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手足的劉備陷入了極大的憤怒和悲痛中,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親征伐吳,可夷陵的一場大火燒散了昭烈皇帝的複仇夢。】
關羽and張飛:是他的性格了。
當初,不也是看中了他這個人,他們三人才會結義的嗎?
他們三人可以說,是十分了解另外二人的人了。
【親征伐吳的慘敗讓這個花甲老人心力交瘁,帝王霸業和複興漢室對他來說都已成夢幻泡影。】
【公元223年,在將軍國大事全盤托付於諸葛亮後,壯誌未酬的昭烈帝病逝於白帝城的永安宮內,享年63歲。】
破壞氣氛的阿鬥:啊,相父要來了。
雖然現在的諸葛亮和未來的諸葛亮都叫諸葛亮,但是在劉禪看來,還是不一樣的!
軍師是軍師,相父是相父。
【身為漢室後裔,少年曆儘貧苦,25歲從軍定亂,46歲三顧求賢,61歲登基稱帝,63歲病逝白帝。】
【一生坎坷風雨漂泊,矢誌不渝恢複漢室,天地英雄氣,至今尚凜然,大業雖未成,千古有餘哀。】
老祖宗們:我尋思我的生活也沒有那麼順暢啊!
就目前在天幕上所看到的那些個名人,不管是皇帝還是什麼其他人,怎麼基本人人都在幼年過的不太好啊?
啊,那蘇軾還是蘇轍幼年時期好像還好,但是他們晚年不見得好啊!
老祖宗們就尋思,都是在某個階段過得不好的人,怎麼人家就能有這樣波瀾壯闊的一生,而他們,就這樣一輩子!
老天多少有些區彆對待了。
[整個季漢,是一群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們的朝廷。不管是一把夷陵的火,燒了劉備統一的夢想,還是六出祁山,悲落五丈原的諸葛亮,都是為了同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
[又或者是九伐中原,一計害三賢的薑伯約。]
[薑維的一生,從魏到漢,沒見過劉備,卻一直跟隨諸葛武侯,踐行複興漢室的理想。一句“我計不成,乃天命也!”是給整個季漢的墓誌銘。]
老祖宗們:好吧。
他們承認,自己相比較那些人究竟差了些什麼,差的好像有點多啊!
或許是聰慧的頭腦,或許是永不言棄的決心,又或許是義氣、運氣、天命…
好像差了一個,就永遠都不會成大事啊!
大漢的皇帝們:這個後輩做的非常不錯。
畢竟他們也是知道的,大漢總共數百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做到了前無古人了!
天命如此,但後輩的努力他們也看在眼裡,他們或許不是在與人鬥,而是在和天鬥,好歹…也給了大漢一個體麵的收場。
[三國時期虛假的魅魔:貂蟬
真實的魅魔:劉備]
劉備:你禮貌嗎?
再說…貂蟬又是誰?
按理說這種…嗯…出名的人,他們都是知道的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