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末那種情況有清官嗎?]
[明末的情況八個字概括:無貪不官,無官不貪。]
崇禎:!!!就真挑不出來一個好的嗎?
[錢謙益,我真的很難理解他,他是投降了,但是他後來為了複明,散儘家財,多次下獄。]
[赤壁之戰前孫權問大臣們是該戰該降,大臣們說降,魯肅給孫權說大臣們投降隻不過換了個皇帝,你一投降就什麼都沒有了。
錢謙益和這些大臣們想法一樣,隻不過投降後並沒有保持原有的權勢,如果滿清給他一個宰相的位置,你看他複不複明。]
孫權:!!!這也能扯到我。
劉徹:真實!
[真實曆史上錢謙益後來散儘家財支持反清義軍,數次被下獄,靠友人救助僥幸未死,還算有氣節了。]
[哈哈哈……那是因為清朝雖然給了高官但沒什麼實權,所以他才反清,利益給不夠,真成功了繼續當高官,不成功的話活著也沒意思,而且清朝也需要用錢來吸引義士,這個錢謙益活到康熙三年,而其他被他坑到的義士死光了,你確定他是在反清,還是清朝大忠臣。]
[投降清軍後,沒得到以為能得到的權勢,不甘心在明朝是大臣,在清朝沒待遇,才反複無常的。]
[說白了就是清朝人瞧不起他們,就和潤人一樣。潤人潤出去之後,覺得自己享受到的會超於本國,結果發現出去過的還不如本國。還會遭到各種種族歧視。
這時候自然開始懷念以前的國家了,可惜咱們國家退國籍的錢是二百五。]
[二百五,這個錢數,拿捏的好。]
[主要是沒人會看得起降將降臣,因為你今天能降我那明天就能降他人。]
[這話說的真實。]
[也並不是沒人看得起降臣,主要是利用價值不大,看看吳三桂。]
[瞧不起歸瞧不起,一些是手上捏著權勢,能夠讓他們把這份瞧不起放到心裡的,一些是本身無能的,再加上乾的事本身就讓人瞧不起,又憑什麼讓人家隱藏這份瞧不起?]
[明亡,亡於東林黨。]
[100萬的蝗蟲哪個朝代能養得起?]
[明末東林黨跟閹黨爭權奪利,但說實話,東林黨真不如閹黨。]
[明朝最後竟然是一群太監在守。]
[閹黨依附於皇帝,沒有皇帝閹黨也就完了,所以閹黨是忠於王朝的,東林黨更注重自己的利益,誰當皇帝都一樣,隻要不觸犯到他們的利益。]
[《貳臣傳》?那孔家不是得排第一?]
[那是二臣嗎?二十都不止了吧。]
[孔家都能單獨列個貳臣傳,開篇就是世修降表。]
說實話,可能是因為每逢有關於叛國或者是有不好大臣的視頻底下,總要罵幾句孔家。
孔家人現在挨罵挨到看到類似的評論就下意識覺得自己必挨罵。
現在看到這兩條評論,竟然有種終於挨罵了的,塵埃落定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