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第二場考雜文。
初六拿到試卷一看就笑了。
題目是:“禮雲玉”。
許多考生拿到題,肯定會大眼瞪小眼,弄不懂這三個字的意思。
初六卻很清楚,這是個截搭題。
府試中的截搭題,一般都出簡單的,就是在四書中選取某一句話,中間截一個詞。
比如初六做過的一道模擬題,題目叫“顧鴻”,就取自《孟子》中“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之句。
“禮雲玉”出自《論語》中的“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屬於前後句截搭,難度增大了點兒。
就這題,鐵定刷掉一大批考生。
破此類題,首先要找到出處,理解原文含義,然後將截取的不同部分的文字含義進行有機結合,緊扣孔孟之道確定中心思想。
心中有了文章清晰的輪廓,確定好中心思想,初六開始列提綱。
檢查提綱無誤,然後在草稿上寫文。
好文章需得千錘百煉。
反複推敲與修改,不知不覺中到了中午。
初六擱筆吃了點東西,又修改了一遍,然後謄寫在試卷上,搖鈴交卷。
走出考場,初六的腳步顯得格外輕盈。
他把文章背出來,文瀾滄聽後也是讚不絕口,說這篇文章能進前十。
等蘇彪出來,說了文章大意,也得到文瀾滄的肯定。
回到客棧,文瀾滄又輔導他倆策論。
在他心中,兩個弟子已經過了第二場。
······
第二場放榜,榜上隻有一百八十六人。
初六第一,蘇彪第三。
宣邑縣隻有五個人上榜,除了他倆,還有趙紹、李碩、金睿澤,但名次都過百。
次日,是府試第三場考試,也是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內容是策論。
策論就是建言獻策,考教的是考生對國家大事的洞察和見解。
這場需要連考兩天,要在考棚過夜。
考驗的不僅是學識與才情,還是體力與意誌的挑戰。
這可是一場硬仗。
策論總共三道題,一道是關於水利建設,一道探討重農抑商的利弊,一道關於邊疆穩固。
看到這三個題,初六不禁輕歎一聲。
這就是農家子弟的局限性。
農家子弟的眼界不寬,接觸不到多少國家大事,也就憑讀書了解一些古代事例,這已經算是博學了。
像他,若不是多讀書,再加上碰到了個好老師,答這些題目隻有紙上談兵。
不過現在自己不存在這些缺陷。
他還能把上輩子的觀點也加進去,讓每一篇策論都充滿了新意與深度。
彆的考生沒有這種優勢。
初六不再吐槽,收斂心神,開始逐一列提綱。
列完提綱,在草稿紙上寫文。
寫完一篇,斟酌修改一遍,然後寫第二篇。
等三道題全部寫在草稿上,已經到了晚飯時節。
考場提供開水和飯食,雖然隻是青菜就米飯,初六也吃得乾乾淨淨。
畢竟考試也需要體力。
吃完飯,初六在地上活動了一會兒。
然後在恭桶裡送走水火,把蓋蓋嚴實,免得陶醉人的氣味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