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推廣到全世界,那不和三戰全麵爆發是一個道理嗎?
轉過頭。
站在一旁的孫主任也默不作聲,隻是時不時的給陳晨投來深邃的目光。
這讓陳晨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錢進就單純多了。
這才剛走進工廠,王翰生就被信遠鋼管廠的規模震驚了。
他還能挑出什麼毛病來?
“那什麼,既然幾位領導來了,那就讓衛董事長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先進經驗吧。”
“哪有什麼先進經驗,運氣好。”衛筱表麵謙虛了一下,然後看向人群:“我也就是掛個名,具體的還是讓鋼管廠的總經理來介紹吧,郭廠長到前麵來。”
話音落地。
一個憨厚老實的中年人出現在了大家的麵前。
他叫郭世偉,負責信遠廠的具體事宜。
在產業合並之前,他就是廠子的副廠長。
後來魏修過手,對廠子的人事做了優化,覺得郭世偉能力還行,就給他扶正了。
郭廠長十八歲就進廠,上過三次光榮榜,一路乾到副廠長。
全程經曆了信遠廠輝煌與低穀,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人。
所以他站在領導麵前時,感慨頗多。
“其實我們廠這幾年都是在泥潭中掙紮。
“主要是啥呢,產業一升級,像鋼製品這樣的初級工業品市場份額基本就定死了。”
“我們之前的思路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然後在國內市場找出路。”
“找著找著,路就堵死了。”
因為郭廠長經曆過這一切,所以語氣裡多少帶著一些滄桑,很有代入感。
領導們當時就聽進去了。
信遠廠麵臨的困境,又何嘗不是國內大多數老工業廠麵臨的困局呢?
“幸運的是,衛董事長派來了飛牛的魏總。”
“哪個e?”孫長興問道。
陳晨隨口解釋:“魏修,您應該見過。”
“……”
孫長興當時就想起來了,心說對,這事兒對!
也就這個魏修能搞出這麼多的幺蛾子。
不過孫長興並沒有發表看法,揮手讓郭廠長繼續說。
“魏總來了之後,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
“說國內有產能,國外沒有。國內沒市場,國外有。”
“他讓我們把格局打開,眼界放開,多出去走走。”
“這一走不要緊,我發現國外才是廣闊的天地啊。”
“在我們這裡顯得很落後的基礎工業產品,在他們那裡是生活必需品。”
這是基本的外貿常識,但王翰生聽著有些頭皮麻:“你具體說說,具體是什麼產品。”
郭世偉轉身從半成品料堆裡拿起一根鋼管。
“就是這個。”
“這種產品目前是我們廠的拳頭產品,銷量最大,年產能過百萬噸。”
“他的學名是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
“主要用途是當做灌溉管、輸氣管,反正就是搞基礎工程建設用的。”
衛筱曾經在華衛的報告中見過這玩意兒。
當地農田設施的灌溉水管就是用的它。
而且還援助出去了一部分,當做當地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用。
唯一沒想到的事,這水管的用量竟然那麼大。
年產百萬噸不是開玩笑的。
王翰生接過水管,和身後的陶文輝、孫長興對了對眼神。
三個人有一定的默契,似乎在眼神中達成了什麼共識。
於是他問道:“你再詳細說一下關於這個水管的事情。”
郭世偉看了眼陳晨,於是風輕雲淡道:“這玩意兒也沒啥可說的。”
“以前我們國內水管都用這種。”
“後來改成pvc、ppr這些塑料管了。”
“鑄鐵管就隻用在煤氣這些領域。”
“工藝也不複雜,國內產量又大,所以很卷。”
王翰生對於這些仿佛都不感興趣,直接切入話題道:“你手裡這根管直徑是多少?”
“114.3毫米。”郭世偉對於自家拳頭產品的參數了如指掌。
“為什麼是114.3???”
王翰生有些咬牙切齒。
不是因為彆的。
而是因為這個數字今天他看到過不止一遍了。
就在這時。
陳晨突然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王主任是吧?你有所不知,這管直徑可不是我們說多少,就多少。”
“管道這方麵國家有嚴格標準的。”
“像你手裡這根,俗稱4寸管,標準直徑是115。”
“我們出產的是114.3,0.7毫米的誤差也是符合國標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