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

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2 / 2)

戚繼光和倭寇打了二十多年仗,他太了解倭寇了。

倭寇如此瘋狂,是因為狹隘的國土,注定了他們亡命一搏的底色,倭國的火山、地震、海嘯、颶風都極為的頻繁,狹隘的國土、頻繁的地質災害、朝不保夕的生活,注定倭國很容易走上萬劫不複之路。

“我同意你的想法,要實現並不難,輪戰嘛,很簡單。”戚繼光也曾經猶豫過,在速戰速決還是在絞肉機戰法之間,左右為難,因為朝鮮人已經經曆了太多的苦難,過於綿長的戰爭曆程,發生在朝鮮的戰爭,注定會對平民造成更多的傷害。

戚繼光對朝鮮人有同情之心,但同情歸同情,不能學了交趾十三司,就是大明的曆史教訓。

淩雲翼的說法,得到了戚繼光的認同。

而此時忠州城內,倭國的大名們聚集在一起,和戚繼光想的不太一樣,倭寇的整體氛圍是: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

和大明軍接戰過的大名有小西行長,被逃跑的花郎給踩死了,小西行長甚至連做標本的資格都沒有,因為被踩爛了,勉強還能辨認的地步;

加藤清正在開城連膽都打破了,在漢城仁川之戰中,根本不敢跟大明軍接觸;

戶田勝隆也被大明軍活捉,獻俘闕下被送解刳院了;羽柴秀吉殺良冒功,借了花郎的腦袋一用;

毛利輝元在仁川,還沒打,直接帶著自己的武士跑了,而且直接跑回了倭國本土。

“諸位,如果你們真的愚蠢到這種程度,我的建議是找個糞坑直接把自己堆肥好了,沒有必要在這裡喋喋不休,戚君作戰之強,世間罕有,你們在這跟我叫喚,好啊,你們上,我給你們收屍。”羽柴秀吉作為統帥,看著吵吵嚷嚷的大帳,厲聲說道。

羽柴秀吉這隻猴子,跟大明軍短暫接觸後,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誰愛去誰去,他不去。

“誰要去!現在就站出來,我讓你們去!”羽柴秀吉看大帳議事終於安靜了下來,沒好氣的說道。

“羽柴秀吉,你一個浪人出身,也敢在這裡動搖軍心!”大友義統一拍桌子,憤怒無比的說道。

倭國等級森嚴,羽柴秀吉原名藤吉郎,甚至連小姓都不是,在倭國小姓也是武士的一種,是侍奉君王、將軍、大名的扈從,而羽柴秀吉出身更差。

羽柴秀吉早年而且因為父親死於戰爭,母親帶著他改嫁,繼父暴虐,直接把他打跑了,小時候營養不良,長得瘦弱,他最討厭彆人叫他猴子。

他連冠姓的資格都沒有,跟寧寧結婚之後,才能有姓‘木下’。

所以,在一眾大名眼裡,羽柴秀吉就是個浪人,跟他們這些世代大名的貴族一比,卑賤無比。

羽柴秀吉看了大友義統笑了笑說道:“你一個喪家之犬,還好意思說我是浪人?九州島怎麼丟的?你們大友家作為九州島霸主,被大明水師打的抱頭鼠竄,連你爹都死在了陳璘的手下!”

“那是一時不慎!大明不講武德,偷襲!”大友義統硬著頭皮說道。他是大友家第二十二代家督,但自從九州島被大明占據,成為了長崎總督府一部分後,他實際上就丟了封地,也是喪家之犬了。

萬曆六年十月十五日,在大明占領九州島後,海部郡臼杵城隱居的田原親賢,擁簇大友義統為家督,謀求再興大友氏,再次被大明軍所擊敗,田原親賢帶著大友義統流亡,投奔了織田信長。

在大友義統看來,大明軍當年就是搞偷襲,若不是趁著他們大友家和島津家火並,大明哪有那麼容易拿下九州島,建立長崎總督府?

“不要東拉西扯了,你說,你要主動請戰,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嗎?好,你帶本部前往,我羽柴秀吉無能,失守漢城,自有關白處置,你既然覺得你能,你去吧。”羽柴秀吉也懶得跟大友義統白話,說也是白說。

羽柴秀吉沒有阻攔他的意思,死了活該。

大友義統還沒有走到京畿道時,就被大明軍發現,並且展開了小範圍的阻擊,很快大友義統就铩羽而歸,隻是戰果有點微妙,那就是大友義統沒贏,但也沒輸。

這個戰果讓羽柴秀吉大驚失色!

“加藤,你看出來什麼了嗎?”羽柴秀吉叫加藤到身邊,麵色凝重的說道:“大友義統帶了三千人前往,隻死了一百多人,這正常嗎?”

