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1 / 2)

大明的官僚機器的運轉效率,是大明社會的組織度的具體體現。

精密的官僚機器穩定運轉的時候,大明、中原就是天朝上國,可是隨著官僚機器的不斷臃腫、僵化,各種各樣的潛規則、小規矩充斥在官僚機器之間,這台機器就會生鏽。

一條藍鯨的尾巴被咬上一口,需要0.3秒的時間去反應,而人被踩一下,隻需要0.0018秒就會感知。

大明是一個遠遠比藍鯨更大的龐然大物,這個龐然大物對各種事情的反應,本就遲鈍,而這個龐然大物,因為官僚機器的生鏽,造成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不斷降低,反應速度降低,這就是讓大明的新政的推行阻力更加強大。

王世貞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不在京師,他不喜歡張居正,對於張居正主導的矛盾說的推行,他下意識的抵觸,在叛逆淬煉心理的作用下,反對矛盾說,而後本身的思想鋼印反而更加堅固,最終就落到了這個下場。

大明新政已經進行了六年,以富國強兵為目標,以吏治為核心切入點,大明的官僚機械已經基本恢複了正常的運轉。

大明現在刀刃向內,朱翊鈞大婚的三月份,海瑞領著都察院聯合吏部上奏,清汰了兩京一十三省,共計四百三十七名貪墨钜萬的官吏,三個月乾了高拱一年反貪的量。

在眾多儒學士翹首以盼的時候,大明皇帝朱翊鈞從西山宜城伯府回到了京師,而後下旨在次日召見新的衍聖公,翰林院五經博士衢州南宗孔聞音。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仕林無不歡欣鼓舞,陛下果然和說話不算話的賤儒們不一樣,一直遲遲沒有召見新的衍聖公,隻是需要到西山宜城伯府找太傅商量!

陛下年紀輕輕,有些事拿不準,去找老祖幫忙參詳一二,很正常。

對於大明朝官和士子們而言,他們對張居正的觀感變得複雜了起來。

一方麵,朝官和士子們真的很討厭張居正,這個大明兩百年來的異類,把籠頭套在了所有的官僚身上,所有人在考成法形成的新規矩麵前,隻能累成牛馬,才能獲得升遷,畢竟吏部現在是草榜糊名,底冊填名製度,庸者下,能者上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

另一方麵,朝官和士子們,又不得不依靠張居正,沒有張居正的約束,大明皇帝這次怕是要真的廢掉衍聖公的世襲爵位了,聖人的血脈得不到繁衍,那聖人還能保持那麼崇高的地位嗎?而大明皇帝會不會更進一步,撼動儒學的地位呢?

幸好,陛下重信守諾,還是宣見了新的衍聖公。

朱翊鈞在西苑廣寒殿的禦書房接見了孔聞音,孔聞音的穿著打扮,不是綾羅綢緞,大明的絲綢全都出海了,隻有皇宮有少量的絲綢,孔聞音的衣服,是粗紡毛呢,孔聞音這個人,打眼看上去,還算敦厚老實,禮儀舉止,儒雅隨和君子相。

可是比那個衍聖公孔尚賢順眼多了。

“臣五經博士孔聞音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孔聞音行五拜三叩首大禮,俯首貼耳極為恭順的見禮。

朱翊鈞也沒讓孔聞音平身,而是低聲說道:“成化五年,北宗衍聖公、內閣首輔李賢的女婿孔弘緒,在兗州孔府,聖人眼皮子底下,親手殺了四人,強淫良家四十七人,山東巡撫原傑聞訊,奏聞憲宗皇帝。”

“憲宗皇帝大怒,要將衍聖公孔弘緒械送入京,這詔令剛到內閣,就被內閣首輔彭時反對。”

“彭時言:宣聖乃萬世名教宗師,曆代崇尚,有隆無替。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今孔弘緒有罪處之,亦宜從厚。伏望皇上念先師扶世立教之功,免其提解,寬其桎梏之刑。待取至京,命多官議罪奏聞,然後處置為當。”

宣聖就是孔子,全稱是:大成至聖文宣王。

嘉靖九年,首輔張璁說,孔子稱文宣王不合適,名不正言不順,就重新冊封為了:大成文宣至聖先師。

衍聖公孔弘緒在衍聖之地曲阜,親自動手殺了四個窮民苦力,奸四十七人,如此重罪,卻因為孔夫子是萬世名教至聖先師,連械送入京都做不到,甚至連枷鎖都沒有上,這凶逆是被請到京師。

“三四會審之後,衍聖公孔弘緒也不過是褫奪爵位,罷免其為平民而已,孔弘緒的弟弟繼承了衍聖公的爵位。”

“衍聖公,一為繁衍聖人血脈,二為衍聖人之德,的確繁衍了血脈,卻完全沒有衍聖人之德。”

“今日與昨日不同,人人皆言呂首輔怯懦無智,朕如此亂命卻不責難陳善,行封駁事權,任由朕緝捕兗州孔府七百餘口入京。”

“孔聞音,你以為呂調陽真的怯懦無智嗎?”

