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蒼茫東境少月色,衣卷馬嘶霜葉飛。
大秦校尉一身死,幾家歡聲幾家愁。
“兄弟!咱立功啦!給牟將軍報仇啦!哈哈哈哈哈!”
衝近渡口的一名羅月營士卒指著那校尉下沉的屍體,對袍澤哈哈大笑。
沒錯,射殺大秦校尉的淬毒羽箭,便是出自於這個羅月營的無名小卒之手。
按照事情的發展,隻要他能在此戰中活下去,這位無名小卒將變成東境小有名氣的人物,在地方誌史中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是,亂箭不長眼,還未等站在他旁邊的那位羅月營袍澤回話,斬殺校尉的那名士卒便胸窩中箭,倒在地上死不瞑目。
或者的袍澤來不及哀傷,快步上前,抹上戰死兄弟的雙目,眼中充滿緬懷和激蕩,大喝一聲,縱身下河去了。
今夜的陽樂渡口,注定留不下幾個活人。
激烈的交鋒,已經開始。
雖然秦軍被羅月營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並依靠強大的合擊技衝碎了秦軍數條大船,但大秦士卒也是久經戰陣,他們反應極快,隨著一支穿雲箭衝天,各艦士卒整裝齊備,開始反擊。
駐守渡口的中軍司馬取代了戰死校尉的位置,開始在旗艦上發號施令,也就在片刻,鋪天蓋地的強攻快弩,在黑夜中穿梭疾行,無差彆地潑灑在了秦軍五船墜毀之處,那裡的水下,有數不清的羅月營將士正在悄然潛伏,也有數百名落水的秦軍正在水麵掙紮。
箭雨如疾進流星,潑灑在吉恩河麵,吉恩河麵立刻飄起兩方屍體一片,血液逐漸蔓延,將吉恩河染成了一條血河。
天上赤潮,地上血河,秦軍司馬好一手棄車保帥。
這真是個充滿血腥的夜晚呢!
仍然率一千老卒靜守在矮山腳下的程綱,緊皺著眉,旁觀場中局勢。
程綱本以為羅月營在一擊之下,敵賊必然奔潰逃散,沒想到兵敗如山倒的頹勢畫麵並沒有如期出現,隨著敵軍穩住了陣腳,開始居高臨下反守反擊,戰事逐漸向勢均力敵轉變,這是程綱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秦軍占據地理,又有人數之優勢,短暫的勢均力敵,便意味著可能失敗的可能越來越大。
事已至此,程綱也來不及多想,他旋即一聲令下,道,“準備,起火!”
一千老卒聞令而動,利落引火,矮山下頓時亮起一團團分布均勻的火簇,將陽樂渡口映照的更加熱鬨了。
程綱又大聲道,“起弩!”
一千老卒再次聞令而動,兩兩一組,卸下背負的沉重零件,上下開工,在嫻熟的操作下,五百架腳蹬弩機快速完成了組裝,架在視野清晰的空地上。
程綱再道,“起箭,上弦!”
五百名老卒取火予箭尖,另一半老卒蹬弩機於身前。
程綱目測片刻,拔劍前指,喝道,“一百五十步,三輪高拋激射,放!”
風!風!風!
剛猛風聲吹過,巨箭蔽天遮月,鋪天蓋地直奔吉恩河。
程綱投筆從戎大半生,是漢帝國中層軍官裡經驗極為老到的一個,他目測的一百五十步,可以恰到好處地越過己方士兵所在的潛水進攻地帶,繼而進一步全覆蓋攻擊交戰近處的大秦士卒,這一舉動,既可以有效打擊正在全力進攻無暇自顧的賊兵,又可以助力羅月營將士快速向前推進,最大程度地減少。
按照他常講的一句話:打仗不是一腔熱血,打仗是深謀遠慮,是利害算計。
大秦中軍司馬見遠方箭雨來襲,想用輕弓對射以阻敵勢,奈何一切枉然,輕弓哪裡比得過巨箭帶來的凜凜威風,很快,程綱第一輪巨箭傾瀉而下,帶走了秦軍近百條人命,更燃起了幾艘小船,引得大秦防禦一線,著實騷亂了一番。
趁人病要人命,程綱跟本不給大秦指揮官任何喘息的機會,在他的指揮下,第一輪激射過後,第二輪、第三輪巨箭緊密銜接而去,聲勢浩大。
程綱的作戰作戰思維很簡單:一舉壓垮河中央正在阻止羅月營進攻的戰線,速戰速決。
大秦中軍司馬見狀,料定如果不拿出可行之策,漢賊必會借助著三箭之威,直接挺進登船,船就是秦軍的城牆,隻要一人上船,場麵便不可收拾了。
隻見這中軍司馬憤從眉心起,黑篷一甩,摘下身後純黑纛旗,單腳踏上船艏,身體前傾,將那大杆旗向前猛然一挺,瞠目怒吼,“全軍聽令,起避水球,舉天!”
草原民族多懼水,大秦士兵大多都是旱鴨子,為了應對遠征水中長時間跋涉的突發狀況,大良造赤溫在出征之時,命九司中的匠作司和江湖兵學門派碎月草堂聯手,秘密打造了名為避水球的工具,隻要是艦載五百人以上的大船,都配備了二十枚。
這避水球直徑一丈五,外表凹凸不平,以橡木為骨,周遭覆膠。平時,這避水球可以拆卸成數瓣兒,疊加一起,僅一個小小倉庫便可將其收納。避水球的每一瓣兒內裡,中間位置都有一個把手,把手下麵有一處毫不顯眼的印記,那是碎月草堂大師們加持的特定符咒,用以增強它的堅韌性和穩定性。
而說到用途,數個小瓣兒單獨拎起,便是一枚盾牌,取名避水盾;組裝成半球,便是一艘穩定性極強且可容納五人的小船,取名避水舟;如果拚湊成一整個大球,既可以在陸地上掩護士兵攻城,還可以保護士兵在水中快速順流通過,甚至可以在水下短暫停留,可以一物多用,實為巧匠之作。
由於這東西設計十分精密、打造十分困難,所以甚是珍貴,大秦高層對避水珠的保護,絲毫不亞於大漢帝國對諸葛神弩製造工藝的保密程度,就連其製造地點,都選在了上下一路的懸崖峭壁上,可見此物之珍。
今天,避水珠即將在戰場上第一次亮相!
隨著中軍司馬一聲令下,大秦士卒們快速從船艙取出小瓣兒,五人一組湊在一起,齊齊喊了一聲‘合’,便躲在了避水盾下。
來吧,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遛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