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吃過飯後,初六洗個腳,立刻進入夢鄉。
第二場考試緊接著就要進行,養足精神,才能考得好。
會試第二場,考的是論、詔、誥、表和判語。
為真正選出飽學之士,朝廷三令五申,考官在閱卷時,要三場並重,不得偏重八股文,而輕視後兩場。
然而,八股取士的習慣早已養成,一時半會很難改過來。
粗略瀏覽一遍題目,初六的心情頓時放鬆。
五道判語題都刷到過,其餘題也做過同類型的,最讓他興奮的是出了一道數學題。
這在會試中可是破天荒的事。
第一題是論,名字叫大一統論。
這題目耐人尋味。
哪個君王都想做千古一帝,開疆裂土,讓外夷臣服便成為其手段之一。
如今大炎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有外敵環顧,近幾年雖僅僅有小矛盾,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當然,其中或許有攘外必先安內的意味。
那些擁兵自重的藩王,搞得皇帝寢食難安,倘若大炎內部先一統,那著手對付外夷便容易多了。
如果就這樣答題,自然中規中矩,卻也不是篇出彩的論。
初六決不會這樣答。
大一統絕不僅僅是疆域擴充,而是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各方麵都要齊頭並進,其中要多用高大上的口號和彩虹馬屁粉飾。
這樣的論,既有新意,又能把所有人都拍舒服,不得高分,哪有天理?
至於攘外必先安內的論調,那是挑撥皇室的取死之道,誰寫誰死得快。
這種格調要延續。
尤其第二題,是以大臣的身份為皇帝寫賀表,不僅辭藻要華麗,還要真刀真槍拍馬屁。
不要小瞧任何一個馬屁精,尤其是才華橫溢的馬屁精,個個都位極人臣。
這些題目體現的就是朝廷的態度,科舉不等同於八股取士,還必須具備經史法令數等綜合素質。
這對那些隻會讀死書的人就是個坎,很難過關。
曲筆隱晦,粉飾太平,把負麵的事用正麵方式表達,揣摩迎合······其中微妙精深之處耐人深思。
可以說會試就是官場前奏,揣摩透的人,才能無往不利。
第三天上半天,初六將數次修改的試題謄寫完整,開始做最後一道數學題。
“十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七倍,十五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兩倍,問現在父子年齡各是多少?”
答:今年父親四十五歲,兒子十五歲。
這題列方程輕鬆搞定。
初六覺得蘇彪、師父等人都能做對,在縣學他就教過這種題的解法。
第二場考試結束後,初六跟蘇彪悄悄說,不要說今天考題刷到過。
如果有心懷鬼胎的人去告泄題,他們豈不冤枉。
······
第三場考策論。
第一題是個長題。
“今之世,內有民生之困,外有列強之逼。當如何破此困境,以實現民族之振興,國家之富強?”
此題透露出,皇帝有變法的想法。
但考生若直接說國家麵臨內憂外患,變法強國勢在必行,昔日商鞅變法,秦稱雄於六國······這樣答題很有可能落榜。
答這題前要認清時局。
大炎朝一直遵循太祖法令,革新之事在朝堂上打過口水仗,卻從未以法令形式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