可不僅僅武宗皇帝看衍聖公不順眼,憲宗皇帝也看衍聖公不順眼,道爺看衍聖公也不順眼,連孔子的王爵都給薅了,改封至聖先師。

衍聖公府,辦的事太過於惡心,人神共棄。

孔聞音十分確認的說道:“臣不認為呂調陽怯懦無智,人皆言,呂元輔和太傅張先生乃是同鄉,故此同鄉結黨,臣不以為然,在臣看來,一如大司徒王國光、大司徒譚綸與太傅張先生,乃是同誌、同行,方同樂的君子之交。”

“呂元輔要做的是大明新政踐行,此乃首務,其餘不計。”

“博士免禮。”朱翊鈞頗為驚訝的看著孔聞音說道:“博士也讀矛盾說嗎?”

孔聞音聽聞,俯首說道:“臣曾精讀,昨日邸報刊登《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臣讀罷,就像是在照鏡子一般,羞愧難當,務虛儒士,幸好八款三十二條,臣隻中了四款十二條,並不是賤儒之列。”

務虛儒生共疾,一共三十二條,全部符合才是賤儒,中一半都是務虛儒生,孔聞音十分欣慰,他就是有些務虛,算不上賤儒。

“這是孔子夫婦楷木像,今日物歸原主了,本就是南宗的東西,北宗奪去了近三百年,無恥之尤。”朱翊鈞示意馮保把楷木像還給南宗。

孔聞音滿是期許的拉開了紅綢布,而後目瞪口呆的看著楷木像,驚駭無比的指著楷木像,哆哆嗦嗦的說道:“陛…陛下,這這這,少了一個耳朵,臉上還有了傷疤,這這這…”

孔聞音家學淵源,三百年前,楷木像被借走的時候,可是完好無損,現在卻變成了如此殘破的模樣,實在是讓孔聞音不能接受!

“唉。”朱翊鈞給孔聞音解釋了下這些傷勢的由來,孔聞音沒有資格問詢兗州孔府大案,這些秘聞孔聞音第一次聽聞,他呆呆的看著麵前的楷木像,麵色五味雜陳。

“簡直是!簡直是!有辱斯文!”孔聞音麵色漲紅,剛才儒雅君子的氣質蕩然無存。

“再刻一個賜下?修不好了。”朱翊鈞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孔聞音思忖良久,才搖頭說道:“臣謝陛下聖恩浩蕩,家廟祭祀塑像,就這樣吧,子孫不孝,子孫不孝啊。”

兗州孔府從狹義上的孝順而言,把聖人楷木像弄丟了,就是不孝;從廣義的孝,天下秩序而言,兗州孔府僭越君上,以特權肆意朘剝良善,對國朝利益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對國朝秩序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是不孝、更是不忠。

孔聞音,完全沒料到聖人楷木像變成了這副模樣,可壞的再厲害,那也是祖宗雕像。

“北宗失德,朕欲封南宗為衍聖公,博士接旨吧。”朱翊鈞見孔聞音接受了這個殘破的楷木像,示意孔聞音開始走流程,受封衍聖公。

馮保往前走了一步,兩個小黃門拉開了聖旨,馮保再甩拂塵,擺開了架勢,大聲的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陛下,臣有個不情之請。”孔聞音打斷了馮保的宣旨。

馮保吊著嗓子喊,孔聞音突然出聲打斷,馮保憋得臉色通紅,真的是好懸一口氣沒倒過來!

