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八月初八,吳三桂率領所部兵馬抵達鬆山城南十裡處。
王永吉的中軍緊隨其後。
此時明軍前哨已經和建奴的前哨相遇。
雙方都是騎兵,裝備也所差無幾。
數輪戰鬥後。
八旗兵得知了明軍的進攻方向是鬆山城南。
明軍也知道八旗兵在鬆山城南的丘陵地帶布置了重兵。
當夜,明軍在原地紮營。
此後三天,雙方發生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鬥。
明軍雖然損失了一些兵馬,但是將戰線推進到鬆山城南五裡處。
再次紮營後,明軍停了一天。
他們在等輜重和紅夷大炮!
八旗兵也沒有出戰,他們在等朝鮮兵。
李時昉率領的兩萬朝鮮兵沒有辜負濟爾哈朗的期待,在指定時間抵達了指定位置。
八月的遼東已經變冷。
在某些地勢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晚上甚至出現了結冰的情況。
(農曆八月中旬一般是公曆十月前後,錦州十月曆史平均氣溫在6到19左右,最低溫是-1,最高溫是26。考慮到明末是小冰河時期,所以是有可能結冰的。)
八月十三,王永吉給全軍發放禦寒衣物。
“每人一件薄棉衣,一件薄棉褲,還有一床棉被!都是用的新棉花和新布,省著點穿!”軍需官一邊發棉衣,一邊不停地囑咐。
“大人放心,我們都仔細著呢!”
“朝廷為了置辦這些物資花了不少銀子,打仗的時候得給朝廷和萬歲爺把本錢打回來!”
“必須的。”
平遼大軍的士兵們穿上新衣服後,士氣頓時大振。
王永吉趁著這股士氣,率領吳三桂,黃得功,高一功以及所部六萬兵馬攻向鬆山。
通過多日的試探,明軍已經察覺出建奴圍繞鬆山城附近布置了大量兵力。
尤其是鬆山城北麵的南山,那裡是進攻錦州的必經之路,也是八旗兵的重要防線。
(南山在明朝時的名字叫rufeng山,由於文字敏感無法顯示,所以隻能稱南山。)
八旗兵早已偵得明軍主力的方向,濟爾哈朗親率六萬八旗兵在鬆山城和南山集結,準備打一場硬仗!
秋風在戰場上吹過,荒草被吹斷脊梁,倒在了乾涸的土地上。
清晨略顯淒涼的薄霧中,明軍列陣完畢。
車營在前,步營和火器營在後。
騎兵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護在明軍步兵軍陣的左右兩翼,防止被八旗騎兵突破。
另一部分藏在後麵,隨機應變。
六萬明軍排成長長的橫陣,朝鬆山城慢慢逼近。
鬆山城嚴格意義上並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堡。
隻不過比一般的堡規模大,城牆也高。
由於鬆山堡沒有護城河,八旗兵在外圍挖了數道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