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為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三百一十九章 為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

第三百一十九章 為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2 / 2)

在聽聞了倭寇裝備火器之後,大明水師不敢任何的怠慢,步步為營的推進陣地,很快大明水師就發現,倭寇的火器威力差的同時,數量還少,火藥也很稀少,通常響一次之後,就會啞火。

倭國有硫磺,有木材,唯獨沒有硝石,這就造成了倭國火藥極為稀缺。

倭國的硝石價格超過了20兩每斤,而大明硝石的價格為5分銀每斤,大明硝石價格一百斤才五兩銀子,如果能販賣硝石到倭國,毫無疑問是暴利,可是沒人能往倭國走私硝石,因為硝石礦在大明民坊裡是很難買到的。

大明的硝石礦在老君山,老君山守備森嚴一應火藥都供給兵部的軍器監,和內衙的王恭廠,以王恭廠為例,一年可以營造各種鉛彈40萬枚、各種火藥36萬斤、藥線30萬條,這還是王恭廠一個廠,而大明對火藥的管理十分嚴苛。

戰場上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大明放炮跟不要錢一樣,火銃不停地響起,而倭寇在放箭,如此戰爭,大明軍的推進如履平地。

“戚帥說:夷虜所最畏於中國之軍器者,火器也。誠不欺我。”陳璘放下了千裡鏡,對倭寇的戰鬥力有了進一步明確的認知。

一群垃圾。

這就是陳璘對倭寇的最新評價,戰鬥力實在是低下,當然這也和海防巡檢搜索到了足夠的情報有關,大明軍一到,琉球的軍民就積極的提供情報給水上飛,大明平倭就變得更加簡單了起來。

大明倭患鬨得那麼凶,這裡麵和大明的內鬼配合倭寇有很大的關係。

在持續了整整一個月的平倭作戰中,大明軍共擊破了二十三個倭寇的水寨,擊殺倭寇一千二百餘人,斬首示眾三百二十餘,每個水寨留下來十餘名的俘虜,專門送到京師去給京堂的老爺們查問,這也是老傳統了,塞外、海外作戰,有稽查困難之弊,將一批俘虜送入京師查問,就成了一個慣例。

讓陳璘完全沒想到的是,大明水師們,抓到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外的俘虜,孔胤鬆,出自兗州孔府,而且是嫡係,不是活不下的旁係出海謀生,而是一個嫡係的餘孽。

顯而易見,兗州孔府和倭寇的勾結,遠比朝廷估計的還要深入。

戰報和孔胤鬆是一起被送到京堂,一起送到京師的還有一批財貨,這些財貨都是查抄孔府的所有資財,因為涉及麵太廣,導致了淩雲翼這種經年老吏,查抄也用了月餘的時間。

“倭介在海東,左琉球而右朝鮮,利舶一帶,聲息相聞。是故,帶礪兩國,以掎捔其山川。”朱翊鈞批閱了一本奏疏,這本奏疏是張居正在丁憂期間極為少見的一本,他自己本人寫的奏疏。

朱翊鈞上一次收到張居正的親筆奏疏,還是在上一次。

張居正為言官求情,讓皇帝多少提防一點王崇古,能夠威脅到皇帝本人的臣子,局限在文華殿廷臣的範圍之內,出了事兒,就從這裡找就足夠了。

而張居正寫這本奏疏,自然是做出表態,支持大明皇帝出兵琉球平倭,在奏疏中,張居正先是列舉了當初洪武、永樂年間、嘉靖年間不斷對琉球冊封,而後討論了琉球對大明海疆安全的重要意義。

洪武年間,因為元朝攻伐倭國失敗的教訓,大明對海外出兵作戰是極為謹慎的。

洪武二年,大明軍隊正在消滅北元在中原腹地的殘存力量,主要進攻方向在西北,而這個時候,山東鬨起了倭患,而這次的倭患情況非常的複雜,其構成有倭國倭寇、元朝的駙馬高麗、遼東北元豪強以及中原腹地反明勢力。

在經過了慎重考慮之後,朱元璋才招撫了琉球國王,而後在洪武二十五年,扶持了李成桂成為了朝鮮國王,至此李氏朝鮮建立,高麗正式滅亡。

而琉球的地理位置對大明重要性,張居正也做了精悍的總結,帶礪兩國,以掎捔其山川。

朱翊鈞朱批了張居正這本奏疏,笑著對馮保說道:“以前天天能看到先生的奏疏,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突然看到,隻能說先生還是厲害,總結起來鞭辟入裡。”

張居正非常好用,比那個不表達意見的呂調陽、不在內閣辦公的王次輔要好用的多,張居正總結總是如此的精準。

總有人為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否則的話,這個世界早就破碎了。

有些人做不到心懷天下,這也沒關係,這糟爛的世界,它破它的,我過我的,彆人願意修補,我管不著,可這做人,最不應該的、最可恨的就是,自己不補,還把彆人剛補好的撕下來,再狠狠地踩上幾腳。

朱翊鈞將批閱好的奏疏都交給了馮保,馮保端下去差人送往文淵閣,他出門沒過多久,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手裡舉著一份塘報,興高采烈的說道:“陛下,大喜事,大喜事,琉球傳來了捷報,大明水師初次出海作戰,在琉球二十三戰,二十三捷,連戰連勝,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朱翊鈞站了起來,打開了奏疏,認真的看著塘報,滿臉的喜氣洋洋,看著看著,朱翊鈞的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陛下,這是怎麼了?”馮保一臉疑惑的問道,這是琉球送來的捷報,馮保反複確認過了,而且陛下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一臉喜色,這怎麼立刻就晴轉多雲了呢?