“博士請講。”朱翊鈞倒是沒在意,孔聞音打斷聖旨說話,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孔聞音要接旨又跪到了地上,他俯首帖耳的說道:“這個衍聖公,南宗不能受,這不是臣自己的想法,我南宗族人,皆不願從。”

“啊?”朱翊鈞的表情和馮保、張宏是一模一樣的,眼睛瞪大的看著孔聞音,這話說的非常直接,南宗不喜歡這個爵位。

果然是有話要說,得虧聖旨沒讀完,否則孔聞音就得抗旨了。

“為什麼啊,受封之後,就是天下孔氏宗主正祭主廟了。”朱翊鈞兩手一攤,非常不解的問道。

“陛下,衢州孔氏南遷之後,大義無虧小節無損,今日得封,後日論今,必然把南孔和北孔視為一家,臣恐難生受如此屈辱,陛下,在彆看看來的榮譽,可是在我們南宗看來,這就是羞辱。”孔聞音聲淚俱下的說道。

衍聖公是爵位,是社會地位,是特權,在司法上、稅賦上、政治上享有極大的特權,殺人強淫良家都能無罪釋放,對於世人而言,這的確是一份至高的榮耀,可是對於堅守了道德數百年的南宗而言,這就是一份屈辱,天大的屈辱,這份屈辱甚至會伴隨南宗世世代代。

這就是孔聞音為何要打斷馮保宣旨的原因,大聲的拒絕,他不是在玩三讓而禮成的禮法,他真的在拒絕。

“衍聖公府真的是該死。”朱翊鈞聞言也是悵然,人人都羨慕的恩封,南宗卻避之不及。

好好一個衍聖公,生生被北宗給糟蹋到了這個田地。

“先祖乃是名教教化宗師,臣亦懼今日之北宗,就是明日之南宗,聖人血脈在南宗好歹還有些顏麵尚存,若是今日臣受爵而無法守住聖人之德,豈不是讓聖人蒙羞?”孔聞音說出了第二個理由。

給聖人留下些顏麵,南宗未嘗不會變成今天的北宗,既然會變成那個模樣,乾脆就不開這個頭了,沒有開始,哪還有什麼讓子孫蒙羞,讓聖人蒙羞的事兒發生?

“還請陛下成全臣忠孝之心。”孔聞音再頓首。

衍聖公這個名頭,誰愛要誰要,他們南宗不要!

“朕要是封愛卿為衍聖公呢?”朱翊鈞有些好奇的問道。

孔聞音思索了許久,才說道:“君前無戲言,臣管不了彆人,但陛下恩封,臣隻能自縊以全南宗、先祖名節了。”

“為難愛卿了。”朱翊鈞明白了孔聞音的意思,真的封,孔聞音就死給皇帝看,是真的死,在皇帝麵前這麼說了,回去不死也得死。

“這樣吧,仿唐製,恩封為文宣奉祀官,愛卿以為如何?”朱翊鈞想了想,拿出了折中的法子,這個奉祀官,自古有之,就是祭祀孔夫子的時候,文宣奉祀官負責主祭,孔聞音至此加入大明大祭司團,負責祭祀之事。

“臣,叩謝陛下聖恩。”孔聞音聞言,喜不自禁再叩首,美滋滋領了奉祀官的差事離開了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孔聞音的背影,思考了片刻說道:“好像又被萬太宰給預判到了,他上次還說唐時並無衍聖公,這就應驗了嗎?”

萬士和走一步看三步,為了防止賤儒們過分抵抗,導致陛下不得不激進應對,萬士和提前洗地,世事難料,卻是應驗了,萬士和這地沒白洗。

孔聞音離開了廣寒殿,過太液橋,在承光殿前停下了腳步,從嘉靖二十一年起,承光殿就承擔起了文淵閣的職責,廷臣、廷議和廷推都在承光殿進行,因為這裡離皇帝更近,如此二十五年,到隆慶元年回到了文華殿。

孔聞音路過承光殿,站在金海橋,看向了太液池西岸的紫金閣,紫金閣不是吃飯的地方,紫金閣是大皇宮西內城的佛塔,原來是永樂皇帝為了祭奠馬皇後所建的佛寺,到了正德年間,被武宗皇帝改造成了和豹房連為一體的校場,而徐階的兒子徐璠督辦的永壽宮就在紫金閣的旁邊。

武宗皇帝離經叛道,連祭奠馬皇後的佛塔都被武宗弄成了校場。

走過金海橋,過靈星門,就是大內西城了,這裡都是府庫,內承運庫、廣盈、廣惠、廣積等庫、牲口房、司禮監三經廠、酒庫等等都在這裡,嚴格而言,星靈門就是禁城和內城的分界之處。


最新小说: 我靠毛茸茸緝凶,帶飛祖國被收編 穿成七零病西施,痞帥硬漢抱著寵 混沌絕獄 小米重工,第一次創業! 我在水災遊戲裡搞經營基建 嫁紈絝少帥小叔後,渣男為我殺瘋了 錦堂玉謀 火影:開局獻祭白眼,滿級見聞色 諜戰:紅鸞歸巢 假千金回村種田,真豪門痛悔發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