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句話影響的可不隻是當前的戰事,還會影響整個大清的運勢。
“可是棄守遼陽和沈陽後,遼南怎麼辦?那裡不但是走私的中轉地,還是大清水師的駐地!”多爾袞忽然想起了遼南。
“棄守遼南,拱手讓給明軍。如此一來,他們的兵力將更加分散。至於水師臣建議一分為二,一部分水師派往朝鮮繼續走私;另一部分水師棄船登岸,充作步騎。”
多爾袞沒有說話,再次陷入長久的深思之中。
千裡之外的京師,崇禎也在深思。
他在思考如何處置祖大壽。
今天清晨時他便得到消息,祖大壽晌午前就能進京。
一同進京的還有魯王。
遼河與京師相距一千多裡,考慮到魯王的尊貴身份,外加祖大壽年事已高。
所以車隊走的非常慢。
耗時半個多月才抵達京師。
在祖大壽進京前,朝中便對如何處置祖大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覺得他投降建奴犯了死罪,回來後應該立刻處死,傳首九邊。
支持這種觀點的人最多。
有人覺得祖大壽之前本就假意投降過建奴,後來找機會跑了回來。
這一次也不例外,隻是一直沒機會跑回來而已。
支持這個觀點的人少之又少。
還有人覺得祖大壽確實犯了死罪,但之前畢竟給朝廷立過功。
而且他的兒子和許多族人尚在為朝廷效力。
應該從輕發落。
貶為平民也好,發配也罷。
不應處死。
為此,崇禎召集內閣和司禮監共同討論。
他抬起頭,目光從內閣所有成員以及司禮監的太監身上一一掃過。
“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置祖大壽?”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
尤其是內閣成員,他們非常清楚崇禎的意圖。
崇禎有什麼意圖?
肯定不想讓祖大壽死。
如果真想讓他死,
讓他爛在遼東就行,沒必要費儘心思地把他換回來了。
但內閣的人不想順著崇禎的意思往下說。
他們和崇禎的關係是既合作,也對立。
如果一味地順著崇禎說話,他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於是乎,眾人選擇了沉默。
崇禎根本不慣著他們,直接開始點名,“範閣老,你覺得該如何處置祖大壽?”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