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惠蘭忙跑到廚房給博舟盛飯。
……
正當博舟坐在院子裡大口吃飯時,我無意間瞥了一眼瓦盆,發現裡麵的水少了一半,我走近瞧了一眼,瓦盆裡本來有的七條鵝頭紅種魚竟然少了三條。
我氣呼呼走到博舟身邊,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喊道:“吐出來,把我的金魚吐出來……。”
博舟轉頭看了我一眼,笑著說道:“不好意思啊,剛才我把你養魚的盆子當成了我觀裡的大水缸,沒注意到裡麵有魚。”
我一臉黑線,罵道:“你奶奶的,你喝我魚盆裡的水也就罷了,竟然把我的寶貝金魚給吞了,那是我留的種魚,你吐出來。”
博舟說道:“吐出來也是死魚,死魚你要不要。”
我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以後你最好離我的魚盆遠一點,不然我絕對跟你拚了,媽的,狗剩那隻貓都從來沒吃過我的魚,竟然被你這家夥吞了三條,你都不如一隻貓。”
博舟沒有說話,隻是笑著大口大口吃飯。
博舟吃完飯後,洗了個澡後,開著從川蜀開過來的那輛小胖的奔馳車走了,說是要去外麵散散心,這一走就是一個月,再次見到博舟時已經是五一假期,這是後話,後文再說。
從這一學期開始,趙寧開始越來越沉默,周末回到家除了吃飯就是學習,跟我們很少聊天,更不可能一起去玩。
師父說這是由於趙寧學習壓力太大導致了焦慮,為此,師父經常給趙寧煮一些中草藥喝,裡麵是人參、石菖蒲、遠誌、麥冬、知母、茯神等,這種方子很簡單,無外乎是安神罷了。
既然說到焦慮,我講一下其中原理。
焦慮在中醫方麵有虛實兩種證,虛證主要以滋陰降火為主,實證以疏肝解鬱為主,嚴重的虛證可以用黃連阿膠湯做加減治療,嚴重的實證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做加減治療。
我們先說一說黃連阿膠湯,這方劑是有五味藥組成,分彆為黃連、阿膠、黃芩、芍藥、雞子黃。
說起黃連,必須還要說黃芩和黃柏這兩味藥,黃連、黃芪、黃柏這三味藥統稱“三黃”,都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因為這三味藥都是性寒之藥,所以能清熱,至於燥濕,是因為苦味是從火中出,苦從火化,故能燥濕。
“三黃”都能清熱燥濕,但功效略微有點不同,黃連主要側重於上焦去心火,黃芩側重於中焦去肝膽火,黃柏側重於去下焦膀胱之火。能體現這一原理的是有三個處方,分彆為去心火補心血的黃連阿膠湯、解肝膽鬱去肝膽火的小柴胡湯和去下焦濕熱發黃的梔子柏皮湯。
所以黃連阿膠湯中的君藥為黃連,主要是清心火。
阿膠這味藥能滋陰補血,原因阿膠是用水熬製驢皮而成,合水之滋陰之效和驢皮之補血之功,故能滋陰補血,為黃連阿膠湯中的臣藥。
黃連去心火,阿膠滋陰補血,一去火,一補陰這正是仲景先師的高明之處。
此處方中用黃芩,原理在於木生火,心火的源頭在於肝火,去肝火就能熄滅心火,故用黃芩去肝火,這是在源頭上下功夫,故用黃芩為佐藥。輔佐君藥黃連。
如果說用黃連、阿膠、黃芩是仲景先師的高明之處,那麼用白芍和雞子黃,那簡直就能說是神來之筆。
白芍這味藥酸、苦、寒,酸能收斂,苦寒為黃連差不多,雞子黃懸浮於雞子白之中,正如心懸浮於肺中一樣,正補心液。
用白芍和雞子黃這兩味藥,正是像開辟了一條水溝,將黃連、阿膠、黃芩之力完完全全弄到心中,不偏不倚。
去正火、滋陰補血、源頭去火、斂陰補液,我認為這正是黃連阿膠湯的立方依據。
