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才是主管此事的,不如以塵為名,叫做塵教”任我行拱手問到,朱瞻塵擺了擺手:“算了吧,我隻想在幕後待著,沒興趣走到台麵上去,換一個吧。”
“是。”任我行聽著朱瞻塵這話心裡一喜,然後說道:“畢竟是朝廷,陛下用來穩定江湖的勢力,而且手下的兄弟們大多都是明教出身,要麼就是明教教眾的後人,不如取個‘明’字,稱之為日月神教也是取日月同輝之意,兩位殿下覺的如何”
朱瞻塵看了一眼朱高熾,“明教”在明朝就是一個禁忌,畢竟明朝的發家史和“明教”“明王”有些很大的關係。為了撇清這種關係,朱元璋對於“明教”一詞的管製很大,就是怕明教興起在壞了江山安定。
不過,都第三代皇帝了,雖然建文帝登基沒多久就下來了,但是怎麼說也過了幾十年了,該穩定的都穩定了,朱允炆搞事搞了這麼久,也沒讓明教複活,足以證明現在明教應該沒什麼事了,不過凡事不能絕對,一切皆有可能,這事犯不犯忌諱還得看當今陛下和太子爺這位未來陛下的想法。
實際上朱高熾也有點猶豫,畢竟用了“日月神教”這個稱呼,會不會和他們的國號產生衝突,但是仔細想了想,畢竟建立的就是一個魔教,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服天,不服地,自由唯心。
“日月神教”這個稱呼剛剛好,沒直接叫做“明教”,避開了“大明”的忌諱,但是日月為明,說明了這個魔教想要統一江湖,想要成為江湖的朝廷的心思,甚至於是取“明”而代之的心思。
這種做法在江湖人看來就是無法無天,但是於朝廷而言,因為朝廷對江湖,對武林上的事難以插手,而且“日月”也確實沒涉及到“明”,朝廷顧忌江湖和朝堂之分,估計江湖和百姓走得近,也不好出手管,所以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此一來,朝廷不出手,就省的再次讓江湖勢力再次陷入慌亂之中,最後還能借助魔教的名頭,做一些朝廷明麵上不能做的事,就像是說將某些不穩定,不安分的宗派鏟除,對吧……某個吃著碗裡的,還看著鍋裡的……少林……還有自稱大元遺老的三豐真人……
前者自然不用多說,都和朱允炆攪和在一起了,哪怕沒有主要證據,沒法對少林寺直接出兵將之當做叛逆剿滅,甚至於因為少林寺特殊的地位也暫時動不得他們,但是還是得讓人敲打敲打的。
而後者,張三豐這來去隨心的做派,在外人看來這是不慕名利,這是大家風範。但是,其根本上還是對於皇權的蔑視,對於明廷的藐視。
而且,殺了朱允炆這事……朱瞻塵做了,朱棣還能忍,畢竟他信他孫子是真的為了他,為了他們家著想。
畢竟,朱棣在的時候,朱允炆不搞事,但是朱棣年紀大了,這些年越發的力不從心就是證據,一旦朱棣沒了,朱高熾這個身體不好的上了位,朱允炆很難不去動手。
而朱高熾之後的朱瞻基上位的時候,說不準是個什麼模樣,為了讓朱高熾安穩上位,讓朱瞻基坐穩位置,朱瞻塵想讓朱允炆死很正常。
至於道衍和尚……道衍和尚八十歲了,也沒個後人,家室在,而且道衍和尚和朱棣相處幾十年,兩人堪稱配合無間,互相都知道對方的想法。
道衍和尚要殺朱允炆,那可能是真的為了朱棣,所以朱棣也不會太在意。隻有張三豐……
一個三朝皇帝幾次下旨都以各種名義推脫,自稱“大元遺老”,不肯承認“明廷正統”的老道士,這可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外人。
他為什麼要殺朱允炆要說他是為了朱棣,朱元璋都不信。至於佛道之爭……朱棣也不信。
要說之前自稱“大元遺老”是為了在江湖中維持自己的立場,保證自己不會被明廷收買,但是現在這殺了明廷二代目……哪怕這個二代目是被三代目攆下去的,卻也不能太過……
實際上,朱棣也清楚,朱允炆之死完全是朱瞻塵,道衍和尚和張三豐三個人的一起的責任,但是,那兩個都是自己人,就張三豐一個外人,朱棣的怨氣自然衝著這個唯一的外人去了。
這也是張三豐之前頂著反噬跑的這麼快的原因,他要是真的留在這裡,他能不能離開京城就是兩說了。不過,哪怕是如此,朱棣還是把武當放在了名單之上,畢竟這個天下隻需要他一個皇帝就夠了,不需要知道武林霸主的存在。
如今張三豐不得不去閉關了,這也意味著武當上麵沒人了,正是打擊武當,少林的好機會。朱高熾知道他爹的心思,實際上他也想敲打敲打那個一言不合就開始打打殺殺的江湖。
而魔教,正是一個好手段。朱高熾很想就這麼同意,但是……朱高熾突然想到,他兒子現在可不一樣,是皇室唯一的先天宗師,未來皇室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說句實話,在某種意義上,他兒子地位比他這個太子都高,畢竟他還有兩個弟弟,但是宗師隻能是他兒子。
如今朱棣的意思很明顯,這事交給朱瞻塵“全權”處理,這種事自然是朱瞻塵說的算。
朱高熾馬上要出口的“可以”被他咽了回去,換成了:“你皇爺爺把事都交給你了,塵兒你自己看著辦就好,畢竟你才是國師。”
聽著朱高熾這話,就知道朱高熾實際上是同意的,朱瞻塵也沒多想,便開口說道:“我覺得還行,那就這麼叫著吧。任先生把手底下勢力整理整理,日月神教就開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