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一個就是一箱,八斤黃豆一箱,當地人稱一個,劃做二十四塊,每塊飯碗大。一家一頓吃一塊豆腐就是好生活。
那大壇子酒一壇三十斤得有,那真是喝三兩年都夠。
原來,姐妹之間艱難困苦時仍惦記。
問了一下,所有叔伯兄弟都沒收到過小姑的禮,於是阿寶情緒穩定了,阿寶父母和哥哥們情緒也穩定了。
回到家阿寶才想,我們有什麼理由怪小姑?在指望什麼?她心裡有不平太正常了,所以以後再也不在心裡嫌棄她了。
小姑少女時代是個美人兒,要不小地主姑父也不可能看上她。
小姑一直過得順風順水,家裡還養著本家的兩家窮親戚,那兩家可乖順了,小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嫌棄哥嫂窮不是應該的麼?這隻是普通人的本能而已。
一場逼糧風波草草收場。
大家回李家村非要從大塘過,一是抄近路,二是都想看一看有水沒水,連李光輝這個“大人”都忘不了,要親眼見到大塘水乾才能順氣。
李老太看了一眼乾皮繚草的大塘,狠狠吸了一口氣,將二兒子突然發家又突然遭劫這口氣泄了下去,竟然不怎麼討厭這個兒子了。
整不死就往死裡整,二兒子一家遠居深山,水也沒了,地也沒用了,真好真好,他可不能比山下倆兒過得好,不然老娘心裡不滑爽啊!
她的生動的表情正好被阿寶看到,阿寶撇了撇嘴,與她道:“我家的蕎麵吃完了,麥麵也快吃完了,我阿娘說,回來就去剝樹皮,有些樹皮煮煮可以吃。還可以挖點紫花地丁的根,那個更好吃。”
李老太更加高興了,閉上眼示意大兒子趕緊開上牛車離開。
“一家子穿那麼好,果然隻會做針線!”
二兒媳除了做衣裳種菜,啥也不會。不過,小兒媳好像更加糟糕,一年四季臟兮兮,一頓好飯都辦不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李老太從不吃彆人做的飯,大兒子家的也不吃,老兩口隻是住在大兒子家,吃是自理,一隻小銅鍋燜飯,小砂鍋煮肉,還有一隻炒菜鍋。
她特愛乾淨,除了嫁出去的三個女兒做的飯她能入口,彆家的她都嫌臟,三個女兒家除外,她從不去村裡任何一家吃酒席。
阿寶更小的時候不懂事,剛會走路經常跑去老太太身邊扭來扭去,李老太特討厭她,正眼也不看她一眼,隻是有一天突然發現她特彆胖,忍不住撇著嘴道:“胖成那樣,是不是還在吃奶?不生數的,都一歲多了還吃奶,怪不得你兩個哥哥間隔那多年!”
有時候她會把銅鍋底的鍋巴刮出來給大阿寶兩月的堂姐李鳳花吃,卻從不給阿寶吃,還偷偷的攆阿寶:“滾回你家牛棚裡去,你阿娘那傻婆娘吃青菜還要抽筋。什麼鬼東西,土匪山大王家的女兒還擺麵兒。”
儲如此類好幾次,阿寶自然也開始討厭她,久而久之連大房門口都不肯路過了。
大房一家住著祖屋,寬房大屋的,起碼上千個平方的建築麵積,卻一家子喜歡聚在大門外的廊簷下吃飯。
古建築有內廊外廊,有點錢的人家,門外廊簷下有個巨大的差不多四五十個平方的台子,是小孩子之間或街坊四鄰的主要活動場所,這樣來人就不用直接進門,避免了很多需要忌諱的人。
也有些人家喜歡在那裡擺桌子吃飯,和來往的村人打招呼,增加了鄉間生活的透明度,人來客往非常方便。
李老太一天到晚坐在那兒,幾不動彈。
喜歡穿越之我們全家修仙忙全家修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