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位盜墓者的自傳》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隔天。
騰格裡天上出了大太陽,這裡晝夜溫差非常大,晚上凍死人,到了中午又能感覺到一絲熱意。
“峰子你確定?這裡真有古墓?”
豆芽仔擦了擦汗,隨手把短柄洛陽鏟插在了地上。
“不確定,猜的,有可能有。”
我如實道。
魚哥他扶著自己後腰,扭了扭腰看過來說:“昨晚上太黑了看不清,那人隻是一把蠻力而已,要是在碰上,我鐵定能把他乾趴下。”
我笑著說是啊哥,你是誰,都能和長春會梨花大鼓謝起榕打個平手。
魚哥擺擺手,“過獎了,過獎了,總之晚上還是要小心點,要留人守夜。”
我說好,聽你的。
這時就聽豆芽仔抱怨道:“峰子我覺得你可能搞錯了,”
他指著周圍:“你看看這裡,一馬平川,彆說封土堆,連個土包都沒有,我覺得根本不可能有墓。”
“你快拉倒吧,你知道個屁。”
“明代時期除了皇帝墓,哪個墓有封土堆?不知道就彆亂說,快探,往東在移一百米,每隔十米下一個探點。”
“知道知道,就你懂的多,”
豆芽仔笑嗬嗬撿起洛陽鏟,移步向東走了幾十米。
他用的洛陽鏟就是昨晚上撿到的,本來是斷成了兩截,早上被我用布條綁住了,這種短柄式的洛陽鏟不適合探深坑,為此,我將魚哥的標槍綁在了上頭,加長了杆身。
不是太結實,但注意點兒的話也能用。
我蹲在地上,看著遠處不斷下鏟帶土的豆芽仔陷入了沉思。
時間過了不久,我忽然聽到豆芽仔喊。
“快來!”
“快過來!
有重大發現!”
我忙跑過去看。
“咦?這土”
我仔細看了看,這次豆芽仔換了位置,洛陽鏟帶上來的土層有了變化。
我抓了一小把,撒在地上攤開來看。
顏色和周圍不一致,土質發軟,應該是活土。
有活土不能完全表明地下有古墓,因為豆芽仔鏟子下的不深,也就兩米左右,這個深度,如果以前在這裡種過莊稼什麼的,都有可能有活土。
讓我感到奇怪的不止是活土。
還有活土上帶的一點兒東西。
有種黃褐色呈細小粉末狀的東西,夾雜在土層中。
該怎麼形容。
就有點像鐵鏽,像鐵生鏽後掉下來的那些碎渣子。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夾層土,第一次見,也沒有聽把頭提起過。
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分析,如果洛陽鏟帶上來的土層發紅發綠,那是青銅器碎片風化後的紅斑綠繡,如果帶上來的土層發黑發乾,八成是墓裡以前著過火,還有一種白沫沫的土層,那是白膏泥乾掉後形成的。
所以我說洛陽鏟帶上來的這種鐵鏽土層是第一次見,我目測過,鐵鏽土出現深度,大概在地下兩米到兩米五之間。
我起身,順著這個探坑向又走了不到十米,隨後我跺了跺地麵說:“把鏟子給我。”
接過豆芽仔遞來的鏟子,我皺著眉,高高舉起洛陽鏟又重重落下,開始下新的探坑。
不到四十分鐘,探坑的深度下到了兩米。
“你看你看!”
“又有了!”
豆芽仔大喊。
的確是,我發現一到這個深度就帶上來了鐵鏽土。
一次是這樣,兩次還是這樣。
這能說明一件事,這不是不偶然。
這個位置,地下百分百有東西!
隨後我不斷的下探坑,我想找到鐵鏽土的邊界在哪裡,看看我探到哪裡,這種土會消失。
調查的結果讓我吃了一驚。
我下的探坑四個角連起來,恰好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度超過了400米,寬度接近60米!
出了這個長方形的位置在探,就沒有鐵鏽土,洛陽鏟帶上來的全都是死土。
不會錯,地下百分之百是一座沒被發現的墓葬。
而且麵積不小,相當於三個現代人住的三室一廳!
和飛蛾山的芥候墓肯定沒法比,但如果這是明代墓,那規格已經相當豪華,怕是說僅次於明皇陵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