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沒有發生時,一切都還有挽救機會。
蘇晨心中怦怦直跳,一個大膽的想法慢慢從他心中冒出,遲遲無法壓下。
“不能將真我體係單獨抽象成一個小說,這個體係太強大,強大到隻能強行用‘強大’來定義,要改變李歡命運,隻能從側麵乾擾。”
“將整個世界作為整體,抽象為話本小說,這樣就不用觸碰真我體係。”
蘇晨開始推算計劃具體步驟,探尋計劃可行性。
“將世界抽象為小說,李歡現在處於失敗和成功之間,這種變相的失敗可以抽象成大綱設定。”
“作者還沒有真正將李歡結局寫出來,才能讓李歡保持這個狀態,但大綱早已注定,所以李歡才注定要失敗。”
“現在,我需要做的,是趁作者沒有將結果具體寫出來之前,製造一個無解的情節斷崖,這個斷崖無法讓其他人續上,隻能依靠李歡接續情節,逼迫作者修改大綱設定,讓李歡這個領盒飯的龍套擁有更多劇情。”
推算的時候,蘇晨參考了地球世界許多影視劇拍攝中,許多角色劇情被迫改變的情況。
因為情況的複雜性,選擇的例子必須是強大內因作用下,導演或編劇不得不修改角色設定,從而偏離原劇情的實例。
那種因為投資或政策性等外界因素導致的情況不在蘇晨參考之中,蘇晨很有自知之明,他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真我境,還不能影響到“作者”的階層,不能操控那個層次的力量影響“作者”。
蘇晨知道,創始境看起來很強大,對創始境之下有生殺予奪的能力,斷層式躍遷的境界,看起來好像有幾分作者的能力。
但處於三種幻想世界的他,知道世界不是那麼簡單。
有一重後幻想世界,有二重幻想世界,有三重幻想世界,後麵四重幻想世界,五重幻想世界不是不可能存在。
根據推算,真實世界之上存在二重真實世界,二重真實世界之上大致也存在三重真實世界,同理,他或許可以利用幻想世界巨大的時間差,將修為提升起來,無限感知界外的作者,但這樣感知到的作者,很可能隻是一重作者。
誰能確定,感知到的作者一定是真正的作者呢?
作者,可能是某個話本中的角色,這個話本,又可能是某個作者的作品,而某個作者,或許是某個影視劇中的角色...
蘇晨發散思維,很清楚要影響到作者層麵的難度。
試想一下,一個作者拍攝了一部電影,其中存在一個角色,這個角色職業是作家,這個作家寫了一本小說,小說中劇情很精彩,出於某種趣味,這個作家在小說中設定了一個作家配角作為調味劑,為了角色豐滿,作家給作家角色安排了一部作品,這個作品中描述的事,是蘇晨等人所經曆的一切。
看起來,小說是作家角色的作品,但在一重重套娃之下,小說可以是作家角色的作品,可以是作家的作品,可以是作者的作品。
表麵看起來,隻需要影響作家角色的意誌,就可以改變大勢,更深一層,需要影響影視世界中作家的思想,再深刻一點,必須影響拍攝電影的作者想法。
而這,僅僅隻是三重套娃。
事實上,真的隻有三重套娃嗎?
蘇晨不相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靠影響作者意誌的行為,可能隻是更上層作者安排的劇情。
看起來或許會成功,蘇晨卻知道可能性不大。
每個作者,會設計一些經曆,而角色的經曆隻是作家隨意安排的劇情,作者總喜歡追求跌宕起伏,講究高潮迭起,甚至還要給作品安排悲劇,引起某種深思。
這種“藝術性”的行為,讓作者的行為軌跡完全不可控。
蘇晨影響第一層的作者,可能是第二層作者的安排,影響了第一層第二層作者,有可能是第三層作者的安排,就像千層餅,一層包著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