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什麼?鄭和回來了?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怕死,總有把錢看得比自己性命重要的。
對於這樣的人,鐵鉉沒有什麼好說的。
直接動用武力追繳稅款。
若是武力抗稅,則一律視為對抗朝廷,滿門抄斬。
事後,鐵鉉冷聲表示:真當本官不敢殺人嗎?
陛下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自己肯定不能辜負陛下的期望。
若是連此事都完不成,他還有什麼臉麵再回去見陛下。
就這樣,一直到十一月之前,新政的推行都很順利。
十一月中,兩廣地區發生了一場叛亂。
當地地主勾結土司殺了知府,並舉行了造反活動。
鐵鉉並沒有向朝廷求援。
他也是經曆過戰爭的,不是那些文弱的書生可以相比的。
他用王命旗牌,調集了數萬兵馬,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這場叛亂。
當消息傳到京城,朱棣大笑著說:“大明有鐵鉉,乃社稷之幸。”
高興的不止朱棣,還有文官們。
因為鐵鉉是這場平叛戰爭中最大的功臣。
最重要的是什麼?
鐵鉉他是文官啊!
不管眾人之前與鐵鉉的關係如何差,但這份榮譽,是屬於整個文官集體的。
他們如何能不高興呢?
於是,關於鐵鉉的賞賜問題,文官們也是出了大力。
紛紛進諫應該重賞鐵鉉。
朱棣又豈能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於是他將計就計,反過來利用了一下他們。
於是他下旨重賞鐵鉉。
這讓一部分人看到了文官帶兵的希望。
於是朝堂上支持新政的聲音變多了。
朱棣也順勢加快了新政的推行速度。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
時光悠悠,很快永樂十四年就結束了。
永樂十五年正月初八。
一匹快馬闖入了京城。
隨後直奔皇宮。
一路暢通無阻,不管是高官勳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紛紛避讓。
因為馬背上的人一路上都在高聲大喊一句話。
“鄭和回來了!”
京城所有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之事,因為上次出海的時間是永樂十年五月。
這遠遠超出了以往出海的時間。
所以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百姓,都在關注這件事。
甚至有不少人以為,鄭和他們遇到了危險而葬身大海了。
現在…終於回來了,很多人為此長長鬆了口氣。
皇宮,禦書房。
王忠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滿臉都是開心的笑容。
“陛下,好消息!”
正在批閱奏疏的朱棣聞聲抬起頭來。
“哦?是什麼好消息?”
“陛下,鄭和,鄭和回來了。”
王忠快速說道。
此話一出,朱棣直接愣住了。
過了兩秒,他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眼睛直直的盯著王忠,滿是不可思議。
“什麼?鄭和回來了?”
“你說的可是真的?”他問道。
“陛下,是真的。”
“信使就在外麵呢!”
王忠道。
“傳,快傳!”
朱棣激動不已。
“是。”
緊接著,信使就進入了禦書房。
他走的很慢,整個人非常緊張,腿肚子還打著顫。
畢竟,他隻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而他即將要麵對的,則是主宰整個大明帝國的皇帝。
這壓力可不是一點半點。
“小人參…參…參參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此,朱棣眉頭微微一皺,不過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平身!”朱棣開口道。
“謝陛下!”
“鄭和回來了?”
朱棣問。
“回稟陛下,是的。”
“小人出發的時候,鄭大人已經帶著船隊停靠在了交趾,進行補給。”
“不日便可回歸。”
信使將自己所知道的詳細說了出來,並且轉呈給朱棣鄭和親手所寫的折子。
朱棣接過折子快速看完,心中大喜。
“王忠,帶他下去領賞。”
朱棣對王忠吩咐道。
“是。”
“謝陛下賞!”
信使也是恭敬感謝。
待兩人退下,朱棣再次打開鄭和的折子,仔細禦覽起來。
剛剛一目十行,隻是看了個大概。
然而他看了沒有一會兒,就有人闖進了禦書房。
朱棣正要發怒,抬頭卻看見來人是楊軒。
於是他的表情立刻多雲轉晴。
“聽說鄭和回來了?”
楊軒迫不及待的問道。
“嗯,回來了。”
朱棣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又對楊軒招了招手:“楊軒,你快過來看,這是鄭和的折子。”
“他說,他已經找到了你所說的糧種。”
聽到此話,楊軒的神情也是一怔。
在他的預想中,鄭和要找的玉米,土豆,紅薯,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萬萬沒想到,驚喜竟然來的這麼突然。
回過神來的他立馬上前,從朱棣的手裡一把搶過了折子。
“哎哎,你乾什麼?我還看著呢!”
朱棣不滿地嚷嚷,同時出手搶奪折子。
“彆吵吵。”楊軒喝道,也沒在意朱棣的反應,而是轉過身繼續看起了折子。
他深知這三種糧食對大明有多重要。
雖然經過努力,改善糧種,使得大明的糧食產量提高了不少。
但卻依然無法讓全國的百姓都吃上飯。
畢竟,大明的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多,所消耗的糧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還有,北方地廣人稀,糧食產量,遠遠比不過南方。
所以,僅以北方的糧食產量,根本無法滿足北方百姓和戍邊將士們的需求。
每年都需要從南方調運糧草支援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