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西沉,朔風漸冷,暮色慢慢降臨。
馬車緩緩行駛在寬闊的大街上,朝著北麵皇城而行,王伏勝和張多海趕著車,薛仁貴策馬跟在車邊。
武媚娘與李治並坐車內,將自己探知的情況,一一與李治說了。
李治沉吟半晌,道:“他們這條件倒不算過分,隻是這將領人選,倒不好拿捏。”
武媚娘笑道:“何不讓薛將軍去?”
車外的薛仁貴聽到後,心中一緊。
李治道:“讓我再想想吧。”
他倒不擔心薛仁貴能力,而是擔心他過去後,會遇危險。
吐穀渾國內親吐蕃勢力太強,連前任吐穀渾王都被刺殺了,更不提外人。
不過派薛仁貴過去,也有一樁好處。
按照曆史走向,再過十幾年,便是大川非之戰,這也是薛仁貴最慘烈的一仗。
薛仁貴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可能是高原反應。唐軍對付吐蕃時,最大的難題便是高原反應。
隻要唐軍進入吐蕃區域作戰,就容易戰敗,反之,吐蕃進攻大唐,同樣敗多勝少。
所以提前讓薛仁貴適應一下高原作戰,有助於將來進入吐蕃本土作戰。
次日,李治處理完公文,便將薛仁貴喊進大殿,將此事和他說了。
薛仁貴聽完後,拱手道:“臣願意前往吐穀渾作戰。”頓了一下,又道:“陛下,臣有個提議。”
李治道:“你說。”
薛仁貴道:“臣希望不要告訴吐穀渾,我們出兵援助他們的事。”
李治愣道:“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出兵?”
薛仁貴道:“臣是想讓他們以為咱們不出兵。”
李治猛然醒悟,道:“朕明白了,你想出其不意出現在戰場上,打吐蕃一個措手不及!”
薛仁貴道:“正是如此。吐穀渾國內吐蕃細作太多,倘若讓他們知道我們出兵,也相當於告訴吐蕃人!”
李治點點頭,沉吟道:“可不讓他們知道的話,我軍進入吐穀渾時,豈不會被他們誤解?”
薛仁貴道:“我們可以將此事告訴東女國,我軍先進入東女國境內,偽裝成東女兵,與他們一起策應吐穀渾!”
東女國位於四川西北部,與大唐茂州相鄰。
唐朝在鬆州屯有重兵,直接調鬆州兵給薛仁貴,便可先去茂州,再進入東女國境內,再北上援助吐穀渾,神不知鬼不覺。
李治道:“這個主意可行,但軍糧的問題,又如何解決,不讓吐穀渾知道咱們出兵,他們如何供糧。”
薛仁貴道:“可與東女女王商議,讓她找吐穀渾開條件,讓吐穀渾給她們一批軍糧,她們才肯出兵,料來吐穀渾不會拒絕。”
李治道:“甚好,就按你說的做,等皇後回複弘化公主後,你就去找東女女王。”
當天晚上,武媚娘把弘化公主請入宮中,說大唐天子答應了她的請求,同意派一名將領。
弘化公主大為欣喜,又請求唐朝派人召集東女羌、黨項羌的使節,由唐朝將領主持,讓三國坐在一起,共商抗吐大計。
李治先派人把李勣請了過來,將作戰計劃和他說了。
李勣聽到天子竟要對付吐蕃,頗為詫異,不過既然不用本國出太多兵馬,也就沒有反對。
李治又讓他舉薦一名將領,如今薛仁貴不能露麵,另需一名將領代表大唐指揮。
李勣舉薦了右領軍衛郎將,程務挺。
程務挺是程名振的兒子,隻有三十歲不到,李治覺得他太年輕,怕他誤事。
李勣微笑道:“陛下不必擔憂,那程務挺年少老成,有乃父之風,而且他年紀輕,更容易迷惑吐蕃人輕敵。薛將軍之事,可不必告訴他,也就不會誤事。”
李治這才同意了,命人把程務挺喊了過來。
程務挺是典型的大唐健兒,從小跟在程名振身邊,在邊境長大,人長的彪悍雄健,渾身都是陽剛之氣。
他聽李治讓他統領諸羌對付吐蕃,忙問:“陛下,那臣手下有多少本國兵馬?”
李治道:“沒有,你隻負責指揮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