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完全回到原始狀態的裡想9骨架,整整齊齊的把所有零部件都排列整齊在旁邊。
十幾個年輕工程師、高級技工看著就像一宿沒睡。
眼都是紅的,但精神充滿亢奮。
紛紛給營銷總監示意“您來看……”
原來旁邊還有輛即將上市的新款v8,也被拆成了框架。
作為都是六座奶爸車,近五十萬的車型,和標價三十多萬的v8,總體類似,細節肯定有差彆。
旁邊還有幾台ad建模的顯示器,顯示著兩部車的框架不同部位用的什麼材料。
隻要拆開上檢測設備,所有細節都會用數據展示。
但工程師們指的那個中控台骨架,著實把秭小偉這個外行驚呆了。
現代車輛製造,都是儘可能用鋼板熱壓一次成型,這樣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然後強調安全的車身都像個鳥籠,儘可能在這個座艙籠架用最堅硬最好的鋼材,然後座艙前後絕對的能省則省。
美其名曰潰縮區,在交通事故時候撞擊了,反而能形成如同海綿一樣的緩衝。
反正這個理論主要是以擅長紅豆私密馬賽的日企最擅長,有些地方甚至用泡沫、塑料板代替。
這些都不奇怪,資本家開源節流嘛。
但在座艙籠架還是都儘量堅固點。
這兩部車的籠架也還行,根據標注都是高強度熱成型鋼。
唯獨裡想的那根橫向中控台骨架。
就是用來撐住整個中控台,安裝屏幕、方向盤、副駕手套箱上螺絲的那條橫向骨架。
居然是用不鏽鋼件“焊接”而成。
v8用的還是衝壓一次成型,工整板實,平平無奇。
而裡想的這條骨架,用秭小偉看到的形容就是,用粗細不同的不鏽鋼方管,像焊陽台防盜網似的拚湊焊接了個架子!
艾拉的工程師和技師們都覺得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已經算省的了,有兩家國產車型,這種中控台框架用的鋁合金鑄造件,那才是最貴的,而且省材料也就罷了,這是手工焊接的嗎?”
在這個除非大拆掉整個擋風玻璃中控台才會露出來的骨架上,手工作坊級彆的焊接工藝讓大家都不敢相信,近五十萬的車這麼搞?
堆焊簡直觸目驚心,不鏽鋼片就跟空調支架似的附焊在主架上還有虛漏,短截的不鏽鋼方管上不規則程度簡直像在開玩笑。
現在都是儘可能自動機械化作業,能一次成型的就儘量用熱壓工藝,然後要焊接都儘量用工業機器人噠噠噠的按照固定程序焊接。
保證每輛車的焊接程度、焊接效果都一模一樣。
這是現代汽車工業的基本要求。
哪有這麼玩兒的。
“真就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就這麼糊弄?”秭小偉一邊嘟噥,一邊把自己鑽進去。
在沒有座椅的前排比劃感受“這玩意兒在撞擊的時候受力大嗎?要求高強度嗎?”
工程師們圍著“倒也不用最高強度,普通強度就行,難道這玩意兒是為了撞擊的時候主動散斷開?”
秭小偉看他們在自己腰間這麼比劃,突然覺得胯間發涼!
這尼瑪要是懟到什麼,不是直接把這條單薄的骨架戳腰上麼。
還帶著鋼片和鋼管的狼牙棒?
趕緊跳下來“這車是用的以前江州雲帆汽車的生產資質吧?”
既然在做汽車銷售主播,還創下幾百億的業績了,秭小偉肯定還是了解過。
汽車生產資質非常難以獲取。
除了江安這些國企天然具備,其他民營車企其實寥寥無幾。
包括長江汽車都經曆過生產轎車,然後被資質政策調整攆出民用市場,不得不去造當年不需要轎車資質的皮卡,然後又從皮卡迂回到uv,最後做大做強了才獲得轎車資質。
所以造轎車一直都是老常的心結,他可以說是被逼著離開家用轎車主流市場,然後打出天地才重新殺回來。
怪不得他對政策有種本能的抵觸。
然後新勢力造車基本都是借用、租用、買殼用幾個民營車企的資質來完成。
工程師們也證實了“對,雲帆的資質,然後雲帆在華東的總裝廠作為生產基地。”
秭小偉恍然“不知道你們見過雲帆汽車的質量沒,作為江州人我見過,這種質量工藝水平很常見……原來吹得天上地下的新勢力,骨子裡是這樣啊。”
這的確就是他很早就說過的區彆,新勢力造車在怎麼賣,賣什麼車這些環節做得很棒,但在造車這個最基本的事情上,還差得很遠。
他們掛靠買殼的這些車企資質也基本都是前些年打了敗仗的市場失意者。
質量不能跟各種老牌車企比。
但老車企的造車思維又很難改變過來,做出來的車總是跟不上潮流。
秭小偉徐徐點頭的剛要說什麼,心裡忽然冒出來個靈魂拷問!
這事兒要用來攻擊對方嗎?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