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半年多前,西曆1779年底的時候,拜倫率領的英國使團離開倫敦後。
英國國王、首相、內閣、議會的爭吵還在繼續。
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要不要分出部分主力艦隊,前往北美嘗試救援紐約。
以及要不要實施拜倫的作戰方案,也就是嘗試主動進攻法國本土,並擺出要在加來海岸登陸的姿態。
關鍵是紐約還有沒有救,調派多少海軍和多少陸軍,才能抵消大明海陸軍的優勢。
連續爭執了半個月之後,大部分人才基本認可了一個觀點
大明的參戰,打破了原有的戰略平衡,英國已經不可能在這次戰爭中取得全麵的勝利。
英國隻能在本土和北美選擇一個方向,作為接下來的戰略重心。
集中力量才有機會取得一個方麵的勝利,若是分散力量可能會導致兩個方向上全部失敗。
能夠選擇的方向顯然隻能是歐洲。
北美的麵積雖大,但重要性與歐洲根本沒有可比性,一旦本土失陷就什麼都完了。
甚至不需要徹底失陷,隻要法國發起登陸戰,雙方在英國的海灘上交火,倫敦的金融市場就可能崩盤。
為了所有人都不破產,英國海陸軍必須將主要力量放在本土,保護所有人的核心財富。
所以隻能放棄北美,隻能相信北美英軍和居民的頑強意誌,能夠堅守家園直到歐洲戰事結束了。
而後喬治三世國王向海陸軍下令,開始籌集物資執行拜倫提出的方案。
若法國海軍不來乾擾,那就嘗試真的登陸。
英國人的行動瞞不過法國人,甚至是故意大張旗鼓的泄露消息給法國人。
所以短短半個月之後,法國人就通過來自各個方麵的情報,分析出了英國人現在的“戰略計劃”。
路易十六和法國大臣都大吃了一驚,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英國人現在竟然還敢登陸法國?
雙方陸軍的規模和戰鬥力到底誰強誰弱,英國人自己難道就沒有一丁點概念嗎?
以至於馬上就有人懷疑,英國人是不是在虛張聲勢。
法國參謀們認為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想要釣出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
但是所有人都不可能去賭這個可能性的概率。
隻能一邊加強英吉利海峽沿岸地區的防禦,一邊派海軍主力出來奪取英吉利海峽的製海權。
至少不讓英國完全掌控製海權。
法國和西班牙海軍主力自然也就不能繼續藏匿了。
法、西聯合艦隊在德格拉斯的率領下駛入英吉利海峽,英國海軍則在羅德尼的指揮下出擊迎戰。
三國都沒有向北美派遣主力艦隊,三國的絕大部分戰艦都在這個戰場上。
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海上決戰爆發了。
英國並不懼怕與法國和西班牙同時作戰。
以至於大規模的戰鬥爆發之後,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出現之後,英國的政局反而穩定了下來。
雙方艦隊在英吉利海峽你來我往的鏖戰了一個多星期,參與戰鬥的戰列艦總數量超過了兩百艘。
雙方陸續有總共超過五十艘各型戰艦被打到直接失去維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