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孤獨感,其實並不是針對克隆人,而是針對所有人。
大部分人都滿懷期待去往所謂的“彼岸”,他們快樂地走進墳場,就像克隆人1、2、3、4。
他們不知道真相,他們一直都認為那是真的,他們自己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克隆人,於是他們的確去往了他們向往的彼岸。這樣的人,我們可能會說,他們真可悲,可是他們的短暫的一生,卻又何嘗不是幸福的?
有所牽掛的人,有所惦記的人,抱有希望的人,我們都知道他們一直向往著回家,而他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的確是回家了。
我們常常說,一個最高明的騙子,是不但要騙過彆人,更要騙過自己,他們做到了。
也有少數人清晰認識到一個人來,終究要一個人走,踏入墳場後,就沒有彼岸了,就像克隆人5。
有人想擺脫這個無儘循環,就像克隆人6。
而哲學家願意給大家一些思考契機,突破自己命運的極限,就像電腦八戒。
克隆人的終極目標,也不過是想成為真正的人,從始至終,其實他們本就更像人,不像電腦八戒,他在無儘地歲月裡,或許才會真正的有可能做到突破自己命運的極限!
我們看的科幻電影,是我們人生的再映射。
以隱晦的方式,告訴一些不易察覺的真相。
一個永恒的命題,如何區分真實與虛假,正確與錯誤呢,世界上存在真相嗎。
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未知是不是隻是在創造更多錯誤的認識呢,我們隻能假裝自信的擁護自己的思想,免得不斷的被一波又一波浪潮淹沒,又或者將所有事物都模糊界限,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似的。我想要填補腦子中所有的未知,卻又被告知所有的未知被了解後仍停留在未知,因此我選擇無聊,不停靠,無所依賴。
突然又想到了,其實這部電影提出來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因為有些生命的存在就是因為需要他的犧牲,比如我們飼養的家畜。大量的流水線上繁衍出來的家畜,如果稍有慈悲心,認為它們不該被殺了吃肉,那麼事實上它就不會出生。在短暫的生命和根本就沒有生命中,我想兩種都會有人選。人類的生命也很短暫,可總有人連這短短幾十年都等不及。
所以從這方麵上來說,電影中最大的倫理問題其實是欺騙。欺騙也是沒辦法的事,至少從技術上來說,當時的記憶傳輸技術或者是隻能達到下載和上傳的層次,還不能隨意編排記憶本身,或者是被克隆的細胞也自帶記憶無法替換,隻能修改,無論如何這樣的謊言似乎已經是對克隆體最大的善意了吧?
就算是在現實當中絕大多數人類也不過是工具而已,是目前為止,機器尚不可替代的複雜的工具,一旦可以使用機器,人類這種諸多變數的不穩定工具分分鐘被替換掉。
不想被當做犧牲,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生。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明白人不願意生了。”
《月球》很神奇,至少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看到那些解讀文章,就會覺得這部電影真的很神奇。
有人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放在《月球》這部電影裡麵提出來的那些問題來說,其實也是如此。
因為那些問題,根本不可能有答案。
也不會有正確的答案。
所以,網絡上的網友們為很多問題爭論的不可開交。
第一個問題“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
這也是《月球》上映之後,被議論的最多的話題。
有一部分人認為:“克隆人既然有了人類的完整的記憶,有完整的情感,乃至於身體,也有七情六欲,為什麼不能算人?”
可是另外一部分人卻認為:“人應該是從母體胚胎發育,從無到有,從嬰兒開始成長起來的。而克隆人始終那些記憶也是掠奪或者複製出來的,哪怕各方麵似乎都很真,或者說跟真的一樣,但是卻依然是假的,所以,又怎麼能算是人呢?
如果克隆人也算人,那麼我們人類又算什麼?”
兩邊吵的不可開交。
同樣的對於克隆技術的討論也是如此。
“克隆人也是人類研究出來的,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能夠通過克隆技術來治愈一些當下的技術無法治愈的病。所以技術本身並無善惡!比如刀具,一開始隻不過是為了生活上的需求,做為一種人類的生活的輔助工具而出現,有人用它來切菜,可是有人用它來作惡,但是卻不能說刀本身有善惡!”
,可是另外一些人卻也提出了反駁的意見。
“這個例子舉得有點奇怪了,那麼乾嘛不說,槍械,或者核彈呢?這些東西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本質上就是一種凶器!”
當然,這些話題扯的比較遠。
還有一個話題也很有意思,是和電影的結局有關的。
因為李易在電影裡麵,並沒有展現克隆6號吳剛回到地球之後的事情。
這也成為了很多人討論的話題,或者說爭議的話題。
“其實吳剛6號回去又能怎麼樣?女兒是真·吳剛的女兒,家是真吳剛的家,和他在本質上又有什麼意義?”
“那難道就不回去?月球上繼續循環輪回,繼續無知地作為工具被使用?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他未必就一定要和女兒在一起,他可以擁有自己的人生!”
等等,等等。
其實《月球》本身也沾了這方麵的光,畢竟,克隆人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廣泛的話題,和人工智能的話題有一些像,但是卻又有很大的不同。
人工智能,就算再牛逼,可是那也是獨立的一個個體,但是克隆人卻是源自於人類本身,這才是為什麼這個話題會引起那麼多的討論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