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治理國家,本就不應該重一個輕一個,不論文武,都是官家的左膀右臂。”
趙桓看著侃侃而談的劉韐,心中忽然又有了想法。
劉韐去殿前司,隻是為了安撫李綱等人,方便王宗濋去政事堂。
劉韐是忠臣,更是能臣,執掌殿前司沒問題。
如今聽了劉韐的話,趙桓卻想進一步改變軍隊,重塑軍隊的脊梁,以及從製度上控製軍隊,確保軍隊的穩定。
大宋要崛起,武將必須有相應的待遇,必須要重用。
為什麼強漢盛唐厲害,不僅是武將驍勇善戰,連文官也一樣武德充沛,整個國家層麵沒有歧視武將的心思。
相反許多的文官武德充沛,敢於拔劍殺敵,能騎馬上陣。
大宋這裡要糾正過來。
武將的地位加強了,才能應對大宋周邊的豺狼虎豹。可是在加強的同時,趙桓也必須管控住軍隊。
人心,不可測。
人性,也不可考驗。
相信人心和人性的善良,那是普通人做的。
皇帝要做的是控製一切變量,不能允許出現失控的情況。恰是如此,趙桓要真正的控製軍隊,就要從製度上管控。
趙桓看著眼前的劉韐,正色道“朕讓你來殿前司,執掌殿前司,隻是個由頭而已,還有大任務交給你。”
劉韐眨了眨眼睛。
他來殿前司,不是為了平衡王宗濋去政事堂的安排嗎?
隻是,劉韐不會拆穿皇帝。
劉韐恭敬道“請官家示下。”
趙桓說道“朕登基後提拔武人,更安排武人擔任樞密使。”
“一直以來,朝中文官都提醒朕,說武將不可重用。”
“如果重用了,就可能重現五代十國的情況。包括大宋的藩王們,以及太上皇,都一直提醒著朕。”
劉韐心中一動。
皇帝主動提及這事兒?
劉韐一向尊敬皇帝,也希望皇帝有成熟的觀念,表態道“官家,武人不是突然就徹底的橫行驕縱,是一點點演化的。”
“當然,武人也不能太放縱。”
“或者說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道理,過度的放縱就是毒害。”
“比如武人,一旦放任武人執掌軍權、財權和人事等,讓武人帶著軍隊介入地方政務,那是絕對不行的。”
“隻要官家謹守這一條底線,不讓武人掌握財政和人事,一切都不會有問題的。”
趙桓讚許道“劉卿說得對,朕想的是要從製度上解決這件事。”
劉韐問道“如何解決呢?”
他心中有些不相信。
從大秦開始傳承下來,曆朝曆代想徹底控製軍隊,從製度上控製都辦不到。
管控過了,軍隊就沒了戰鬥力。不管控,軍隊就容易無法無天。
偶爾時候,軍隊的主將謙恭低調,軍中將士受控製。一旦主將驕縱霸道,軍隊就可能橫行無忌。
皇帝能解決嗎?
恐怕很難。
趙桓笑了笑,繼續道“朕打算在軍隊中,建立一個大同社。”
“大同社的社員,安排到軍中擔任官職。”
“本朝軍中的體係有些繁雜,開國時設立了廂、軍、營和都體係,後來範仲淹改革設立過伍、隊、陣和將,還有神宗朝改革的火、隊、營和將的體係。”
“我們采取一都一百人的體係。”
“一營轄五都,一軍轄五營,一廂轄十軍。”
“原本每都內,設立了一個都頭,負責管理一都。我們現在,在都這個層麵安排一個都指導員。”
“在營這個級彆,設立營指導員;軍設立軍指導員,廂設立廂指導員。”
“指導員都是大同社的社員,和軍中各級的主官平級。”
“各級的指導員,具體負責什麼呢?”
“負責教育和帶領官兵貫徹執行朝廷及大同社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組織將士學習忠君報國、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等思想。”
趙桓身體微微前傾,正色道“最重要的是做好將士的思想工作,你明白嗎?”
劉韐思索片刻道“官家的安排,是以大同社的文官為監軍嗎?”
“不,不一樣。”
趙桓搖頭解釋道“你提及的監軍,曾經是太監當監軍,或是文官當監軍。”
“這些都脫離於軍隊,是臨時指派的。”
“大同社的官員也是軍中的一份子,也是武人,這是軍隊的一個職務。”
“一句話,軍中實行二元製。”
“各層級的主將負責對外的戰事,在對外的作戰上,主將話語權大,大同社的指導員隻有協助,沒有決定權。”
“對內方麵,將士的思想、後勤、升遷和考核等,由指導員安排,主將反而要協助安排。”
“現階段大同社的人少,未來軍中的官員,從樞密使開始往下,都必須是大同社的人。”
“不進入大同社,無法升遷。”
“乃至於基層的骨乾士兵,也要吸納作為大同社的社員。”
趙桓眼中掠過一道精光,說道“一句話,大同社的支部要建在基層上。從這個層麵上,杜絕軍隊一家獨大的可能。”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