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美國隊長博物館內人流如織,粉絲們到處拍照,十分熱情。
至於講解員的講解,沒幾個人認真去聽。
大家隻是為了來拍照,然後發到社交媒體上引來朋友的點讚、評論,滿足一下成為焦點的虛榮心。
誰關心史蒂夫·羅傑斯六十多年前乾了什麼?
要不是美國隊長有著健碩的身材和俊朗的外貌,粉絲數量恐怖連目前的十分之一都不會有。
“娛樂至上”的熏陶下,新一代的美利堅年輕人連二戰時的家國情懷都沒有。
史蒂夫·羅傑斯並不笨,原本看到美國隊長有這麼多粉絲,擁有同樣記憶的他還有一點不可避免的小興奮,等看到年輕的粉絲隻顧著到處拍照,多次無視甚至打斷講解員後,他終於意識到這些粉絲其實對他的事跡並不感興趣。
館內那座一比一蠟像比滿牆的枯燥文字更能吸引粉絲的興趣,絕大部分入館參觀的人都在蠟像旁排著隊,等著拍一張與美國隊長的合影,然後向朋友們炫耀。
手裡拎著行李包的羅傑斯在粉絲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牆上的那些事跡在他的記憶中都曾親身經曆過,辭藻進行過美化,甚至讓他產生了一絲不好意思的感覺。
他更沒有自戀到跑去和蠟像合影。
“年輕人,你不去拍照嗎?”一位頭發蒼白的老人好奇問他。
這個身材和美國隊長一樣健碩的年輕人自入館後便與他人格格不入,鶴立雞群般醒目。
羅傑斯想了想,帶著感慨回上一句:“我沒有需要炫耀的朋友。”
史蒂夫·羅傑斯記憶中的朋友早已去世,戴維·羅傑斯更慘,他從小到大都是被欺負的那個人,連一個自己的“巴基”都沒有。
老人抬頭,仔細看了他一眼,看到了他臉上的傷和整容痕跡。
“你想多了解一點隊長的故事嗎?”
人老之後難免健談,尤其在遇到看順眼的年輕人時,更想將一輩子積累下來的人生道理傳授出去。
“你對美國隊長很了解嗎?”羅傑斯掃視老人身上的穿著,發現並不是博物館的員工。
“小時候我和隊長住在同一個社區,那時候我才八歲,不過二十多歲的隊長卻並不比我高多少……”老人陷入會議中,臉上笑出皺紋。
羅傑斯沉默片刻,突然問道:“能帶我去隊長曾經的家看看嗎?”
“好啊。”老人愉快應下,卻提醒道:“社區還在,但是原來老舊的公寓已經全拆了。”
“說起來開發商應該還欠隊長一筆補償款,也不知道他現在收到沒有。”
羅傑斯跟在老人後麵,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
來到史蒂夫·羅傑斯當年生活的社區,記憶帶來的熟悉感愈發清晰,這種熟悉感甚至比回到戴維·羅傑斯家中時更強烈,因為後者總給他一種身在屏幕外看大屏幕畫麵的感覺。
六十多年來,布魯克林區發展迅速,大量建築更新換代,但也有一些當年很新潮的高樓保留了下來,經過歲月沉澱後染上了一份厚重的滄桑。
是的,小巷子裡的騷臭味已經浸透了磚石,成了曆史的一部分。
“咦?”羅傑斯突然在一條巷子口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