加藤清正麵色複雜的說道:“一個線列陣齊射,就應該死三百多了,我有個很不好的預感。”

“我也有同樣的預感。”羽柴秀吉低聲說道:“戚君恐怕就是在故意驕縱未曾接戰的倭寇,他的目的很明顯了,要在朝鮮戰場上,大量消滅有生力量,很簡單,戚君要取忠州易如反掌,但現在不取,反而防守,就是故意為之了。”

羽柴秀吉見識過大明火炮的威力,忠州這個城牆,根本擋不住三輪齊射。

“但現在問題是,沒跟戚君打過仗的大名,總覺得戚君不過如此,徒有虛名。”加藤清正重重的歎了口氣,豬隊友太多,根本帶不動。

羽柴秀吉十指交叉,活動了好幾下,才搖頭說道:“不怕弱小,就怕沒有自知之明,隨他們去吧,反正我不去。”

“我也不去。”加藤清正十分明確的說道:“並且我已經安排了船在釜山,若有變,就立刻逃…轉進邪馬台軍港。”

“好。”羽柴秀吉笑了笑,沒有多說,他也是這麼打算的,彆人愛怎麼白給白給,他不去送死。

在戚繼光故意放水之下,忠州之戰這個絞肉機開始緩緩轉動,倭寇總覺得你來我往,今天你占據一個高地,我明天就能奪回來,是實力相當,戚繼光、大明軍沒有這些敗兵吹得那麼厲害,吹大明軍都是為自己戰敗找借口。

不把足輕當人的倭寇大名們,沒有意識到恐怖的傷亡比,迅速開始膨脹起來,在忠州、漢城之間,跟大明軍展開了廝殺。

朱翊鈞收到前線戰報的時候,也是愣了很久,淩雲翼的辦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最大的困難,就在於倭寇會不會配合,但倭寇就是這麼直勾勾的上了當,絞肉機計劃最難的部分已經順利進行。

“這倭寇當真是豬油蒙了心。”朱翊鈞朱批了戚帥的戰報,笑著對馮保說道。

馮保想了想搖頭說道:“這其實是戚帥、李如鬆他們打得好,讓戰線看來岌岌可危,看起來隻需要輕輕用力,大明戰線就會崩潰,倭寇每多用一份力,大明軍就加一分力,讓倭寇看到希望,卻遲遲打不下來,才會不斷地加注。”

“陛下,這可能就是戚帥對戰場的把控吧,旁人很難做到。”

力大了會把人嚇跑,力小了戰線崩潰,大明就會損失慘重,這裡麵的分寸,就連朱翊鈞都看得出來,是非常困難的。

“倭寇在朝鮮戰場上,被大明軍牽著鼻子走咯。”朱翊鈞笑容滿麵的拿起了下一本奏疏,前線戰事順利,讓朱翊鈞心情極好,而且戚繼光真的開始輪戰,他將三個步營從仁川撤回了大明,又調動了三個步營前往了仁川。

讓大明京營十萬精銳,都到戰場見見血,增加實戰經驗。

“鬆江、浙江巡撫申時行奏疏,他這本奏疏有意思。”朱翊鈞拿著手中這本奏疏,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批複,申時行討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城鎮化、機械生產對於政府統治能力和成本的巨大挑戰。

大明萬曆維新再次遇到了挑戰,而且是非常嚴峻的挑戰,《急變之世興亡疏》。

萬曆維新如火如荼,大明現在處於急變之世,這個急變的意思是:舊的生產關係在新政的推動下開始破產,新的生產關係在不斷的建立,好處是肉眼可見的,但是隱患卻是潛伏在水麵之下,暗流湧動。

大明在萬曆維新中獲利極多,在不斷的發展中,大明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大規模自由雇傭生產關係建立、開海開拓、廢除賤奴籍等等新政,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進步、發展、變化’神話。

這個神話典型的特征就是大光明教的出現。

甚至這個神話故事,在道德上逐漸占領了善的地位。

似乎隻要反對萬曆維新,就一定是保守的、落後的、冥頑不靈的、舊秩序的擁躉,是惡。

但這個神話的代價呢?

以申時行管理鬆江府而言,鬆江府的人口虹吸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在短短十四年時間內,鬆江府聚集了超過三百萬的丁口,這些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必然爆發大量的糾紛,而且還伴隨著嚴重的勞資矛盾,這對朝廷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治理難度指數提升。

鬆江府就那麼多的地,這麼多的人,一睜眼就是三百萬人的生計,這對鬆江府地麵官吏是天大的事兒。

而且大明更加危險,因為大明擁有太多太多的人口了,就像是走在懸崖邊上的壯漢,無論是腳下還是頭頂,一步踏錯,就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申時行切實的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如履薄冰。

小農經濟的人身占有生產關係,有個巨大的好處,就是統治成本低,一個老百姓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方圓百裡的範圍,高度自治,朝廷收田稅收的上來、收不上來,其實都不影響江山社稷,極為穩固。

治理難度大,還有管理成本高,上海縣養了三千衙役,很多時候都是捉襟見肘,而且過去的譙樓裡的火夫、更夫數量也在快速增加,排水、道路、供水、供煤、柴米油鹽,事事都要留意,這就是巨大的統治成本。

最重要的是,鬆江府不能求穩緩圖,必須要強而有力的解決各種矛盾,因為鬆江府是萬曆維新的橋頭堡,是大明這架大船的鐵馬之一,五大市舶司的白銀流入可是萬曆維新最強勁的動力。

求穩緩圖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必須要斬浪劈波,銳意向前,而且不容有失。

“先生也是,看熱鬨不嫌事大。”朱翊鈞看到了張居正的浮票。

張居正貼的浮票更有意思,就一句話:日後內閣首輔人選,宜履任鬆江。

張居正的意思是,這大明首輔,最好是在鬆江府曆練過,這個工作強度、矛盾的複雜程度,能處理好,那就是真金不怕火煉,到元輔的位置上,哪怕是貪得無厭,也不會把國朝帶進溝了。


最新小说: 白鹿行西州 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白月光爆改玄學大佬,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重生之敦肅皇貴妃 修仙:但不是遊戲 逆侯傳 我有一座山 奮鬥九零:複員老兵擺攤養家 幕後嘉賓 逆天青梅:邪王的千麵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