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群主是個妹子,長得確實漂亮,平時在群裡也非常活躍,對於古典音樂有一定見解但不高,深受一眾男群友吹捧,反正秦勇沒什麼興趣。
那天見氣氛不太活躍,妹子就挑頭活躍氣氛,說自己最近在聽勳伯格,迷得不行。
秦勇起初沒覺得有什麼,儘管這妹子成天在群裡說自己多麼喜歡肖邦老柴,推薦音樂也都是些古典音樂史裡的“扛鼎旋律作品”。
誇張點說,妹子推薦的那些作品,狗聽到都得跟著晃兩下。
結果一見麵,直接跳到勳伯格了。
這接受程度跨度之大,就像從小學直接蹦到高中,毫不誇張。
可以,喜歡就聽唄。
然後一眾男群友開始了,跟著妹子的腳步,一個個二十世紀中期作曲家的名字往外蹦,一首首標題音樂描述得有聲有色。
秦勇不是懷疑,特麼的,講真昂,他學了三十多年音樂,聽了三十多年古典音樂,從五線譜開始學起,到最後寫了一篇關於整個二十世紀音樂特征的論文。
從表現主義民族主義到第三潮流拚貼音樂,他自認自己算得上是極有耐心且能從一定專業程度來分析這一時期的音樂特點和形成。
換種說法,即便他覺得難以下咽,但他還是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聽。
他是個指揮!這是他三十多年積累下的專業素養!
他隻能說這幫群友實在是太厲害了。
行吧,聽你們說,至少除了音樂學和作曲係那幫忙著寫畢業論文的人以外,還有人願意聊這些。
他覺得挺好,當然,他也知道,眾人在這個話題裡聊不了兩句,為啥呢,都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這天怎麼往下聊。
果然如他所料,很快話題就回到了1800年左右。
這就對了嘛。
秦勇並不苛刻,他隻是覺得大家都是因為喜歡聽古典音樂湊到一起,也是一種緣分,所以沒必要搞得和學術討論似的,對不對。
想搞也可以,從最基礎的開始不行嗎?
但他還是低估了這群人對於聆聽古典音樂這件事的態度。
中間大家紛紛說到自己最喜歡的作曲家,喜歡肖邦老柴的居多,也有說巴赫的,馬勒的,還有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的,氣氛非常好,好像大家彼此之間都很欣賞對方的品位。
輪到秦勇,秦勇說舒伯特,他這一張口,他立馬就察覺到了一些人的異樣眼光,那目光就好像是在說這個大叔的口味,嗬嗬嗬。
沒關係,反正秦勇就是陪朋友來的,大家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他也沒有下一次。
結果輪到一個在群裡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小男生,看著二十出頭的模樣,說自己最喜歡莫紮特。
秦勇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答案讓小男生成了焦點,引起了“群嘲”。
就好像聽莫紮特喜歡莫紮特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每個人都像是想對此評論兩句,以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格調。
第(2/3)頁
第(3/3)頁
秦勇當時隻覺有些悲哀,這些年輕人的學曆都不低。
思想卻如此狹隘。
他不相信喜歡肖邦老柴的會不喜歡莫紮特。
他們難道不知道肖邦的偶像是莫紮特嗎?
他們難道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把莫紮特第四十一號交響曲稱為奇跡嗎?
就算做不到愛屋及烏,就算品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進化。
但是學會加減乘除之後就應該忽視123的存在嗎?
最後,不管是穆紮,還是莫紮特,他的音樂真的不夠動聽嗎?
不該。
在這個物質最豐碩、精神最貧瘠的時代,自我標榜已經變得像食物一樣不可或缺。
音樂作為全世界的公共語言也不能獨善其身,它可以與一切話題掛鉤,並作為一種獨特的品位符號而獨立存在,甚至升華。
因為語言的儘頭,是dorei。
到了這裡,媒體的功勞也就隨之顯現。
因為莫紮特的故事,是特麼的神童,是天才,而莫紮特的氣質,是逗比,甚至在一些人的嘴裡是普魯東。
前者來自課本,後兩者來自哪裡?
秦勇算得上國內頭一批接受正規古典音樂教育的人群,那會兒多單純,小步舞曲就是小步舞曲,練習曲就是練習曲,貝多芬就是貝多芬,肖邦就是肖邦。
秦勇知道自己和老柴的趨向一致都是高中的事情了。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古典音樂以高速傳進千家萬戶。
聽不懂啊,但新潮嘛。
音樂聽不懂,故事總能聽懂。
於是漸漸地,這些個音樂家的故事就變得比他們音樂本身還要有趣了。
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聽故事。
但大家似乎隻喜歡自己喜歡的故事,喜歡身邊沒有的故事。
我們周圍不缺神童,不缺天才,甚至排斥神童,排斥天才,我們都愛逗比,但我們身邊又根本不缺逗比。
我們缺少的是遠在天邊的雲雨。
肖邦的故事元素是什麼?
是美麗,是雲愁,是獨秀,是傷感,是逃亡的一生,是愛而不得的一生。
李斯特的故事元素是什麼?
是鋼琴之王,是天生下凡,是迷倒眾生,是晚年的二十一門徒,是統治後世鋼琴演奏技法的通天教主。
相比之下,除了開發智力,莫紮特還有什麼值得挖掘的賣點。
於是部分人聽肖邦,就成了聽小資的說說,聽李斯特,就成了聽炫技的狂魔。
聽莫紮特?聽什麼?聽神童的故事?
有人要問秦勇了,沒故事不能聽音樂嗎?
秦勇得說當然可以,聽不聽得懂,都歡迎伱聽,甚至不用去考慮聽不聽得懂,覺得什麼好聽,你就聽什麼。
有的人明明聽不懂,又非得裝懂,說不清楚dorei,就隻能說一二三,還是道聽途說的一二三,讓人反胃口。
還有人得問,不會真的有人以聽某些作曲家的音樂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吧?
秦勇教你個辦法,以後真碰到交流古典音樂的,若有好事之人問你平時聽誰的作品,你就說多美尼格.阿爾貝蒂,你看看對方的反應。
就連之前某團首演布魯克納第x號交響曲也被各路媒體大肆宣揚,或許,或許,或許這裡有資本的影子在作祟。
所以,所以,所以在今天,在蓉城,在西南地區最大的古典音樂節的首屆係列演出中,能聽到這樣一個莫紮特專場,能聽到這樣一首k414,是一件多麼難得、又多麼幸運的事情。
秦勇敬佩舞台上的每一位參演人員。
更敬佩方永波的決心,話就到這。
隨著羅霄然之後,他起身鼓掌。
“嘩——————————”
-
掌聲響起,誰也不會他停下來。
(本章完)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