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選擇交照片收錢堅持初心、滿足預定目標,合情合理!
男主選擇不要錢留照片有一種比當下拿錢更重要的事情,愛!
有多愛?如果既選擇交照片收錢,又保佑這份愛嗎?
如果又能拿錢,又能真心愛著對方,何樂而不為?
是的,但“交照片收錢”意味著一種風險,這種風險隻有在愛她時才能為她考慮到!
就是“會影響人們對你的負麵看法,而讓你無法保持公主的高貴,讓你陷入真實身份的永遠隕落”!
隻有考慮到這一層,才會做出“不要錢”的選擇。
這個選擇的本質是:犧牲現實,換取看似虛無卻又有溫度的靈魂。
這就是這個電影如此有魅力的其中一個原因!
當然,說是男主周果把照片送還給公主,其實還真的未必,他隻是選擇了放棄利用這些去賺錢。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艾文這個攝影師損友,可以說,他前麵的表現,著實令人啼笑皆非,給人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蠢萌蠢萌的角色,而最後,用他的手把照片送還給公主,卻讓這個角色同樣的也升華了。
照片就在他手裡,周果的決定,作為朋友的他,同樣的成全了朋友!
如此,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友誼的珍貴之處,感受到了,為何兩人會成為朋友!
把現實中基本上不會發生,但我們看到這樣的事發生又能本能地認為美好的事情。
這種去感知“它是美好的事情”的能力,不需要任何人來教,自然而然天生就藏在我們心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忘了多久,它其實也能隨時被喚醒,因為它就是我們身心的一部分。
能把這層情感挖掘並編織,從創作動機開始,就注定深入人心!
更彆說導演還用幾乎看似平淡的鏡頭語言呈現出了極具溫度的情感表達!
我最喜歡兩個地方,都在結尾。
第一慕是握手:一個超長鏡頭,晃眼一看會認為冗長拖遝。
但如果一直跟隨著故事的發展感受到這處時,內心一股緊張的期待感油然而起,就像自己就進入到了男主角的身體,跟著他一同體驗這份等待,默數女主還離自己有幾個人“7個……6個……5個……”
同時還能感受到公主必須按捺自己想快點握手的衝動,隱忍著的不得不保持耐心。
而又當輪到和他握手,簡單的兩句問候又顯得格外有情感。
說實話,我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一直在猜測,他們握手的時候,會如何?
但是結果,導演的處理方式,令人讚歎不已!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畫麵了,他們彼此之間眼裡都有著對方,可是卻又必須保持著克製,仿佛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
我們可以想象,安妮公主握到後麵的人,肯定會一股想要回去到周果身邊的念頭又不斷牽動著她。
這裡的體驗太神奇了,似乎有一根隱形地但力度十足的橡皮筋先試圖將二人拉近,但一股力阻止著接近;又在二人越離越遠時使勁回拉,但另一股力量始終阻止著拉回。
你甚至會感覺任何一瞬間這個橡皮筋會突然斷掉,二人會緊緊擁抱在一起!
但是顯然,沒有!
因為她是公主,此時此刻的她,必須克製!
因為他喜歡她,此時此刻的他,也必須克製!
第二個畫麵是周果走出宮殿的畫麵。
公主演講結束,全員散場,周果戀戀不舍,留在最後,緩緩轉身離開。
整個大前半過程他都沒有回頭,但作為觀眾隨時會想看他身後,看公主會不會突然跑出來喊住他
而產生這個效果,鏡頭語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導演有意將周果的位置稍微靠右一點點,留下畫麵中心偏下的位置是講台中心,若遮若現地吸引著觀眾的視野,去感受到主角腳在往外走,而心中也在惦記著身後。
走過一截後,導演又將主角調度到了鏡頭中心,完全遮住了後麵的舞台。
你就會自然感覺到主角似乎選擇放下了,腦袋裡似乎產生出“有些事就不想了,肯定不可能了”的想法。
而這個鏡頭不一小會兒後,導演又有意將主角調度到畫麵右側
一股又想關注和在意舞台上的她會不會出現的心思自然而然又掉到觀眾心裡,而更絕的是,此時導演讓演員慢慢放緩腳步,並朝後方看去,好似能窺見男主此時的內心:那個“希望”已經離我很遠了,那個“希望”看起來很小,很模糊。
而上麵這句話,直接在畫麵中沉陷了出來,象征“希望”的舞台看起來就很小,很模糊。
這兩處鏡頭,晃眼看上去真的很平淡、冗長!
但放在結尾卻極度能表現情感糾葛的**,似乎平淡的鏡頭充滿著情感的溫度!
因為此時此刻的他知道,這一彆,彼此就隻剩下記憶了!
這幾個鏡頭真的太有味道了!
《羅馬假日》的結尾,不僅充滿設計上的情感溫度,還能帶來“這種真摯的愛,真好”的單純而清澈的靈魂洗禮。
在每個充滿“現實問題很重要,需要優先考慮“的時代,還能真切意識到,自己其實隻是偽裝了一身成人外衣,內心依然可以擁有孩童般單純的情感體驗,是基本會被忽視掉的真相。
因為長大了,我想要賺錢,我需要跟人相處時滿足一些既定規則,然後越來越像一個“大人”!
而你真的愛上了一個會讓你犧牲巨款的愛人嗎?
《羅馬假日》的結尾也沒讓二人真正在一起,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去判斷這樣的感情才是真摯、值得追求的。
《羅馬假日》的結尾就像一個朋友,他說:“也許我沒得到,但祝你會擁有這樣的情感體驗!”
謝謝,體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