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0月28日晚,聖珀爾托。
雅努斯皇室財產所屬、一處平日不對外開放、但今夜被學院派重金租下的典雅宴會廳堂。
依舊是麥克亞當侯爵夫人的沙龍,不過在特殊時節,這一期的沙龍跨越千山萬水,換了一個舉辦的場所,特納藝術院線的技術人員們,也已經為場地調試好各種運行所需的設備。
而且自家用的還是“高配版”。
這裡有豐盈的花草芬香,有被金色光暈浸透的裝潢陳列,有酒杯的清脆碰撞聲,還有三五集聚而坐、不時傳出幾聲喁喁低笑的紳士淑女。
今夜,用完膳食之後的安排是這樣的:
先是首演由範寧大師新創作的室內樂小曲《小柔板》,同步向世界各地“音樂電台”轉播,然後再“收看”從南大陸電台轉播過來的舍勒新作《春之祭》,欣賞環節結束後,就進入沙龍的“正餐”討論環節,討論的話題是現代音樂與“世紀末”思潮相關。
這裡麵,舍勒《春之祭》的轉播環節是臨時加上的。
對此,眾人倒也表示理所當然。
兩天前舍勒回歸的消息,突然就引爆了整個音樂界,特彆是芳卉聖殿殘部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舍勒即將執棒聯合公國節日管弦樂團首演他的最新現代芭蕾舞劇《春之祭》,作為他參加豐收藝術節的一個預熱.這一通消息砸下來,現在的“舍勒音樂協會”以及南國民眾們,基本成日處在一個近乎癲狂的沸騰狀態!
既然有如此關注度在身,特納藝術院線選擇在全線轉播《春之祭》的首演,自然是符合商業邏輯考慮的。
《小柔板》的預期演奏時長在10分鐘以內,而《春之祭》,主演方報上的時長也是30分鐘左右。
作為沙龍的陪襯,不至於喧賓奪主,讓沙龍變成了音樂會。
而且嗯,既然一會兒後也是討論現代藝術話題,那麼先聽一聽舍勒這部自稱為“現代芭蕾舞曲”的作品,這也很應景,很適合作為話題的引導切入角度。
宴會廳的中心,展現在賓客們麵前的,是一個略微有些不常見的室內樂組合
由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組成的弦樂四重奏,以及,一把豎琴。
音樂聲在流淌,緩慢、質樸、寧靜、令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第(1/3)頁
第(2/3)頁
但在一片藍天麗日、春光明媚的濃情深處,似乎還隱隱蘊藏著一條淒美哀傷的情緒伏線,從而不禁使人屏息聆聽。
“佳作!妙作!據說這個獻給羅伊小姐的《小柔板》,是範寧大師新交響曲內一個小型樂章的預熱吧?”
很多事前打探到了一定消息的賓客,此刻內心不禁拍案叫絕。
“.應該是曲式相對簡單,內容抒情且相對獨立的。但沒想到這個配器的創意竟然如此大膽,木管、銅管和打擊樂組竟然全部退場了?隻有弦樂,加上豎琴?”
在擔任第一小提琴的希蘭小姐的帶領下,她的那把“索爾紅寶石”將弦樂四重奏的音色雕琢到了極致的境地,就像一塊滿含糖分的絲滑蛋糕!
如果說整個弦樂部分如此演繹,這塊蛋糕可能會稍顯濃厚膩味的話.那麼如潺潺流水般空靈的豎琴之聲,就像這塊蛋糕上方呈放的酸甜水果!
完美的音色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