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秋,秋高氣爽,微風習習。
蘆水縣,福和街,一處大宅院,白牆黑瓦,朱紅大門,門上匾額寫著沈宅兩字,此時,沈家後院一處廂房,一個溫婉婦人,給一個七歲孩童穿好衣服,胸前戴上一個金色的平安鎖,小孩長的十分好看,粉雕玉鐲,像個福娃娃。
婦人牽著小孩來到大廳用早膳,大廳裡,主位坐著一個滿臉嚴肅,年過半百的老人,左手邊坐著一名男子,三十左右,婦人帶著小孩坐到右手邊位置坐下。
不一會兒,就有兩個家仆端著早膳的飯菜過來一一擺在桌上,一鍋白粥,三碟小菜,還有冒著熱氣的包子,老人夾了一筷子菜給小孩,滿臉慈愛:“多吃點。”
“爺爺,你也吃。”
這頓早膳,全程就是老人問,小孩答,偶爾男子或者婦人插一兩句話。
吃過早膳,一位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來到沈家,丫鬟領著人來到每日教學的廂房,一個七歲孩童早早等在那裡,手裡拿著本書正低頭看,聽見開門聲,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走進來。
“夫子。”小孩放下手中的書,趕緊起身拱手作揖,聲音清脆道。
中年男子點點頭坐下來,問起每日不落下的功課,小孩一一回答,中年男子摸了摸胡須,笑道:“對了八成。”
“才八成。”小孩頗為苦惱道:“分明記得全部,可是不知為何老是忘記一些。”
“已是很好。”
說完,中年男子拿出書,教今日的課程,一上午石間就這麼過去,中年男子收起手中的書,“今日就到這裡。”
“是,夫子。”
目送中年男子離開,小孩坐在原位沒動,守在外麵的丫鬟送中年男子離開沈宅,不一會兒,婦人來了,輕聲道:“累不累?”
小孩搖搖頭,放下手中的書,摸摸婦人的肚子,然後牽著婦人的手往外走:“娘親,我餓了。”
兩人來到大廳,飯桌上,隻有老人坐在那裡,兩人剛坐下,兩個家仆就端著飯菜上來,老人先動筷子,夾了一塊嫩雞塊給小孩,“上了一早上課,多吃點。”
“謝謝爺爺。”
“今日學的累不累?”
“不累,就是夫子今日教了新知識,我都記在腦子裡,就等吃完飯,回去再溫故一遍。”
“有沒有覺得難?”
“還行爺爺,主要是夫子講的好,我理解的也快。”
“你這小子,誇了夫子,怎麼還反倒誇起自己來。”
“我這是實事求是,哎呀,爺爺,雖然我不如神童,但是我腦子還是聰明著呢!”
“你這小子……哈哈哈哈。”滿臉嚴肅的老人,放聲大笑,一旁的婦人也跟著抿嘴笑道:“好了,小河,知道你腦子聰明,但是不可驕傲。”
“你娘親說的對。”老人在一旁附和道。
“知道,知道。”小孩扒完最後一口米飯,放下碗筷,邊站起來邊說道:“我吃飽了,我去看書了。”
“去吧,去吧。”老人揮揮手。
小孩回到自己屋子,坐在一張梨花木書案,案上放著筆墨紙硯,還有好幾本書籍,小孩抽出《禮記》,翻開今日學的知識。
半個時辰後,小孩才放下手中的書,對著守在一旁的丫鬟道:“小翠姐姐,你幫我磨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