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觀影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喜歡電影裡麵的愛情,有人討厭電影裡麵的愛情。
有人喜歡電影怪誕的風格,也有人討厭這種怪誕。
有人愛艾米麗這樣的獨特的女孩,同樣的也有人討厭這樣的女孩。
但是不管怎麼說,一部電影拍出來,本就注定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知名影評人解讀的時候這樣寫道:“對於孤獨,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體會。
孤獨的人總是說:
對不起,我不太習慣和彆人相處。
沒關係,我覺得自己呆著也挺好的。
或者我們抱怨,為什麼沒有人懂我。
我們總覺得,是世界讓自己變得孤獨了。
但是有沒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自己選擇了孤獨。
如同艾米麗在車上看的書裡麵說的:“如果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這句話也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其實沒有人願意孤獨,都想有人愛自己,懂得自己。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到電影的海報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被女主慘白的臉和鮮豔的紅衣服,還有略帶詭異的笑容給嚇到,莫名有種鬼片的既視感。
但一旦開始播放,情況就立刻不一樣了。
看慣了好萊塢大片,麵對這樣一部頗有民族特色異域風情的電影,腦海裡反映出的第一個詞是:驚豔。
飽和的色彩,沉穩的鏡頭,美妙的旁白聲調,富有童真調皮感的畫麵。
前方著名場麵:艾米麗把覆盆子套在十個手指頭上,再把它們一個個吃掉。
好像我小時候吃妙脆角啊,雖然她這個顯得文藝多了。
這部電影有這樣一種功力,敘事很慢,鏡頭拍的很瑣碎平穩,都是日常小事,卻絲毫不會讓人感覺拖遝厭倦,反而有種很治愈很溫暖的感覺。
艾米麗愛美麗,這個名字取的太好了。
女主古靈精怪濃眉大眼的,帶著一種濃濃的法式風情。
艾米麗是天使,她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童話王國裡,與塵世格格不入。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格,自閉?內向?
隻能稱之為,獨特吧。
人生不能儘如人意,人人都要有自己的癖好。生活充滿了不如意,每個人都有安撫自己心緒的法子。所以才有了電影中獨特規律的旁白:不喜歡喜歡
電影裡麵的旁白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厭煩的感覺,其實電影通過這個方式,通過大量的旁白,展現的,或者蘊含的內涵,本身也值得稱道。
我們都知道,艾米麗是什麼樣的人,她有著怎樣的童年和人生,她從不是一個多話的人。
所以需要旁白,其實我們的人生也需要旁白,電影用安心親切可感的語言,介紹每一個艾米麗身邊的人。
癖好的意義是什麼呢?也許是消磨時間的工具,也許是心情不好時的避難所。
艾米麗有一些自娛自樂的小習慣,把手伸進裝滿豆子的袋子裡,用小勺敲碎焦糖布丁的脆皮,以及在聖馬丁運河上打水漂。
我們來看看艾米麗的童年,和電影一樣的獨特,充滿了怪誕。
小的時候爸爸因為覺得她有心臟病所以沒有送她去上學,所以艾米麗沒有校園生活,更沒有童年的玩伴。
其實爸爸給艾米麗測心臟的時候她心臟加速是因為艾米麗的爸爸並不常和艾米麗相處,所以心跳加速是因為緊張。
而每天在家教艾米麗學習的媽媽每天也是異常焦慮的狀態。
是的,在我們看來,艾米麗的童年糟透了。
沒有朋友,家裡的教育環境也並不適合小朋友成長。
所以艾米麗隻能活在自己的異想世界裡。
故事中有一個情節,媽媽給艾米麗買了一個二手相機,艾米麗每天拍各種東西很開心。
可是有一天艾米麗在拍照的時候兩輛車撞在一起了。
鄰居竟然騙艾米麗說,她的相機有一個缺點,就是它會引發意外事故。
可笑的是艾米麗竟然信了。
可想而知,艾米麗的家庭教育讓艾米麗的生活變得多麼的匱乏,連基本的常識她都不知道。
按照以往我們看到的電影來推測。
長大後的艾米麗要麼自閉,要麼孤僻,反正就是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而長大後的艾米麗也確實如我們所想,不太會與彆人交往,偶爾去看看爸爸,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
可是故事發展到這裡就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了。
艾米麗開始與這個世界有了聯係。
因為她開始主動默默的幫助彆人。
在評論中看到一句話真的覺得特彆感動,如果注定孤獨,那麼我願意去愛全世界。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世界不愛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不愛這個世界。
我們看過太多的關於孤獨的電影,裡麵的很多孤獨的人,往往選擇了用各種消極的方式來給這個世界留下痕跡,而艾米麗選擇愛這個世界,去幫助彆人。
其實根本意義上,不是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失望,而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待。
而艾米麗教會了我們,我們可以選擇愛這個世界。
電影的開篇很有趣,也很奇妙。
這是一個平靜奇妙的世界:同一個時間,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事物,會在不同的地方發生微小平凡的變化,他們在空間的維度彼此獨立,在時間的維度不經意交彙,然後一起構成整個世界,而生活就在這如水的光陰裡,一分一秒,向前,流逝。
二八定律真是一個神奇的法則。在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與此同時,20的人扮演著這個星球上的主角,另外的80重複人類一代一代平淡的生活,他們存在於社會中,卻仿佛與社會的中心相距甚遠;他們間斷地從大眾傳媒上獲悉世界的變化,卻沒有權利讓這個社會傾聽自己的需要。——他們渺小、感性、狐疑、孤獨——他們居住在城市中,也確確實實的成為一個名詞的代表——邊緣化。
記得有人講過,學生時代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為考試而活的人,這些人學不到社會要求的東西,他們是社會的“失敗者”,另外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是為各種名目的文憑、證書而活的人,他們是社會的“超負荷工作者”,當他們進入社會工作後,他們仍然努力積極的做好每一件事,但是當公司不斷進來新人,他們感到了壓力,時代變得太快,自己所學的東西太陳舊,於是不斷的充電、工作,工作、充電,直至自己筋疲力儘,終於落入生活的俗套:成家立業、安分守己,每天對著同樣的辦公桌重複同樣的事情,失去激情,將自己的一生封閉在了狹隘的生活中。
事實上,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在經曆這樣的生活,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隻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被磨平了棱角,漸漸融入整個光怪陸離的社會,成為其中小小的一員,繼續著被忽視的生活。
同時我們對待某件事情的態度,也會決定的結果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