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杯酒下肚。
楊溥也放開了架子。
說起來,他還是第一次,如此放浪形骸。
“賢弟,你可真是個妙人。”
“為兄許久未曾這樣酣暢痛飲過了。”
“即便是與那些同窗在一起,也從未這般開心過。”
楊溥目光迷離,神情有些黯然。
他出身寒微,祖上三代都沒出過官兒。
也就到了楊溥這一代,出了他這麼一個讀書種子,聰慧過人,卓爾不群。
曾經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楊溥曾親自去縣衙替父親請求代書農活。當時的縣令看到他的氣質與眾不同,預言他必定會成為大器。
自此楊溥名揚鄉野,舉族傾儘全力供養他讀書習字,進學修德。
楊溥也不負眾望,一路高歌猛進,可惜差了點運氣,所以二十八歲才高中進士,被授為翰林院編修。
當時輿論儘皆認為,楊溥是新科進士中最出色的人才,連同榜的楊榮都被他給比了下去,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就在楊溥以為可以一飛衝天、順利仕途的時候,靖難之變突然發生,建文帝不知所蹤,燕王朱棣殺入金陵即位稱帝。
同榜眼的楊榮因為機敏乖巧逢迎燕王得以高升,而楊溥卻主動避禍南京,沒有和朱棣站在一起,所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他依舊沉寂於翰林院。
然後,就是被派遣過來,接管了應天府尹這個爛差事。
按照常理來說,應天府尹可是正三品地方大員,而且承擔著京畿安危重擔,怎麼輪都輪不到他楊溥一個區區翰林,但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楊溥這心裡麵,其實充滿了惶恐與不安。
聽完楊溥這些訴苦話語,朱高希卻是看到了不一樣的風采。
原來這些曆史上的名人,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啊!
比如楊溥,再比如楊士奇,後者可比他淒慘多了,自幼亡父,靠著四處奔波做教書先生賺取束侑補貼生活,供養老母。
相比之下,楊溥還算是好的了。
“弘濟兄,切莫妄自菲薄,更不可失去進取之心!”
“出身不好又怎麼了?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小弟觀弘濟兄氣度不凡,絕非池中之物,定是那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裡奚一樣的人物!”
楊溥聽到這話,頓時如遭雷擊!
這還是他自入朝為官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有人對他另眼相看,對他出言激勵!
自己的出身,自己知道,楊溥很難不心灰意冷。
而且現在成了這應天府尹,處境危險,楊溥更加心煩意亂!
直到此刻,朱高希方才這番話,卻無異於是當頭棒喝,讓楊溥心神顫動!
舜發於畎畝之中!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於士!
孫叔敖舉於海!
百裡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些先賢名士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偉業,是因為他們都曾經曆過挫折和磨難,這才得以脫穎而出!
既然他們可以,那我楊溥為什麼不可呢?
說到底,楊溥還是有進取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