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奧斯卡,就不得不說,奧斯卡的那一係列的前哨獎了。
好萊塢有一條潛規則,或者說是奧斯卡的潛規則。
早年很多國內電影人根本不明白,隻是覺得,奧斯卡應該是藝術的,是公平的,隻要電影好,拿獎就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實際上呢?
奧斯卡金像獎,藝術性的確有,畢竟,人家頒發的獎項,給到的都是相對文藝的電影。
除非是票房狂拽炫酷吊炸天,劃時代的作品,否則的話,的確是如此。
奧斯卡曾在頒獎典禮前宣布為了縮短節目的時長,將四項大獎移至廣告時段,在引起業界的激烈反抗後妥協。
儘管每一年都有人在唱衰奧斯卡,但“政治正確”也好,“影響式微”也好,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觀眾來說,奧斯卡早已成為一個標準、一種權威。
奧斯卡在華國的影響力來源已久,早在民國時期引進的大批老美的電影中,就已經包含不少奧斯卡提名電影。
經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好萊塢電影的擴張與發展,使奧斯卡在華國的認知度也遠高於歐洲三大電影節,即便它代表的始終是老美而不是世界。
而作為“一種電影標準”的奧斯卡,它的頒獎的標準又是什麼?它似乎不像戛納等歐洲大獎那樣重視電影藝術、作者風格,但也似乎無意一味迎合大眾審美。
用曾經提名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話概括,奧斯卡獎是“美國庸俗之經典”,也有人歸納奧斯卡“提名看實力,得獎靠運氣”。
在叫座與叫好之間,奧斯卡以自己的方式維係著微妙的平衡,而它的每一次選擇,在“意外爆冷”亦或是“意料之中”等等的背後,暗含、博弈與輸出的是奧斯卡、好萊塢,以及老美社會的價值觀。
言歸正傳。
奧斯卡可以說是一個藝術獎項,但是同樣的也是一門生意。
任何人想要拿到奧斯卡,公關都是必然的。
像這一次,迪恩影業的公關手段很簡單很粗暴,直接給那些評委寄去了美其名曰,讓對方觀看電影的東西。
有DVD,沒有DVD播放器怎麼行?
因為奧斯卡評委很多,這也就導致了,奧斯卡有些像老美的選舉投票一樣。
你看你選舉要拉票吧?
電影想要拿獎,獲得提名,也同樣的要拉票。
而很多奧斯卡的評委,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把入選有資格被投票的電影都看過,很多時候他們都是用腳投票的。
這個時候,如何讓他們知道這部電影,是第一項,其次,常年的公關也把這些評委們的胃口養了起來。
不是所有的奧斯卡金像獎的評委都是大明星,都是大富豪,都是不差錢的。
事實上,他們之中有不少人,生活的並不那麼的富裕,甚至拮據。
所以,彆人送價值不菲的禮物,你不送,這說明,你不尊重我這個奧斯卡評委啊。
而這在好萊塢,幾乎已經是一種甚至不算潛規則了,已經是公開的規則了。
用奧斯卡的老頭子們的話說,彆人公關,你不公關,那說明你不夠重視奧斯卡。
所以,這幾乎是公開化的。
奧斯卡的評選方式借鑒於美麗國選舉,即偏好投票製。在世界上紛繁多樣的電影獎項中,僅有奧斯卡和製片人工會獎采取這種製度,也因此,工會獎最佳影片常常被視為奧斯卡的前哨站。
偏好投票製的具體操作方式就是給每個獎項的參選影片選出心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在這些影片中,第一名喜好度超過5的就能夠獲得提名,超過50的影片將脫穎而出,獲得對應獎項。
而除了最佳影片這一獎項可以由全員參與以外,其餘獎項僅對應該行業的“評委”才能投票,比如最佳攝影的投票者都是攝影師,最佳導演的投票者都是導演這就導致了一些專業的獎項會比較“排外”,一些跨界新人在評選中相對劣勢。
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更何況像奧斯卡這樣的好萊塢年度總結大會。且不說獲獎,取得提名就能讓名利翻番,不僅影片的票房能被迅速拉動,演員的價值也隨之倍增。
沒人會錯過這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所以,實際上,幾乎有意染指奧斯卡獎項的電影,背後的公司都會投入資金進行不同程度的公關。
而每年的公關費用也都在上漲。
公關的手段很多,這方麵,迪恩影業可以說早就駕輕就熟。
首先要做的就是擴大知名度,郵寄DVD影片、包場舉行放映會屬於正常操作,邀請明星到場造勢更能加分,製片人流連各類酒會刷存在感見怪不怪,在著名媒體如《綜藝》、《好萊塢報道》上搶奪眼球也必不可少。
還有一些手段更加“高階”。比如寄送DVD的同時附贈一些小禮品,以及放映結束後的高級晚餐與豪華住宿,更有甚者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聚會、製造醜聞抹黑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