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昔從昭烈出幽薊,一槍斷儘虎與豺。
七進七出救阿鬥,天朝盛世複還來。
這首說書人在酒樓常說的小詩,道儘了五虎上將中趙雲趙子龍勇冠三軍的一生。
時光回轉,一百四十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年。
時正大漢昭烈帝劉備在徐州被曹操強勢打敗,灰頭土臉的前去依附袁紹。恰逢趙雲初到鄴城,見到劉備,二人一見如故,同床眠臥,從此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三十年東征西討,趙雲憑借手中一杆龍膽亮銀槍,先後參加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穀之戰,為蜀漢大業立下功勳無數、奠定了堅實基礎。
也正是當年趙子龍七進七出救出大漢後主劉禪,才有了孝仁帝睿聖統天,克複舊典,也才有了大漢後來一百多年的再度興盛。
傳聞,當年神武帝劉諶率軍與大秦頭狼劉淵鏖兵薄州時,雙方僵持不下,兩國負責衝陣的將領無一不铩羽而歸,損失慘重,在這時,神武帝曾仰天長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若有上將趙子龍,賊兵怎敢犯我國土!”
時光易逝,覆水難收,多少豪傑化成青煙。
可當年豪情萬丈如天塹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代代傳頌,生生不息。
這些故事,柴米油鹽一日三餐的百姓們聽之,總會產生家國信仰,覺醒華夏血脈;迷茫中渾渾噩噩而不醒的人們聽之,便驟
然打開了一道奮勇向前的康莊大道。
我想這才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武將追尋名垂青史的真正原因吧!
劉懿在任命平田軍諸將官職後,便打算在十五日後,帶一部南下宣懷縣,赴老趙遙之約。
趙遙啊趙遙,小爺我一行北上,皆因你兒子癡傻之事而起,一路風雨兼程、一路生死離彆,倏忽一年半已經過去,我們倆,也該給那些死去的兄弟,給五郡平田一事,一個交代啦。
盛夏陽光暖,微風動闌珊。
就在劉懿準備正軍南下之時,漢曆年,六月初八,距離南下還有不到半月時間,分散在淩源城南的哨探回稟,城南十裡處,一隊約三百人的騎兵,正風馳電掣,朝淩源馳來。
李二牛聽聞消息,立刻從帳中鑽出,一路如牛般橫衝直撞跑到劉懿的中軍大營,問道,“大哥,這,不會是江瑞生找上門來了吧?”
此刻,中軍大帳中,已經彙聚了不少將領。
對於劉家的恩恩怨怨,這些將領早已從他人耳中聽了個七七八八,李二牛落話之後,柴榮立刻否了這一想法,出言道,“應該不會,江瑞生想必早已知道平田軍成立之事,萬不敢如此托大。嗬嗬,僅派三百人前來,難道江瑞生派來來的是天兵天將嗎?”
即將及冠的方顗,雙眼滴溜溜一轉,說道,“淩源山脈乃曲州通往薄州的必經之路,會不會是某支軍隊派出公乾的使者
?”
周撫雙臂環抱,放蕩不羈地站在李二牛身旁,大咧咧地道,“管他來的是誰!來的若是朋友,那就好酒好肉伺候著。來的若是歹人,那就好刀好劍伺候著。多簡單點兒問題。”
帳內眾人哈哈一笑,又安靜了下來。
劉懿想了想,一時也沒個主意,正欲讓哨探再探,一名軍士帳外通報將軍,方穀郡郡守趙於海長子,方穀郡郡衛長趙劍,攜家兵三百,前來叩營拜會。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是趙子龍的後人前來探訪,於是,他們紛紛向劉懿投來詢問的目光。
劉懿寬衣素袍,筆直跪坐在案前,左手手指不斷揉捏這‘辰’佩,思考著在這個當口,對方前來拜訪的來意。
劉懿想遍了所有的原因,突然,他想到幾個月前,其父劉權生對他說過一句當時意味深長且莫名其妙的話方穀郡的事情,自有人替你打理,待你自宣懷縣歸來,五郡平田之事,想必就要告一段落了。
基於此話,劉懿有了個粗略的論斷這趙劍此來,多是送喜非送憂,而且,所送的,應該是大喜啊!
“快請!”
劉懿急命方顗轅門迎客,自己則率領諸將整理衣冠,靜候於中軍大帳前。
劉懿剛剛出帳,便遠遠瞧見前方一群銀鞍白馬、白袍白衣的軍士齊齊下馬,身後尾隨一片輕輕飄飄的塵土,可見這隊白馬騎兵速度之快。
隻見三百白袍收槍執韁,步調一致,向劉懿緩緩走
來。
一股凜冽肅殺的殺伐之氣,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而來。()&nbp;()
越行愈近,劉懿隻覺背脊發涼,藏在袖中的手,不禁攥成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