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的玉石,太牛了。自個家裡,老爸從事的也是這個行業,金華斌對玉石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可看到桌上的玉石,卻大部分叫不上名稱,連忙虛心請教道:“還得王大師指點一下玉石分類。”
“這些都是些沒有經過雕琢的寶玉石原石,鑽石、剛玉、水晶、翡翠、和田玉、石英石、獨山玉、岫玉、綠鬆石、青金石、孔雀石、琥珀等。與葉臘石相比,珍貴多了。”王完人指了指邊上的幾件半成品,又開始講解道:“中國鑲嵌藝術曆史久遠,風格獨特。殷商時代,銅器鑄造中即已出現錯金嵌玉的裝飾紋樣。隨著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貝殼、螺鈿、寶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為了鑲嵌的原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鑲嵌藝術積累了許多重要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鑲嵌法、預製法、反貼反上法、正貼正上法等。明清以後,浮雕鑲嵌的方法廣泛運用於各種工藝品的裝飾,清代中晚期還出現了在不同“地子”上鑲嵌戲曲人物故事的浮雕鑲嵌法,嵌瓷、骨木鑲嵌即屬此類。鑲嵌工藝品具有堅固、耐曬、耐潮濕、不易變色的優點,材料的質感及由此而產生的形、色、光效果使鑲嵌工藝品平添了藝術魅力,儘顯粗獷渾厚、華貴絢爛之美。
現代意義的彩石鑲嵌是在民間嵌“螺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形於清朝未年,至民國時期中期,逐步形成了以生產掛屏、掛件為主的城關流派和以鑲嵌床板、櫥麵、箱麵為主的皤灘流派。其製作工序為:把所需鑲嵌的圖紋形狀在板麵上刻鑿出來,然後把切好形狀的彩色石片嵌人相應的凹槽內,在凸出的石片上雕鑿或磨平,需要經過畫稿、勾形、排列、刻線、砑格、配石、框架、填漆、鑲嵌、雕刻、粘貼、打磨、上蠟等15道工序才能完成。具有強烈的民族、民間和地域的藝術特色。”
對於彩石鑲嵌的傳承,王完人的說法與另一位大師周精髓有所差彆,他認為曆史上是一脈相承的,而周精髓大師卻認為是由溫州傳入的。有爭議,更有看點,金華斌與周盈商議後,計劃把這內容寫入了專刊。
專刊的文字稿審查通過了,但是,圖片不夠精彩,傳真過來的圖清淅度不好。怎麼辦呢?等他們回國,肯定是趕不上國慶了,就這麼出了,沒有馬來西亞藝術節活動現場的高清圖片,隻有出運前的照片反饋的內容就不完整,如何才能讓大家感同身受?幾人如熱鍋上的螞蟻,想著各種各樣的補救方法。
周盈多次去過影視城,異想天開地說:“要不,我們擺拍,叫一些群眾演員,穿上馬來西亞人的服裝,橫店影視城距離這裡很近,可以向他們租。”
楊站長表情嚴肅地說道:“不行,這是新聞造假,很嚴重的職業道德問題。”
可不造假向哪裡拿高清的現場照片呢?金華斌一時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手機響了,這號碼既熟識又佰生,熟識的是它是未婚妻的號,佰生的是因為是國際漫遊,近一年來,呈示的號碼前都加了個漫遊號,現在,突然沒了漫遊號,反而不習慣了,一下子不知如何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