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遠去的王逸凡和青年導演上了車,王逸凡問道:“你剛才問的那個劇,是什麼情況?”
他沒說張同順,但是任誰都知道是在問張同順的劇。
青年導演立刻把自己知道的介紹給王逸凡,王逸凡聽後,半開玩笑地說了句:“小孩子過家家。”
“是挺隨意的。”
青年導演接了一句,沒再多說什麼,畢竟和張同順鬨翻的是王逸凡,不是他,他沒必要自己給自己選邊站。
79、我長這麼大沒見過這麼囂張的
周一一上班,影視部的部長朱若浦就召集張歎和張同順開會,主題就是《小戲骨》。
周末兩天,他把這個項目的立項報告仔細看了,挺有趣的,但風險也大,此前從沒有過同類型的劇,如果能拍出來,算是開了先河。
立項報告中著重介紹了這部劇的市場前景,讓他頗為心動,思前想後,比起潛在的風險,收益更加可觀,值得一試。
開會討論了許久,朱若浦請來一個中年女人,這就是他中意的項目製片人。
“這個項目你們仨好好商量商量,有問題找我。”朱若浦說道,搭建了項目的主要管理架構,那麼事情就交給他們,他不再事事過問。
製片人叫高小蘭,和張同順認識,但因為張歎是新人,所以還是特地介紹了自己。
張歎不放心地叮囑道:“雖然是小戲骨,出鏡演員都是小孩子,但是不能因此放鬆片子的水準,化妝、布景,一切都要按照該有的水準製作。”
張同順問道:“該有的水準是什麼水準?”
張歎堅定地說:“就是正劇。”
張同順看了一眼高小蘭,點頭道:“那當然,既然要做,我們就不是來玩的。”
三人開了一上午會,散會後,各自行動。
製片人要申請項目資金等等,張同順要開始搭建拍攝組和尋找小演員,張歎則是要寫人物小傳,寫分集大綱,寫劇本。
高小蘭擔心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問要不要找個幫手。
如果張歎真的是個新人,那麼真忙不過來,要知道項目已經啟動,各項工作都在快速推進,劇本是要先出來的,而留給他的時間不多。
但張歎前世就是個資深編劇,彆說《小戲骨》這樣的項目,比這複雜,比這時間更加緊迫的項目都接觸過,與這些比起來,《小戲骨》就像是練手的作品。
“明天,後天,我後天上班就可以把劇本交出來,所以暫時不用找人。”
高小蘭也不知道他是逞強,還是真有本事,笑了笑,沒說什麼,年輕人有乾勁是好事,敢打敢衝,她不能打擊積極性,更為關鍵的是,她猜剛加入這個項目。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那我們就等你的好消息。”
分開各自忙碌,張歎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埋頭寫劇本。
《小戲骨》第一季,寫的是《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片段,前後內容必須延展,張歎的計劃是分成9集,每集2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