焦慮症方麵的虛證,主要是由於身體陰液不夠造成了內火過旺,黃連阿膠湯正是去火補陰液。當然,不是所有的虛證的焦慮都用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湯主要是降火補液,但有些簡單的焦慮引起的失眠,就不需要用黃連阿膠湯這樣生猛的處方,用麥冬、生地、黨參、甘草之類的即可,這裡麵麥冬潤肺、生地補津、黨參補水,甘草補中。如果要提高記憶力,讓大腦清醒點,可以在這處方中加入遠誌、石菖蒲之類的藥,遠誌可以安神益智,石菖蒲可以開竅豁痰醒神。
當然,不管用什麼藥,臨床辯證還是很重要的,不經過辯證胡亂用藥都是錯的,是藥三分毒嘛。
說完虛證我們再說實證,在虛證中入手點主要在心肺之上,在實證中我們入手點在肝上麵,肝主疏泄,這疏泄表現在全身氣機的條暢,現在對肝主疏泄解釋的方麵很多,但不管是促進消化吸收、維持氣血運行、平衡水液代謝還是調節腎與生殖,歸根到底還是氣機條暢與否,氣機條暢,那麼消化、氣血、水液等等都就正常了,這在中醫“氣一元論”中已經解釋很明確了。
疏肝第一味藥就是柴胡,在傷寒論中,大小柴胡湯、四逆散都是以柴胡做君藥,目的就是條暢人體氣機。
去肝火首先要條暢氣機,再補水去火,去肝鬱更得條暢氣機,我們很多醫生認為疏肝就是活血解鬱,這誠然是有道理的,但須知氣為血之帥,氣行血即走,所以疏肝首選就是調氣機,用柴胡、香附就是在解鬱調氣機,再加活血解鬱的鬱金,去鬱熱引起的黃芩,這就一個簡單疏肝解鬱的方子出來了,柴胡、黃芩、香附、鬱金。
如果病人肝火過旺,隨意發火,那就可以在這方子中加補津的生地;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就可以加點麥冬、知母之類的;如果消化不好,可以適當的用點枳實、厚樸;如果床事不佳,就可以加點生地、補骨脂、韭子、巴戟天、肉蓯蓉等等。方子很靈活,辯證很重要,這天底下沒有難治的病,這第一難的是能否辯證準確,能否用藥精準,這第二難的是藥材質量能不能把控好,這第三難的是病人是否完全相信醫生。
但絕對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藥簡力專,越嚴重的病處方越要簡單,須知有些病人隻有一劑藥的機會,這時候就要“急下存陰”,想的太多,用藥太雜,貌似考慮的很全麵,但病人的身體已經沒時間去吸收這些藥,多加藥物隻是給病人身體添加負擔罷了。至於調理身體的處方,那數量就不是很嚴格的,二三十味藥都是可以的。
以下幾句話是給中醫師說的,也是給那些想當醫生的中醫愛好者說的:上述“藥簡力專”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在實際臨床上還是要慎重,現在中醫師不好乾,有些病證沒有十全把握就不要妄想著“急下存陰”,這玩意一旦沒搞好,錯誤全是中醫師的,臨床中首先要想的是保護好自己,雖然說醫者仁心,但你身後如果隻有你的責任,沒有你的背景,那還是穩一點,出不出名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好養家糊口,用藥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如果治不好,一定及時讓病人再去找彆的醫生,不要為了那三瓜兩棗耽誤了病人最佳治療時間,畢竟醫生還是要有醫德,這醫德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實誠。
好了,以上都是我的一點個人愚見,各位全圖一個樂子看看就行了,如果真要用上述的處方,請找身邊的執業中醫師諮詢後再使用,切不可盲目照搬。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不是兒戲,要慎重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