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常山趙子龍》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數日後,之前帶著常山南部百姓撤往真定的孫瑾,領著一支兩萬出頭的大軍來接應趙雲。
蒼岩山大營。
這裡是數日前趙雲伏擊張寶的地方,此刻這裡駐紮著一支兩萬餘人的軍隊,其中包括常山軍一萬五千人,中山軍五千人。
這些是正正經經的製式裝甲郡兵,雖然不能與邊軍、朝廷禁軍相比,但也不是男女老少齊上陣的黃巾軍可比。
當然,這裡麵還有郭典麾下一千五百巨鹿軍。
營中大帳裡,一眾將領正在商議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北上複仇的張寶。
數日前,趙雲以錢財誘使黃巾軍進入伏擊圈,再以落石的雷霆之力砸的黃巾軍屍橫遍地,潰不成軍,其後又在趙雲與方綜領兵掩殺之下,殲滅了近萬黃巾軍,再次振奮了常山軍民之心,趙雲之名也更加響亮。
這一戰雖然大快人心擊退了張寶,但大家都知道,張寶不可能就此退出常山,因為張寶還有十五六萬賊兵。
大帳上首坐著整合常山兵馬的常山相孫瑾,常山乃是孫瑾的地盤,他自然是主人家。
右首坐著巨鹿太守郭典。
左首坐著中山軍主將張華,張華是中山相張純的胞弟,受中山相張純委任領軍南下協助孫瑾抵禦黃巾軍。
此時已是四月中旬,朝廷封了三個中郎將各領一路大軍剿賊,其中皇甫嵩、朱雋南下南陽、潁川等地,北中郎將盧植正領兵前往冀州的路上。
同時朝廷下詔通諭天下各州郡,要求各地太守組織軍隊剿滅黃巾賊,沒有賊兵的州郡,有義務向臨近州郡派兵援助,常山深受黃巾之禍,中山相張純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於是便派了五千人馬南下,援助常山相孫瑾協力抗賊。
數日前,趙雲計伏張寶,打得黃巾軍倉皇南逃,大振常山軍心;雖即將麵對重整旗鼓的張寶,但大家都不像以前那麼擔憂。
“子龍,你說說下一戰怎麼打?”
孫瑾現在是越來越喜歡趙雲了。元氏城外孤身刺賊,渾身是膽;平棘城外火牛破賊,足智多謀;蒼岩山下計伏張寶,以少勝多。這一件件戰功,使得誰敢小瞧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將才。
孫瑾這麼一問,大帳裡二十多位將領,齊刷刷看向跪坐在郭典下側,英氣勃勃的趙雲。
吳匡見了心裡五味雜陳,嫉妒的要命。他不禁在想,要不是兩個月前半路殺出個趙雲,投效在郭典麾下,說不定這些榮耀就是他的了。
心裡對趙雲的恨又深了幾分........
趙雲自然不知道,吳匡心裡這麼恨他;最近他還對吳匡改觀了不少,因為這家夥沒再和他唱反調,他還怪不習慣的。
孫瑾點自己的將,趙雲拱手道:“張寶從巨鹿西來半月有餘,國相在常山南部堅壁清野;也就是說這大半個月來,張寶除了初時在緊挨巨鹿的高邑縣獲得補給之外,再沒有得到半點糧草,而張寶麾下黃巾軍眾多消耗龐大,必然不能長久;如今張寶無法獲得補給,那麼隻有一個辦法......”
說到這裡,趙雲頓了一下,看向孫瑾。
孫瑾脫口而出道:“向巨鹿調糧!”
巨鹿郡乃是黃巾軍大本營,黃巾軍主帥張角坐鎮巨鹿,在巨鹿堆積了黃巾軍劫掠而來的巨額錢糧。如今擺在張寶麵前隻有兩條路;要麼趁糧草未儘之前撤回巨鹿。
要麼馬上派人前往巨鹿調糧。
然而,以張寶在黃巾軍中僅次於首領張角的身份,肯定不會灰溜溜的撤走;要知道張寶在西進常山之前,可是百戰百勝,在黃巾軍中猶如戰神一般的存在,蒼岩之敗這口氣,張寶如何咽得下?
“國相慧眼如炬!”
趙雲奉承一句,拱手繼續道:“我等既知張寶必定向巨鹿調糧,那麼我軍便派遣一支機動部隊繞到張寶大軍後方,擾其糧道,待張寶這十數萬人糧儘時,便是我等破賊之時!”
這與趙雲之前在元氏向郭典提出來的建議一樣,就是抓住張寶人多,糧草消耗巨大為突破口。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而張寶卻一股腦的殺進常山,以為還能像以往在巨鹿一樣,摧枯拉朽就食於野,現如今常山南部堅壁清野,張寶無法獲取補給,已經落入進退兩難之際。
其實對於張寶來說,現在最明智的抉擇是趕緊撤回巨鹿,但張寶卻抹不下地公將軍的麵子,那麼必定前往巨鹿調糧,而這就是擊敗張寶的突破口。
剛才趙雲說的機動部隊,什麼機動性最強?
當然莫過於騎兵!
但是,騎兵對於冷兵器時代來說,就是寶貝疙瘩、是大殺器,金貴的緊。
須知,養一個精銳騎兵,相當於養十多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正規步兵。
趙雲說完,大帳內所有人齊齊看向孫瑾,因為這裡隻有孫瑾麾下有五百騎兵。
孫瑾目光掃過眾人,心疼的要命,那五百騎兵是他的命根子,這些年可是花了大價錢養起來的,光花費就占了常山國三分之一的軍費支出。
心疼歸心疼,但養兵不就是為了使用嗎?況且還是用在自己治下,孫瑾深知寄望盧植來常山平賊完全不現實,因為冀州南部賊禍更甚,而且那些郡國比常山富庶且重要的多,朝廷大軍必然是先解決冀州南部才會北上。
所以,解決張寶就要靠他自己,此時他心裡非常讚同趙雲的計劃,此計完全有可能在常山滅了張寶,張寶乃是黃巾軍二號人物,若殺此賊首,必是潑天大功,名流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