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大唐之最強皇太孫》最新章節。
如果要是程鸞沒有懷孕的話,程咬金還覺得自己有些地方對不住李象,但現在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閨女懷孕了,而且還是李象的第一個孩子,所以程咬金說話的時候也硬氣了許多。
秦叔寶站在旁邊羨慕的不輕,要是自己有個閨女或者孫女的話,那也立刻推到李象那裡去,就憑旁邊這些將軍的眼神,秦叔寶也知道程咬金在軍隊內部的地位也不一樣了。
如果要是論戰功的話,程咬金的確是不慫,但是和秦叔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從稱呼上就能夠看得出來,程咬金可是要叫秦叔寶個哥哥的,但現在這個情況不一樣了,人家嫁了個閨女就彎道超車了。
“那個誰呀?你過來一下,我聽說這邊很多海裡的東西都非常好吃,在長安城的一些酒館裡,一桌海鮮宴已經是到了幾百貫錢,你們這裡那玩意兒不能也這麼貴吧?”
既然李象來不了,那麼有很多事情就做不了,程咬金即便是李象的老丈人,關乎於軍國大事兒,那也不能夠隨便的做決定,如果要是壞了李象的規矩的話,那可就給自己的閨女抹黑了。
程咬金曆史上作為三朝元老,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當中最後一個去世的,這些小事兒他當然是非常清楚的,軍國大事兒咱們不敢管,但吃喝這樣的事兒可沒說不行。
“回老將軍的話,這些東西運到長安主要貴的是路費,我們這海邊到處都是這些東西,今天晚上就為老將軍準備好了,而且是附近最有名的廚子。”
丁圖和程咬金說話的時候,臉上看就陪著笑了,吳王在旁邊又是一個大白眼兒,明明自己是身份最尊貴的人,但沒想到在高句麗水師被區彆對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之前的時候咱沒有和李象建立聯盟關係呢,雖然雙方的關係不錯,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盟約。
仔細想想的話,吳王覺得這個錯出在自己這邊,薛延陀出事的時候,李象算是救了自己一命,回到京城之後沒有人管自己,那也是李承乾拉了自己一把。
按說後來吳王就應該靠過去,但是吳王還是有自己的驕傲,在很多事情上可以迎合東宮的決定,但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東宮的下屬,當時吳王也曾經猶豫過,最終身為皇子的驕傲戰勝了一切,吳王覺得還是應該單出頭。
現在的吳王就有點後悔了,早知道是這個樣子的話,當初李承乾伸過橄欖枝來的時候,吳王就應該旗幟鮮明地站到李象的隊伍裡,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時如果旗幟鮮明地站到李象的隊伍裡,那麼今天領兵出征扶桑的事情也就落不到咱的頭上了,皇上不會讓一位東宮隊列裡的王爺領兵的。
有一個李象已經夠頭疼了,而且現在已經到了尾大不掉之勢,如果要是吳王再被培養出來,而且還是東宮隊列裡的人,那麼李世民就抓緊時間去當太上皇吧。
當天晚上的時候,水師軍營裡舉行了一場海鮮宴,這對於內陸的人來說非常的稀罕,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閒暇之餘的時候或者是訓練回歸的時候,這些人直接一網下去,各種各樣的海鮮多的是。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海邊居住的,該如何捕捉這些海鮮,那可是生來就會的,隻不過以前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有些東西能吃,而且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吃。
現在這些人算是都清楚了,隻要是弄一鍋水好好的蒸一下,然後蘸著薑末和醋,這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當然這一切都是李象說的,他們以前的時候都是直接煮了吃。
海鮮配的烈酒雖然顯得有些不搭,但是在場的人都吃的腸滿肚圓的。
軍營裡的廚子雖然做的不是那麼精美,但這個味道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數量比較多,如果要是在長安城裡吃一場海鮮宴的話,很多人吃飽了之後都感覺自己沒吃東西,但一百五十貫錢已經花光了。
可在這裡根本不需要花錢,各種各樣的玩意兒有的是還沒等著你桌子上的東西吃完了,立馬下一桌就給你換上來了,在水師將軍看來,長安城來的這些人很明顯沒見過世麵,吃這樣的東西都能夠吃成這樣,長安城真的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嗎?
嗚嗚嗚…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吳王昨天晚上也喝多了,聽到號角聲的時候,吳王就想起來了,這是水師戰船每天必要的訓練,昨天還說今天要跟著船出海的,結果因為喝的太多了,當吳王從帳篷裡出來的時候,水師戰船已經是出海了。
從吳王的這個位置看過去,十幾艘大船緩緩的向外行駛,每艘船的長度都超過七十米,上下全部都是兩層炮台,看上去威風凜凜的。
旁邊水師軍營裡的人也開始了一天的訓練,除了出海訓練的戰船之外,其他的戰船即便是在港口裡,那麼半天的時間也要用來訓練,至於剩下的半天的時間,當然是進行生產自營。
港口周圍有著大量的良田,當他們的半天訓練完畢之後,這些人就會開始進行田間地頭的巡邏,當然他們不會管理這些農田的種植,這全部都是從國內來的移民。
這些人如地主老財一樣坐在地頭看著地裡的高句麗人給她們種地,當然這些高句麗人也不是那麼老實的,平時也會有暴亂發生,這就需要咱們的水師官兵進行巡邏了,等到收貨的時候,國內的移民和水師官兵一人一半。
至於這些進行勞作的高句麗老百姓,每人每天三個窩窩頭,至於涼水管夠。
如果要是工作不努力的話,那麼一天兩個窩窩頭也是有的,甚至有的時候一天隻能給你一個窩窩頭,當然如果要是乾的帶勁的話,這些地主老財也有可能多給你一個窩窩頭,高句麗的老百姓每天就是和窩窩頭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