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隊員離開,林季榮終於按耐不住心中疑問,道:“你就這麼確定,對方就是奔著這套石油成礦理論來的?而且這不是已經證實不成立了嗎?”
“就算在您心底已經證偽,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並沒有提到有將這個情況記錄進去,可能是誤導,但更可能對方這一係列異常舉動,並不是什麼空穴來風。
我懷疑,他們內部可能也存在類似的研究與結論,隻不過因與主流相悖未被采納應用,而您的研究和結論可能會成為一個助推之手,將對方推到這條路線上。
這點並非沒可能,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對各類資源本就異乎尋常的貪焚,石油更是如此,國內幾乎無產出,全靠國外進口。
當年您也在東北,應該見識過對方對待石油的那種偏執和狂熱,這種心態,會讓他們但凡聞見一絲味兒,就會如一條野狗般撲上去,就如當年在東北一樣。
主流的理論行不通,找不到,另辟道路另覓他法,幾乎是必然會有人去做的,隻不過問題在於這些方法路線是否會被采用驗證。
另外,在您擅長涉足的煤鐵金銀銅鉛鉬錳鎳等領域,您既無掌握超高價值或戰略級的獨家信息,在這些上也無什麼價值巨大的研究成果,排除掉不可能,那這個有可能的,哪怕再離奇,也會是最終的答案。”
“…可是…他們已經不是前去堪探過未發現油田嗎?”林季榮神情有些暗談,繼續想要否定。
“老先生,其實您心底,現在比我這個門外汗更清楚,有礦的跡象不代表一定有礦,有礦也不一定就能被探到,更何況是在錯誤的理論下進行,那概率幾乎不下於瞎貓碰死耗子。
林教授,我現在需要您依據事實情況,以專業知識的角度,重新評判一下您當年得出的理論,是否可行,是否可能。
第(2/3)頁
第(3/3)頁
不用拘禁於什麼所謂的主流理論,萬事萬物都是發展前進的,您在其他領域不是照樣有新的突破新的成果嗎?難道這些就沒有推翻以往的一些結論?
對了,還希望您儘量以白話,通俗易懂的表達來說明,照顧一下我,過於專業的術語、陳述,我個人聽起來還是較為費勁,擔心自己理解出現偏差。”
林季榮聞言,陷入了沉思,好一陣才開口,道:“石油方麵我研究的確實較為粗淺,但以我目前多年的經驗和知識積累,現在再來認真思考揣摩,這個理論的可行性其實很高,甚至話說得滿一點,肯定可行。
地球地表區域的地下結構,它大體是以年代、形成原因等,呈現一層一層的分布,隻不過會因形成時的地表形態,及地質運動中的抬升、跌落、擠壓形成複雜結構,但大體還是以地層形態分布。
我的理論其實很簡單,我認為含油頁岩中的油類物質,是類石油物質,可能是因頁岩的特殊結構,經地層間的擠壓、滲透等活動,經年累月中富集於頁岩內。
再繼續往下推,既然類石油物質能富集於一個地層,那在類似地層低凹處,這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碗切麵的底部,這類物質是否會因受擠壓、滲透、流動等原因在此更加富集?如果再有合適空洞、裂縫,那不是就有可能生成油田?
當然了,其中還有更多細節和論述,以及相關的數據、構造、成礦等的資料和研究,不影響在這裡的表述理解,就不深入細講了。
不過後麵接觸了國外資料,發現自己研究的那些都是陸相地層,就是曾經於陸地上形成的地層,而國外相關主流理論,是認為石油隻能於海相地層中形成。
當時過於盲目采信國外東西,一看跟自己研究出來的相悖,立馬否定了自己得出的結論成果,甚至都不好意思向外談及,還一個勁找理由借口進行否定。
像當年發現的含油頁岩,我就將其形成原因歸咎於煤礦上,糊弄自己,一心掩蓋自己所謂自大自傲的錯誤,想想當年自己是真擰巴,一麵自大的認為自個有天大本事,一下又自卑的把自己貶低的連塵埃都不如。
當然這個歸結目前也並不能算錯,後麵我確實在煤礦附近,多有發現含油頁岩的存在,煤中也含有焦油等油類物質,確實有可能是煤中油類物質滲透進周圍地層從而伴生含油頁岩。
不過現在認真客觀思考,這跟我的成油理論並不衝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佐證了這個理論,畢竟不管這油類物質來源,既然它能滲透進周圍陸相地層,是不是就有可能富集乃至生成油礦?
而含油頁岩或類似地層,並不完全伴生煤礦,在其他陸相地質環境中也有存在,在當年對東北陸相地質的探油活動中,也有發現類石油物質或石油伴生的類瀝青物質的出現,這些都佐證陸相環境下是可能生成油礦的。
以我目前的知識經驗判斷,當年提出的設想理論,加以進行完善補充,肯定能找到油礦,可能會受成環境等的限製,生成規模上可能與海相情況存在差距,但據此找到中小油田肯定不成問題。”
scriptappript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