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他有多恨方孝孺,現在就有多愛方孝孺。
這個傳說中的“天下讀書種子”,終究還是有幾分才華的。
然而朱高希卻笑著搖了搖頭。
“不可能的。”
“陛下要是敢這麼做,南臣縉紳勢必會作亂!”
“方孝孺可是在建文三年才受到重用,齊泰黃子澄當朝的時候他可是被壓製得死死的,建文三年燕軍都已經得了天下半壁江山了,想來建文也是沒辦法,才會選擇方孝孺的主意,試圖先收攏一批錢財,以充軍餉。”
朱棣聽後大為失望。
雖然他很想這樣做,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爔兒說的都是實情。
當年朱棣起兵之時,喊出的口號乃是“奉天靖難”!
靖難靖難,“靖”指平息,掃平,清除,所以“靖難”就是指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當年太祖皇帝當國時,發生過宰相胡惟庸擅權專政的事情,即便胡惟庸一黨被太祖高皇帝及時剿滅,可太祖爺仍擔心日後會有權臣篡權,所以他在《皇明祖訓》中留下了一條“靖難遺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毫無疑問,這條靖難遺訓等同於給予了藩王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
因此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起兵,那就不是造反,而是藩王遵從祖訓舉兵討伐奸佞。
這“奸佞”,正是一手策劃削藩的齊泰和黃子澄。
朱允炆信任黃子澄與齊泰,聚事削藩,兩人本是書生,兵事非其所長,所以朱棣起兵之後越戰越勇,麾下將士也越來越多。
到了建文三年,燕軍已經奪下了北疆之地,準備飲馬長江,殺入金陵。
這時朱允炆才開始慌了,急忙將這兩個心腹貶謫出京試圖穩住燕軍,暗地裡卻密令二人募兵。
而齊泰黃子澄被貶後,方孝孺才正式進入朝堂執掌大權。
但局勢都到了這一步,方孝孺再進行複古井田製改革,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這也是朱允炆會任由方孝孺改革的真正原因!
暫時得罪江南士紳,籌措出一筆軍餉,還有希望保住江山社稷。
恐怕這才是朱允炆的真實想法!
可朱棣現在,並不能這樣貿然改革,他也不敢這樣做。
為了穩住南臣縉紳,讓他們接受並且認可永樂新朝,朱棣可以說是做出了很多讓步,還提拔了七個南臣縉紳做內閣大學士,清一色的南方人。
若是現在突然搞什麼複古井田製,南臣縉紳絕對不會答應,最終結果就是江山不穩,社稷動蕩!
“乾爹放心。”
“現在不可以,不代表以後不可以!”
朱高希眼中閃過了一道精光。
“等到陛下言出法隨、口含天憲的那一天,自然可以進行改革。”
“不過複古井田製並不是唯一選擇,咱們還有很多選擇的國策,效果相比起來也不算差!”
此話一出,朱棣渾身劇震。
這個朱高希,當真是……我的兒子嗎?
他明明如此年輕,卻有如此廣闊見識,遠非尋常人可比!
一時間,朱棣有些驚駭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