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意的謊言,一個精心策劃,安排的謊言,卻能夠讓她釋然。
隻要他曾經還愛著自己,那就足夠了!
約瑟,這樣的男人,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並不少見,他們往往在一段愛情之中投入的太多,在分開的那一刻難以釋懷。
可是卻一直被圈在那個框裡麵,走不出來,看不到其他的顏色。
艾米麗隻是用了最簡單的方法,引導了他,讓他走出那段失敗的情感去擁抱新的情感。
或許那種愛情來的太突兀,但是管他的,至少那一刻,約瑟也好,佐芝也罷,他們都收獲了幸福,哪怕並不那麼的漫長。
我們呢?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大概率如同咖啡廳裡麵的其他人一樣,更喜歡坐在那裡吃瓜,我們甚至會陰暗地在心裡暗戳戳地想著,能多吃點瓜,能讓我們茶餘飯後有談資,是的,他不過是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我承認,哪怕在觀影的時候,我也一直不喜歡那個死纏爛打的男人。
可是我同意的必須承認,正因為艾米麗的異於常人的幫助,才讓人更加地信服。
這樣的艾米麗,難道不是天使麼?
幫助他人的本質是什麼?在我看來,是釋放一種善意,或者說,一種愛意。
對於未曾謀麵的陌生人的愛意,對於各式各樣鄰居的愛意,對於殘疾小夥計的愛意,對於咖啡店同事與客人的愛意,等等。
這些愛意綜合在一起,就是對這個世界的愛意。
或許在成長的過程中,世界沒有給艾米麗提供足夠的愛。或許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裡,她顯得很孤獨,顯得很渺小,顯得可有可無,微不足道,但她依然願意放下過去的苦痛,放下現在的孤獨,向著這個世界,釋放自己的愛意。
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艾米麗的影子:或是學業不順,或是家庭不睦,或是成長艱辛,或是漂在大城市,無人相與立黃昏,無人關心粥可溫,或是做著最基礎的工作,拿著微薄的薪水,看不清未來在什麼方向。
縱然如此,我還是希望你我能夠儘己所能,向這個世界釋放自己的愛意。
並不是因為這個世界有多可愛,而是因為我們決定去愛它,僅此而已。
釋放出愛意的同時,自己往往也能感受到愛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即使客觀條件難以改變,但心懷愛意去生活,相比於背負著滿心的憤懣與乖戾,人生旅途應該會輕鬆很多罷。
或許某一天,我們足夠幸運,能像艾米麗一樣,收到這個世界回饋的愛意。
網絡上有很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視頻,看這樣的視頻的時候,是否心裡總有種說不出的愉悅感?
我想,是了,也許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隱藏的躍躍欲試,隻是艾米麗勇敢地付諸行動,而我們總在躊躇著。”
在幾乎都是在討論《天使愛美麗》這部喜劇電影的時候,同樣的也有人另辟蹊徑,認為這部真的是喜劇嗎?
“看了很多影評,不是我想嘩眾取寵,凸顯自己與眾不同,而是真的觀影感受,可以說《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的節奏歡脫、色彩明豔、配樂悠揚浪漫,妙趣橫生的笑料層出不窮,讓人幾乎錯認了這是一部輕鬆歡樂的喜劇,是的,幾乎。
但是實際上呢?
艾米麗其實從未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她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自己的童年。早年母親因意外而死,父親又長年自閉。
然而,最為可貴的是即便如此,她的內心世界是如此豐富,對於生活仍然懷著滿腔熱情,並且拚命地努力將幸福無差彆地傳遞給他人——即使素不相識。天空也許本來沒有這麼藍,但你覺得它是,它也許真的就會是。艾米麗真的就像一個落入凡間的天使,她的努力讓周圍的世界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這也正是整部影片的基調,生活本來沒有這樣鮮豔明媚的色彩,沒有那樣恰好的巧合,然而可以因為你,而有所不同。影片有意弱化了生活中令人無奈悲傷的部分,如:童年時母親的去世,被迫不能上學、沒有同齡夥伴、戴安娜王妃的意外離世等等。所以,這其實是一個用溫暖的微笑來麵對苦澀生活的故事。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天使愛美麗》也同樣如此,隻是稍微顯得有些隱晦,我們從影片的結構來看,影片的開頭是這樣描述的:1973年9月3日,18點28分32秒(請注意一下這是個非常精確的時間),一隻屬於麗蠅科,每分鐘能振翅14670下的藍蒼蠅,停在了蒙馬特聖文森特街的路麵上……
可是請注意之後的鏡頭是一輛汽車疾駛而過碾壓了那隻蒼蠅,留下了一灘血跡!
這一段描述,將幾個同時發生的情景放在一起,主要是為了講述艾美麗的出生。如果這不是個隱喻的話,咱們繼續往下看。
影片中艾米麗對於車禍似乎相當的討厭,這是她小時候目睹的一起小車禍,影片專門給了她一個特寫,她嚇壞了。
而輕描淡寫地帶過了她孤寂的童年,母親的死和父親的自閉。隻提了一句:外麵的世界如此死寂,艾米麗寧願活在幻想裡。
然後她仍然樂觀地長大了,還有一些可愛的小癖好,如在影院中回頭觀察觀眾的表情,留意彆人不會注意的小細節,這裡特彆提到了她不喜歡那些在老片中,開車的人不看路。
這一段看似很普通,但是實際上卻是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還記得電影裡麵的那些黑白的鏡頭嗎?
一個神奇的契機,艾米麗聽到戴安娜王妃的車禍新聞時,太過驚訝導致手中的瓶蓋落地,然後她發現了一個藏在牆裡的盒子,開始了她的懲惡助善的天使生涯。當年邁的白拓圖多打開那個生鏽的小盒子,記憶如潮水般湧現,小男孩贏得了班上所有孩子的玻璃珠。
然而我注意到了一個詞,那是悲劇的同一天。什麼悲劇?影片中似乎沒有提及,所有的悲劇都被弱化了。
然後是戴妃的葬禮,艾米麗在電視前哭得淚流滿麵,甚至將自己的影子投射其中。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誰又是誰的影子?戴妃是死於車禍,那麼艾米麗呢?
可是我們仔細看,注意看,電影的最後,艾米麗坐在連諾的後座上幸福開心地吹著風。
這幾個鏡頭,和之前艾米麗不喜歡開車的人不看路,可以說交相呼應。
兩個人很開心,艾米麗蒙上了連諾的眼!連諾非常開心,並且雙手脫離車把!
甚至自己蒙上雙眼,兩人一起轉頭大笑!
不看路的危險駕駛鏡頭交替出現,結合前麵那個違和的鏡頭,艾米麗討厭開車不看路的用意和影片一貫弱化悲劇的角度來看,真正的結局似乎不言而喻。如果影片開頭的那個精確的時間記錄的是艾米麗的生,那麼結尾這個精確的時間顯然並非僅僅記錄艾米麗的幸福,更有可能記錄的是天使的隕落,而這一悲劇恰恰是片中多次提到的——車禍。
艾米麗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隻是,那個幸福的結局太過美好,讓人不由沉醉其中不願醒來。誰是誰的影子也許並不重要,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所以,即便生活不能儘如人意,傳遞溫暖的人,內心也會比較幸福,這或許是影片想要傳達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