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節圓滿結束,雖然影響力方麵還差一些,但是第一屆科幻電影節還算是成功的。
《月球》也在科幻電影節的力推之下,算是助推了這部電影的票房。
不過,對於李易而言,《月球》如何也隻是過去式了。
這段時間,李易其實反倒是清閒了起來。
時光荏苒,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
《月球》早就已經下映,其實票房方麵來說《月球》不算什麼大爆,但是對於一部算是低成本的科幻電影來說,卻絕對稱得上是叫好又叫座。
娛樂圈缺了誰都一樣轉,哪怕是李易也一樣。
這段時間,《月球》的話題熱度漸漸地降了下去,而新的熱搜,卻是因為近期上映的一部大製作引起的。
那部電影絕對稱得上大製作,囊括了兩岸三地的明星大腕,影帝影後,要說從演員的號召力方麵絕對是夠了。
而電影的特效也花費巨大,號稱影片投資超過1億美刀,可是結果這部電影卻撲街了,在大眾影評網上的評分僅僅5.5分,而票房僅僅1.2億,可以說虧到姥姥家了。
這部電影是一部很特彆的題材,仙俠電影!這部電影引起的話題其實也是老生常談了。
仙俠最初的時候是被歸於武俠一類的,可惜的是,華國的電影市場井噴,但是作為華國最具特色的武俠片卻幾乎已經是公認的沒落了。
如果說科幻電影還在起步階段的話,那麼武俠片卻是早就已經過了巔峰,如今幾乎可以說很難在大銀幕上看到了,就算有,也隻是曇花一現,很難濺起什麼水花來。
所以很多人都喊著“武俠已死”,哪怕是變種的武俠,如今也幾乎在大銀幕上很難看到了。
而這次的仙俠大製作的失敗,更是讓這個話題再次被提起。
同時也延伸出來了另外一個話題“古偶仙俠劇熱播不斷,同類型電影為何表現平平?”
要知道時下的電視劇方麵,仙俠劇可以說絕對是占據了很大的份額,而且很多古偶仙俠劇都能夠創造不小的熱度,很是受歡迎,可是偏偏到了電影方麵,卻幾乎是拍一部撲街一部。
這就讓很多人都無比的納悶。
李易和慕晴也特意抽了時間跑去看了一下這部電影。
“你覺得怎麼樣?”李易問道。
“特效其實做的挺好的,打鬥場麵也還不錯,就是好像劇情有不少問題。”慕晴想了想說道。
李易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其實他對這個也沒有什麼研究。
慕晴也反問道:“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李易沉吟了片刻道:“應該是跟電影介質有關。這麼說吧,有些大家覺得俗套的劇情,放到電視劇一兩千分鐘的時長裡,可能就不會有直接的感受。但是放到100分鐘左右的電影裡,觀眾感受就會很明顯。”
“其他的說實話,我也弄不明白!”李易搖了搖頭道。
“其實網絡上的網友們的討論,我倒是覺得挺有道理的。”慕晴卻是笑著說道。
“哦?都怎麼說的?”李易倒是有些好奇了。
“這個網友說的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現在的所謂仙俠劇其實就是披了一層皮的都市愛情劇,我個人認為的仙俠,首先就是這個仙字,仙人的超脫,推演,神通境界,所謂仙凡之彆不是看能不能打,而是境界的不同。現在的許多仙俠劇就好比各種太空歌劇,其實無非就是我開車去某地一天和我開飛船去某星球一天的區彆,所以看的多了難免會覺得膩,因為本身題材就不新鮮!”慕晴把這個網友的吐槽讀了出來。
李易也忍不住發笑。
“還有這個,更有意思:現在的國內的仙俠劇和電影感覺隻是一群成年人在扮演不同程度的智障而已。
本人心中還是有一點點仙俠夢的,每次出新的電視劇和電影總會看一下,結果沒有一部電視劇看過兩集,電影就更爛了。記得之前有改編自的仙俠劇,之前看過,還是很喜歡的。電視劇拍出來之後我真想知道號稱幾個億的投資都去哪了,幾十個人隨便比劃幾下就是一場曠古爍今的大戰,初期武力最高的BO打個小嘍囉都要吐幾口血當然演技都很好,隻是形象分分鐘跳戲。看到這裡我也是在是看不下去了,後麵的劇情都是逛知乎知道的。
對演員沒有什麼意見,感覺劇情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不懂,這麼好的資源,獨特而唯美的仙俠劇,隻有我們華國才有的劇種,為什麼不好好拍,即使特效做不好,也希望演員用點心,希望導演不要湊合,希望編劇不要幼稚……”
等等,等等,可是說了半天,實際上,卵用沒有。
“那武俠片呢?感覺武俠片沒落的更厲害,這些年好像真的幾乎看不到了?”慕晴又說道。
“武俠片啊?”李易怔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
“怎麼說呢?和時代有關吧,武俠片的衰落應該是從喪失了武俠的多樣性開始的。”李易又說道。
“多樣性?”慕晴有些不解。
“你看,現在有幾個寫武俠的作家了?連網絡作家都不寫武俠了,更不用說創新了,創新倒是有,可是卻創到了玄幻,到了仙俠!”
“而從技術層麵上來說,以前的武俠片演員基本上都有練過,都有一定的武術功底,如今很多演員不可能在這方麵吃苦,他們更願意隻是站在那裡,隨便擺幾個動作,其他的就交給特效了,如此拍出來的影片是武俠片嗎?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