的感覺,是不管我失憶,還是沒失憶,我該愛上你還是會愛上你,歌頌了偉大的愛情。
其實不然,影片把當事人塑造成一個旁觀者,審視他與她的每一段感情,目睹走向失敗的那些經曆。向觀眾轉述,忘記真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一段感情走到結尾,是雙方忘記了最初的喜歡,最後不得已,才選擇把痛苦和爭吵也忘記。當一切歸零,仍改變不了發展走向,隻能周而複始。
電影裡麵經曆三次忘記,才有機會心平氣和的麵對矛盾,最後跳出循環的怪圈。
現實會有如此幸運?
錯了一次又一次......但也隻能任憑這麼錯下去,因為命運使然,性格使然。
刪除記憶的那一部分,從最近的記憶開始直到剛剛相識的時候。
諷刺的是,當delee到最開始的那段時光時,開始不舍了,開始回憶起當初的美好了。
實際上不過是在告訴我們,在時間麵前,我們永遠都敗下陣來。
不由地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詩: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是啊,熱戀之中的情侶,總希望能回到最初,因為那個時候,彼此之間,眼裡看到的隻有彼此最好的一麵,彼此展現給對方的也是最吸引彼此的一麵。
可人生很長,不可能停留在初見。
愛情的長跑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而實際上,就算做到了,也不過是因為把愛情變成了習慣,不能說它不好,隻是當初的感覺卻早已經隻在回憶之中,當浪漫和蠢蠢欲動的興奮不再,當你把對方所有的事情都探索清楚了,卻發現還不如不認識他呢......的時候,愛情其實早就沒了。
其實電影中的現實世界隻不過給了我們一個“如果”,探討了相遇相愛中某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
而在後來夢中的部分:倒放的回憶,又讓我們在溫馨回憶中感動的同時不經陷入思考,是什麼讓曾經相愛的感覺消失?又是在什麼時候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