“兗州孔府勾結倭人,朕本來以為他們就是求財!現在看來,並非如此!”朱翊鈞將手中的塘報遞給了馮保,握緊了拳頭,大明陰結倭人的勢要豪右之家,不在少數,都是為了倭國的白銀,大明之前有禁止海船到倭國的禁令,後來在萬曆元年時候,在張居正的主持下,取消了這一禁令。

貪財,商人都逐利,都貪財,可是孔府這把自己嫡係派到了海外去,給人出謀劃策,實在是讓朱翊鈞有一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

“陛下,孔府乾出什麼臟事來,都不算意外,為了這種人生氣,不值當不是?”馮保小心的勸著,陛下氣性大,陛下氣到了如何是好。

朱翊鈞則搖頭說道:“這孔府,求點財也就罷了,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

“陛下,山東巡撫淩雲翼淩部堂送來了奏疏,查抄孔府的資財清單已經送來了,所有資財昨日已經押解入京,內帑太監和戶部主事正在點檢。”馮保遞出了一份新的奏疏,是淩雲翼的奏疏,內容則是抄家清單。

朱翊鈞打開奏疏看了一眼,猛地站了起來,指著奏疏說道:“四萬頃?!淩部堂沒搞錯吧。”

“沒有。”馮保看了一眼那個數字,非常確信的說道,又不是小寫數字,是大寫的四萬,確定是四萬頃。

大明從萬曆元年就開始清丈,一直到萬曆六年,大明的交納槁稅的田畝總數,從四百七十萬頃,增加到了五百八十二萬頃,而淩雲翼抄家的三個月,就搞出了四萬頃,四百萬畝土地,要知道當初嫡皇子襄王朱瞻墡就封不過兩萬頃,在雲南被人叫做沐王府的黔國公,兼並了兩百年,才不過一萬五千餘頃。

徐階當了半輩子的首輔,貪的人儘皆知,最後才搞了四十萬畝田,也就是四千頃,而孔府一家,就占了四萬餘頃田!

山東滿打滿算才四十二萬頃,他老孔家,就占了四萬頃去!

“怪不得咧,其他巡撫到地方,什麼都做不成,淩部堂剛到地方就殺人,換朕,朕也隻能這麼辦。”朱翊鈞看著奏疏上的天文數字,就是一陣的感慨,兗州孔府實在是太富有了!

淩雲翼不殺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完成朝廷給他的任務。

大明征伐大寧衛、會寧衛,籌建京營、鬆江水師,在琉球平倭,總計花費折銀大約在四百五十萬銀,而這一次抄家,從孔府抄出了三百七十萬現銀,如果再把土地折算進去,等於說大明萬曆元年到萬曆五年的軍事活動,由兗州孔府買單!

“那個孔尚賢說,朕就是窮瘋了,就看上了人孔府的家底,才要對付他孔府,誒,他還真說對了,正好填補軍用了。”朱翊鈞合上了淩雲翼的奏疏,心滿意足,隻進不出的貔貅的確是這樣,一口吃到撐的飽腹感,妙不可言。

張宏頗有感觸的說道:“陛下,臣倒是想明白一個問題,那楷木像為何被弄丟了,感情是光顧著這些財貨了。”

“一群欺世盜名之徒!”

欺世盜名出自儒家的至聖先賢荀子《不苟》篇,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暗世者也,險莫大焉。

荀子作為儒家的至聖先師,天天一口一個賤儒,整日裡揭露腐儒的真實麵目,最後被開除了儒籍,因為荀子提倡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就是尊重禮法,但是要重視法度;荀子還提倡.厚今薄古法後王,這和儒家最喜歡提倡的法三代之上是路線衝突。

“戚帥和大司馬走到哪裡了?”朱翊鈞看向了堪輿圖,孔家人仍然羈押在天牢裡,王崇古已經把案子辦妥了,但遲遲沒有上奏請斬,王崇古在等,等戚繼光回京,戚繼光帶領的京營是一股強悍的、物理的威懾力量,大軍不在老家,王崇古沒有上奏,防止出現無法掌控的局麵。

“已經到了古北口了。”馮保麵色為難的說道:“有幾個科臣言官上奏說,大軍宜駐紮密雲衛,等戚帥入京之後,大軍再至北大營,防止高啟愚舊事。”

朱翊鈞嗤笑了一聲說道:“當初戚帥要入京領賞,這些個科臣言官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現在反過來了,求著人家先進京來?”

馮保想了想說道:“陛下,戚帥和大司馬譚綸也是這麼上奏的。”

黃袍加身的曆史教訓還是需要尊重,大軍在密雲衛駐紮,即便是出什麼意外,朝廷也有一定的反應時間,連戚繼光本人和譚綸也同意了這個說法。

朱翊鈞思慮了片刻,嘴角露出了個笑容說道:“戚帥暫不回京,把之前答應的犒賞給到位了,再讓戚帥從密雲衛回京來,朕倒是要看看,誰敢在這份犒賞之中,上下其手。”

大軍出塞作戰,凱旋回京,這個時候,誰動這筆犒賞銀,誰就是找死。

大明的官僚們,一定會用儘全力,讓軍餉犒賞通通到位。

“陛下聖明。”馮保由衷的說道,陛下總是有很多奇怪而行之有效的辦法。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無敵劍聖 太子總覺得我貪圖他美色 快穿:嬌氣,但被大佬們追著寵 夢幻西洲 讓你講故事,沒讓你說犯罪經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棄少當道 人前小白花,偏執季總對她上癮 上交犯罪預警係統,我帶飛祖國 張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