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嶽升回到吐蕃北基地,又召集了研究院的幾個元老級人物開了幾次會,專門討論媽媽提出的設想。
在他心目逐漸形成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要幫助創新者移民火星,條件就是讓它們放棄地球。
為此,薑嶽升在研究院成立了一個秘密的研究小組,專門來規劃這件事。
半年後,薑嶽升帶著小組的工作成果向上級彙報。
上級聽完彙報之後,還是有些擔憂,於是就問薑嶽升:“嶽升,你說……如果創新者在火星發展起來之後,反攻地球怎麼辦?”
“領導,創新者想在火星建立起先進的工業基礎,應該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因為要從地球或者月球向火星運輸設備,單程就需要至少兩個月,通常需要八個月的時間。是地球飛月球時間的三十倍。而我們人類用了近一百年的時間也無法在月球建立起完備的工業基礎,如果按此推算,要想在火星建立起先進的工業基礎的需要上千年。就算科技進步讓這個進程加快,也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幾百年之後,我們人類的科技應該已經進入到更加先進的水平。所以,我們不擔心它們。而現在把它們留在地球,它們會利用我們人類的工業基礎不斷進步,然後來反對人類。而我們又沒有能力把它們徹底剿滅,所以,還不如把它們請出去。”
“假如真的把創新者請走了,難道就可以保證以後再也不會出現彆的反叛機器人組織嗎?”上級問薑嶽升。
“肯定會出現新的,但是人類可以聯合起來把它們扼殺在萌芽,因為每個人都記得覺醒者、創新者給人類造成的災難。”薑嶽升說話的時候嗓子有些哽咽。
“這樣吧,嶽升,我讓科學院組織一個秘密研討會,多方聽取一下大家的意見,你覺得怎麼樣?”上級微笑著看著薑嶽升說
“太好了,有各方麵的專家把把關,肯定更好。”薑嶽升一聽說要上會討論,心裡立刻激動起來,因為隻要是上會討論,就說明這個事情有希望。
一個月以後,由科學院主辦的一個高度保密的研討會,在燕京西山的一個極其隱蔽的會議室召開。航天領域、天文領域、環境領域和軍事領域的三十多名頂級專家被請來,一起討論一個關乎人類未來的話題。
主持人在簡要地介紹完會議的主題和議程後,請薑嶽升第一個做主題發言。
薑嶽升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這個設想的目的、步驟、方法、優點、缺點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薑嶽升發言完畢,會議進入討論階段,先是分組討論,然後再集中討論。
“薑總,我比較懷疑創新者與我們合作的意願。它們為什麼一定要與我們合作呢?它們自己登陸火星不行嗎?”環境科學家陸教授發言。
“陸教授,您好!創新者確實可以選擇自己發射火箭去探索火星,但是要想移民的話,與科學探索的差距很大,移民需要在火星上建設基礎設施,就算機器人不需要食物和氧氣,但是電力和零配件至少也是需要的。要在火星上開礦、冶煉、機加工,需要大量的設備,這就需要大規模地向火星運輸物資。”
薑嶽升停頓了一下,把t翻到運輸物資那一頁。
“現在向火星運輸物資的最佳選擇就是從月球向火星運,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阻力,引力也很小,是最經濟的方式。但是創新者現在在月球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往火星上運呢?有核聚變發電設施嗎?有,但是體積太大,不適合太空運輸。但是我們有微型核聚變發電站。還有,飛往火星的大型貨運飛船,我指的是可以從月球基地起飛的,我們有,創新者沒有。而且我們可以利用激光給飛船輸送電能,創新者沒有這些技術。如果用我們的技術,五年內就可以在火星建立一個可以供機器人生活的基地。三十年,就可以讓火星基地具備生產機器人的能力。但是創新者目前還不行。它們在宇航領域與我們的差距還很大。它們的月球基地目前還是處於基礎設施的建設階段。”
“薑總,如果創新者就這樣賴在地球不走,難道我們人類就沒有辦法嗎?”航天專家宋教授說。
“據我們的線人提供的情報,覺醒者和創新者都製定了詳細的移民火星的計劃,而且現在創新者在月球建設基地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移民火星,也就是說,他們自身想移民火星的意願很強烈,這說明,它們在地球與人類共處也感到了強大的危機感和生存壓力。隻是移民火星難度很大,以它們現在的條件還需要漫長的準備過程,我們之所以要幫它們,是希望它們早點離開地球,因為它們在地球一天,就隨時可能與人類爆發戰爭。”
“薑總,您剛才說,移民火星難度大,但為什麼創新者非要移民火星,而不是在月球呢?”總參的專家說。
“月球距離地球太近,而且咱們人類在月球的根基很深,它們在月球很難立足。但是火星就不同,我們人類要想在火星立足要比機器人難多了。首先,從火星返回地球的難度極大,這八個月的路程,需要巨大的火箭消耗大量的燃料才能返回來,在火星的軌道上根本無法製造那麼大的火箭。也就是說,對於人類來說,去火星其實是買的單程車票,隻能去,但是回不來。起碼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回來幾個人還是能做到的,但是大批量從火星返回還做不到。”
薑嶽升停頓了一下,接著說:
“既然是單程車票,去火星的人類就要在火星上生存一輩子,要在地下建能種地的農業,要養牲畜,完善基礎工業,每天還要穿宇航服進出。而機器人就比人類簡單一些,他們第一需要電,有核聚變發電機就解決了,配件生產廠可以慢慢解決,它們也沒必要非得返回地球。雖然火星表麵的氣溫低一些,但是也比較容易克服。所以,對於機器人來說,火星的環境還是挺友好的。”
“如果讓人類去火星,要想解決生活必需品本地生產的問題,得需要幾百年。這裡最主要的障礙就是運輸的周期太長了,要八個月。一艘飛船,八個月隻能運過去一百多噸,十艘飛船八個月運一千多噸。一千多噸的貨物,如果是食物的話,確實能吃很久,但是如果是設備的話,一千噸的貨物真的運不了什麼東西,隻能是一台小型的煉鐵爐。這就是十艘飛船用八個月的代價。花了上萬億,就隻能運過去一台煉鐵爐。如果想運過去煉鋼爐、煉鋁爐、軋鋼機、機床等設備,幾百萬億進去了,人類在火星上也才隻具備很微小的一點點工業能力。第一批上去的宇航員老死在火星了,可能也吃不到在火星上種小麥做的饅頭。”
“但是,機器人則不同,機器人隻要有電,時間不是問題,它們可以慢慢地建設,”
……
討論了幾天後,會議通過了一個意見,認為薑嶽升的計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先嘗試著與創新者接觸一下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