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了。蔡勻模仿的是乾坤圈,因為沒有大小如意的能力,所以直接做的就是按照機甲的體型,稍微放大了些。直徑0.7米,拳頭粗細,紫鱗藤密度很高,都快接近鋼鐵了,雖然還有不如,但多了一份植物特有的韌性。全套下來已經一百多千克,快三百斤了。
一旦完全激活神通,增重497倍,那可是差不多六十噸,一百多萬斤。
這樣的重量,配合著機甲加成的力量投擲出去,想想就可怕。
蔡勻拿出光腦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卻悲劇的發現,並未超出之前教授給的防禦係統承受力的上限,甚至差的還挺遠。這讓他剛起的一點驕傲,瞬間被澆滅。
轉頭一想,也釋然了。六十噸的重量放在個人武器上,確實有點誇張。但在大艦巨炮那恐怖的建造能力麵前,真不算什麼。防禦體係要是連一個不足百噸,高速撞擊的目標都承受不了,那些戰艦飛船,早就被宇宙中的流星隕石摧毀不知道多少了。
蔡勻突然一拍腦袋,苦笑連連。
確實,這玩意兒作為投擲武器,是有點垃圾了。但要是作為近戰武器呢?拿在手裡砸人,命中前突然激活神通,配合著機甲的持續發力,那造成的威力應該不錯。
但問題是,要是作為近戰武器,自己乾嘛不直接造把劍。這麼一個半大不大的圈,除非是那種專門練奇門兵器的,正常人誰會用著順手。
哪吒誤我!蔡勻心中暗恨,又給那小子記了一筆。要不是那種死在了乾坤圈下的執念,他也不會最初設計的時候,中了邪一般就認準了圈。
現在要想更換,且不說實驗經費花的七七八八了,經不起幾次折騰了。就連設計都要推倒重來,畢竟圈的好處是首尾相連,這就讓能量通道的設計和與能源的連接設計簡單了很多。換成劍的話,為了保證能量的循環,整個線路都要重新設計。
好在相關技術自己已經掌握了,那些改變雖然費時間,卻也沒什麼難度。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提交項目,看看能不能賺筆錢。他現在有太多花錢的地方,尤其是想擁有一台自己的外骨骼,哪怕是量產型的。
主要是暗星爐,他現在在白骨星蹭的是教授的那台原型機產生的靈氣。原本對他來說,境界還低,已經夠用了。但是這段時間,應該是石磯教授已經逐漸能夠控製自己的力量了,開始大量的吸收靈氣,以至於周邊靈氣濃度大降,快要滿足不了蔡勻日常的修煉了。
報告發上去不久就收到了回信,隻是內容卻是教授發來的,讓他前往白骨星的一處坐標。看了看地圖還挺遠,是片紅色禁入區域。
蔡勻從實驗室借了台小型飛行器,趕忙趕了過去。到了附近才發現,這裡竟然是一片測試場,就是範圍大了點,到處都是被損壞的武器設備。
按照坐標找到一處建築群,停好了飛行器,剛一下來,就有一個舉止怪異的人迎了上來。是人吧?蔡勻一皺眉,下意識的神識掃了一下,心中了然。人形造物罷了,外形雖然差不多,但內裡完全不同。
這東西也不會說話,隻是揮了揮手,就轉頭領路走在了前麵。不多時就看到了一身休閒,躺在躺椅上曬太陽的教授。話說蔡勻還真沒見過這麼放鬆的教授,很是不適應。
教授指了指旁邊的躺椅,示意蔡勻躺過去。
“我以前也是個工作狂,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實驗室裡。隻是當一項多年心結的項目終於完成了,我才突然覺得一陣空虛,該給自己放個假緩緩了。”
蔡勻神色一怔。
“你說的是那個失敗了十七次的項目?成了?”
教授長出口氣。
“說起來還要謝謝你,看彆人的論文,和自己親身體會確實不一樣。我一直以來失敗的原因原來那麼簡單,但卻始終看不清。看你報告說你的那個設想也完成了,正好,妖王在那邊,我累了,測試的事你順道給一起做了吧。”
原型機還是那台,隻是外形有了些變化,身上加裝了一些防禦設備,顯然上次被蔡勻弄傷了,教授還是挺在意的。
但最顯眼的卻是原型機背後多了一個造型怪異的披風,似乎不是尋常材料,也不平整。
蔡勻先把自己的圈拿了過來,圈的內環有一圈細微的根須,那是用來連接機甲的接口的,用以注入能量。簡單設置了一下,確認連好後,才進入了外骨骼的駕駛艙。
隨著連接完成,自檢結束,和上次不同的卻是彈出了一個外掛設備的界麵。蔡勻先認證了自己圈的權限,隻是在需要設定名稱時猶豫了,他還是沒好意思直接叫乾坤圈,乾脆定了個白骨圈的名字,也算拍了一把教授的馬屁。
這才去查看其他幾個外掛設備的信息。兩台防禦設備一個防能量攻擊的,一個防物理攻擊的,都是知名實驗室出的精品,這沒什麼。隻是看到最後一件設備時,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十八號實驗體,白骨實驗室出品,人型輔助戰兵。
為了測試,蔡勻打算走遠點,萬一出點什麼意外,破壞了這裡的建築設備,教授還能饒了自己?原型機並未安裝推進係統的外掛設備,也就是說隻能自己走著去。隻是和上次在小行星的駕駛不同,白骨星引力不小接近母星,和之前輕飄飄的感覺大不相同。
可能是太上通訊的這套人機交換係統過於真實了,蔡勻下意識的用了個輕身術。仙人們移動方式五花八門,有彰顯身份豢養坐騎的,有騰雲駕霧的,還有各種遁術,無不方便快捷。可惜蔡勻不會,他隻會一門粗淺的輕身術,方便平日裡出門采集。這輕身術在人族那邊的習武者中也被稱為輕功,是一種對真氣的精巧利用。
身子一輕,一躍就跳出去了數十米,效果過於好了,才讓蔡勻意識到了外骨骼的加成。
看到這一幕的石磯教授雙眼一眯,嘴角勾起。她長期研究原型機,該有什麼性能再熟悉不過,這明顯是蔡勻又有什麼隱藏的小手段暴露了。
來到一片開闊地,蔡勻就有點迫不及待的激活了教授的作品,說實話,他也很好奇。他之前大量閱讀過教授的論文,雖然都是一些公開發表的,但也能大致看出其研究的方向。生物催生對他們這個專業來說屬於基本功,但是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急速催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這麼說吧,一個生物自然生長需要十年左右完全成熟的話,正常的催生是利用合理的營養調配,一點激素和外部力量的適當刺激,使其在數月內達到成熟期。這個過程中其實催生不是難點,難的是控製好實驗體的耐受極限,減少其在快速生長中可能發生的變異才是重點。
但石磯教授的研究卻是在數秒內,就讓一個生命體成長到成熟期,如此劇烈的成長,以蔡勻目前的學識看來,完全是天方夜譚。細胞在這樣劇烈的增殖中,異變的概率無限高,即便運氣好控製了異變,也沒什麼技術能讓急速增殖的細胞反向慢下來,結果就是迅速衰老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