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東反應過來,手忙腳亂的攔住他,但雙拳難敵四手。何小東又有著顧忌,怕傷到兩人。一時之間攔住了劉氏攔不住何小北,攔住了何小北又攔不了劉氏。
一大波吃瓜群眾來到的時候,就看到何小東傻傻地、左支右絀的攔著不讓劉氏和何家的小兒子打何小西。雖然大家都承認何小東是實在人,但心底裡還是覺得這人的做法有點傻啦吧唧的。
西廂房裡一片狼藉。東廂房裡何家大兒媳被關在屋內,屋子被從門外拴上。屋內傳來柳氏的拍門聲和呼喊聲,還夾雜著孩子的哭聲。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見此情形,吃瓜群眾裡有知道何家情況的,迅速陰謀論了。要知道,何家大兒媳,懷頭一胎的時候,可是摔了一跤,滑了胎的。柳氏當時說有人推了他,隻是後來沒法證實,加之當家的何小東被抓了壯丁不在家,隻能不了了之了。
大娘大嬸們忙上去把兩方人拉開。何小西隻是一開始的時候未防備劉氏能不顧臉麵插手小輩間的糾紛還上手打人,吃了一記虧。之後有何小東攔著劉氏,何小西也趁機躲在何小東背後狠踹了何小北幾腳。年齡身高上,對比何小北,何小西也是有些優勢的。既然他湊上來找修理,不修理他一頓,天理不容。
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麵對這些鄰居,何小西吃沒吃虧都是要喊冤的。另一邊的何小南也深諳此中道理,哭得比死了親爹還傷心。何小西在心裡不屑的吐槽:差點忘了,人家親爹確實死了。
何小西豈會讓她專美於前?
衝上去照著大哥身上拍了幾巴掌。邊拍邊罵:“你是木頭人啊?人家娘三個打我一個,你眼瞎看不到啊?”其實她心底更想罵的是:你傻x啊,多好的機會不知道把這三個賤人一堆收拾了。
看似拍得挺大聲,其實是拱起手掌拍的。大聲是大聲,並不疼。打了幾下,乾脆縮到地上,抱著她哥的大腿,哭嚎:“娘!我的娘啊!人家娘三個,打我一個啊!”
確實是三個打一個。至於是輪流來的還是三個人一起上的,這個問題不重要。看客們要誤會,何小西表示左右不了彆人的想法。何小南被何小西這一聲淒厲的哭聲噎得一愣,都忘記裝哭了。
“娘啊!我哥就看著人家打我。”
何小東嘴角噏合,想辯解說我攔了他們呢。可是想到因為自己阻攔不力,讓妹妹受了欺負,又閉上了嘴巴。
何小西直哭的聽者傷心,聞者流淚。何小東也被她哭出了情緒,想起幼年喪母的苦楚。蹲下身來,兄妹倆一起抱頭痛哭。那麼大個子蜷縮在那裡,更顯蕭瑟。
起先還充當和事佬勸著架的幾位大嬸也不再勸了,站在旁邊,抹了幾把傷心淚。場中就隻有何小西的聲音,何小西邊哭的打嗝邊把今晚事情的始末複述了一遍。說到何小南不僅自己不乾活去睡覺了,還因為她在乾活的時候發出了聲音找茬打人。再看看屋內被踢翻的木潲,淌了一地的水和高粱種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帶犢子”來的閨女夠囂張的呀!
女人再醮,帶來的孩子一般人稱“頭起男人的孩子”。不好聽點兒的稱為“拖油瓶”。而“帶犢子”,就帶著歧視的意味了。
事情已經很清楚了,大家議論或討伐的聲音就不客氣起來。從古至今皆如此。人們對“正統”的維護,一直以來都是不遺餘力的。所以討伐起“小三”來,個個都同仇敵愾。原因無他,因為正統是主流。如果今日被個小三占了上風,明日是不是“我”的利益也要遭受到侵害?因此,不能讓歪風邪氣出頭。
同理,何小西比之於何小南也是“正統”。吃著我家的還打我家娃,“正統”代表們焉能容之?意外和明天,誰知道哪個先到來。是不是哪天我意外了,我的孩子也要被如此對待?婦人們感同身受啊。
如果今晚是何小北跟何小西起了衝突並發生撕扯,婦人們不會這麼憤慨。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何小南卻看不透這一切,隻以為大家是因為她“帶犢子”的身份欺負她。一則是真覺得委屈,再則是看到何小西一哭就引得大家同情。於是也坐在地上,撫地痛哭:“爹啊……,你睜開眼看看我啊……”。
她無腦劉氏可不傻,緊緊捂住何小南的嘴,不讓他繼續哭爹。即便如此,何中槐依舊氣憤地“哼”了一聲,表示不滿。
何中槐是最自私不過的人,自私到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自私行為。隻要不短了他的,每天吃好喝好,晚上一頓酒,伺候舒服他,其他如何,他是不問的。家庭成員的死活和去向,不關他的事。
劉氏就是摸清了他的這一脾性,一步步從“獨劉”,變成“毒劉”。
何小西哭娘沒什麼,不管以後有多少個後娘,她和何小東的親娘永遠都是他們的親娘。不會有所改變。何小南的爹不同,從她來到何家起,他親爹就不再是單純的過去式,而是一個終結。以後直到永遠,他的爹都隻能是何忠懷。除非何中槐也死了,劉氏帶著她再邁一步,再嫁一戶人家。對於自私的何中槐,劉氏和何小南的去留,他或許不在意,大家的指責他也可以不在意,但是被人哭著詛咒,讓他火大。
不僅何中槐,所有人都被何小南飛來一筆鬨蒙圈了。圍觀群眾:娘咧,這事唱的哪一出?怎麼說著說著還嚎上喪了呢?
這一晚,何中槐的臉麵都丟儘了。被大家嘲諷的脖子都通紅。
一場混亂,終於終結於何小南不安排理出牌上。大家幫著把屋裡收拾乾淨。打了水給何小東兄妹倆拾掇乾淨。三三兩兩湊一起議論著離開了。
至於何中槐,早已氣呼呼的回房間躺床上做出姿態給劉氏看,讓劉氏知道他不高興了。何家剩下的那三人,也灰溜溜的離開。
何家幾代人都以在清泉河上擺渡為生。傳統是家裡長子繼承渡船。後麵的兒子,得寵的給些銀錢置些地分出去單過。不得寵的最多攆出去淨身出戶自立門戶。賣孩子的事情,沒有發生過。
多少輩沒發生過的情況到劉氏當家這會就發生了。劉氏把小叔子何中榆送去與人做了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