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
確實難。
楊溥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
因為永樂皇帝不是建文皇帝,直接動用武力削藩。
建文皇帝敢這麼做,那是因為他朱允炆乃太祖皇帝欽定的繼承人,此外太祖皇帝也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大批賢臣乾吏輔佐於他,比如吏部尚書張紞、戶部尚書王鈍、駙馬都尉梅殷等等。
這些都是太祖皇帝親自挑選出來的人才,也是他留給朱允炆的最後幫助。
奈何朱允炆更願意相信自己,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就是他的肱骨心腹。
而永樂皇帝在禮法正統上麵,就遠遠比不過建文皇帝。
不管他怎麼說,不管他怎麼編,世人都會記得,他朱棣是篡奪了自己侄兒朱允炆的江山社稷!
所以,朱棣的永樂王朝,並不安穩。
至少他絕不能動用武力削藩,否則大明江山當真有傾覆之患。
再有,燕王朱棣當年打出的造反旗號,明確說過他之所以造反,是因為建文皇帝朱允炆聽信奸人(齊泰、黃子澄)讒言,置血脈親情於不顧,謀害他的親叔叔,比如那位被活生生逼得舉家**的湘王朱柏,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現在永樂皇帝動用武力削藩,那他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失信於天下。
怎麼,當初你才罵完建文皇帝,現在你自己就這麼乾了?
要不要臉啊!
“但是,永樂皇帝又不得不削藩!”
“他自己就是造反上位的,能不削藩嗎?”
朱高希冷笑道:“換做任何人,都不會再允許藩王執掌兵權,必定削藩!”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傻子都明白的道理。
什麼洪武年間的“親親之誼”,到了此刻已經全然無用了,沒有任何意義!
當年湘王朱柏之死,就是標誌性的時刻!
所以,必須削藩,也一定要削藩。
“難點就在於,皇帝陛下不能動用武力,隻能采取一種溫和的手段。”
“可是那些藩王又不是傻子,他們才被建文皇帝收拾了一頓,家破人亡身陷囹圄,又豈會心甘情願地交出兵權呢?”
“一旦失去了兵權,他們就會淪為待宰的羔羊,任人魚肉!”
削藩的目的,在於兵權。
當年太祖高皇帝分封諸王,目的在於從軍中將領手中慢慢收回兵權,所以這每一個藩王其實都擁有節製地方兵馬的權力。
比如燕王朱棣,在秦王朱樉、晉王朱棡接連病逝之後,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諸王之長,再加上燕王朱棣征戰有功,太祖皇帝對他愈發倚重,屢次被太祖朱元璋授命參與北方軍事,節製士馬。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燕王朱棣已經節製北平都司、行都司、遼東都司及遼府護衛數十萬兵馬,總率諸王防備邊患,毫無疑問的軍方第一人,大明第一塞王!
這等武力,彆說朱允炆了,換做是他朱高希坐在龍椅上麵,他也會怕啊!
同樣的道理,現在朱棣坐在龍椅上麵,他難道就不會怕嗎?
自己靠著造反上位,其他弟弟會不會學習自己呢?
就算他們沒有這個膽子,他們的子孫後人呢?
這一點,沒有人敢保證,所以削藩勢在必行,絕對要削掉藩王手中的兵權!
楊溥沉思良久,卻始終想不出什麼良策。
“賢弟,這不好辦啊!”
“一方不能武力削藩,一方又拚死抵抗,那該如何是好?”
聽到這話,朱高希笑嗬嗬地點了點頭。
“這正是我今天來找兄長的目的。”
“兄長可在應天府尹位置上先乾著,爭取撈一個賢名,等時機一到,便可獻出這份削藩之策!”
說著,朱高希從懷中取出了一本小冊子。
楊溥見狀一驚,下意識地接過。
僅僅隻是粗略地翻了幾眼,楊溥頓時瞪大了眼睛。
“賢弟,這……這……”
“此策……會不會太過狠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