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大喜:既是如此,老丈請道其詳。
齊姓長者甚為得意,伸手向東北方一指,開口說道:如此便說與你,也不打緊。隻此往東十五裡處,有一座萊山,乃是神仙宅窟之地。萊山之上正有一位神仙,甚是古怪。
張良大喜過望:其山若何山中神仙是何來曆,又是如何古怪
齊長者:這個麼,小老兒卻難說清。既是神仙,又怎肯向世人露其底細
田長者忽然說道:你說不清楚,不見得彆人說不明白。
張良:田老丈既如此說,則必知此位神仙端地
田長者白了齊長者一眼,似是怪他適才多嘴。又往口裡丟一顆蠶豆,再呷一口熱茶,不緊不慢,咯咯有聲,拿起班來。
齊長者:兄弟,是做哥哥的不是,多嘴多舌。你既知道,不妨便告訴這位小哥。
張良:正是,正是。還請長者見教。
田長者:好吧,那便告訴於你,也不打緊。隻是齊老哥,此後若遇一知半解之事,就不要輕易開口,以免被人問住,答不上來。或者信口開合,豈不誤人子弟
齊長者無言可答,隻得嘿嘿訕笑,半羞半惱,一張老臉漲得紫紅。
田長者扯足風篷,大獲全勝,這才趾高氣揚,話入正題:齊老兄所說此山,果然名曰萊山,乃是道家仙山。山上有洞,乃是道家七十二洞府之一,也是始皇帝屢次東巡,時常攀登之處。山上居有神人,自號滄海君,你道他是哪個
齊長者及三個毛姓長者同聲發問:究是哪個
田長者:其實便是興周滅商大元帥,太公望薑子牙後人,一生不願為官,隻好修道。
張良:原來如此!
齊長者:正是。據說其人生於齊威王之時,至如今也不知年歲幾何,早已得道,神通廣大,來去無蹤。始皇帝欲求長生不老之藥,一麵派遣徐福出海,一麵在盧生等引薦之下,多次到萊山求見滄海君,但皆不得其門而入,不能得見。
田長者:照此說來,那人豈不惱怒
齊長者:始皇帝雖然惱怒,隻是奈何滄海君不得。既然這位小哥欲去求仙訪道,不必遠行,隻這個滄海君最為便當;但其性情古怪,見與不見,就全看小哥你的緣法了也。
張良聞言大喜,又閒話半晌,便即會賬,辭謝而出。
回到下處,當夜無話。來日侵晨,張良便即動身,來至萊山腳下。又在山下沐浴持戒,達十五日之久,多備香資祭禮,於第十六日上登山訪道。
一路之上,隻見幽林篁竹,行雲野鶴,道不儘風光旖旎,樂而忘俗。不移時來至山巔,卻隻見蛇虎之穴,並不見神仙洞府。
張良正納悶間,忽聽笛聲悠揚,見一道童穿林而出,攔住去路,放下唇邊竹笛。
道童:來者且住!道兄來自何處,要去哪裡眼前有路不走,卻隻顧在此流連兜搭
張良立住身軀,打量道童氣度不凡,不敢輕覷,恭謹答道:道兄請了。某乃韓國張良,欲求見滄海君仙師,因難窺仙徑,故在此兜搭流連。
道童:咄!哪個不知你是張子房,乃是韓國公子,世代國相,欲為報仇複國而來仙道無門,心誠自開。休要流連彷徨,請跟我來!
於是穿林拂鬆,在前引路而往。張良亦步亦趨,隨後跟來,曲折入微,另是一片天地。逶迤前行五裡,便見一個洞府出現眼前。洞前佇立一個道人,正是滄海君。
鏡頭閃回,敘述滄海君來曆。
畫外音:滄海君並非道家稱呼,其實乃是東方濊國君主之號。濊國又作穢國,是古朝鮮半島東部之國。穢國建立於春秋時期之前,國域北至孤竹、山戎、穢貊,南與辰韓相接,東窮大海,今朝鮮之東。後世夫餘、沃沮、高句麗等族所居,都是穢國勢力範圍。戰國中期,穢國成為箕氏朝鮮屬國。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域,以漢水為界,漢水以外始無統率,中國隻稱其為滄海。韓國滅亡之際,避秦者大都來此居住,故此自號其地為韓國。司馬遷修《史記》時,濊國已被降為滄海郡,故以“滄海君”稱呼秦時濊人君長。
隻因滄海君係出韓國一脈,故此早知張良複仇之事,早就派出不少細作,以及朝中大臣,均都扮作百姓,在山下周圍百餘裡內等候。田、齊、毛姓長者,亦是滄海君所遣。
閃回結束。滄海君見張良到至,便即延請入洞,問其來意。
張良毫不隱瞞,將自己欲圖複國報仇計劃,和盤托出。
滄海君聞罷甚慰,慨然說道:我韓國隻因地近秦國,屢被曆代秦王所欺,終至亡國。今秦王嬴政施行暴虐,天怒人怨,正是我報仇複國之時也。公子既有此誌,某焉可不助!
於是點首,喚過廊下一個大漢,對張良說道:此乃我座下首徒,名喚滄浪子者。因天賦異稟,又苦練武藝,力舉千鈞,能手持一百二十斤鐵錐,舞動如飛,能擲六百步,中者立成齏粉。你欲刺秦,我可使其下山相助,必要成功。
張良:原來大王是我韓國王族正宗後裔,並於此處相會,豈非天意!國君之命,張良焉敢不從!定當肝腦塗地,完成刺秦之任,再助我王西還新鄭,複我舊都!
滄海君:複還西都之事,其後再議。當務之急,乃是刺秦。我聞嬴政將欲東巡,次月便沿黃河南岸前來,先至齊國。我使滄浪子攜鐵錐助你,於半路埋伏擊之,必能除去昏王。
張良:秦始皇每次東巡,隨從十萬,副車成列,如何近得便是一擊而中,我二人又如何脫身我死固矣,無可為憾;惟因此而使滄浪子喪命,豈不可惜
滄海君:公子所憂,皆不妨事。
於是便攜張良之臂,出於洞府,並命滄浪子相隨,來至鬆林邊上。三人在林邊立定,滄海君便道:徒兒,你可試演一番,好使公子放心。
滄浪子應諾,縱步上前,右手微動,早見一道寒光,自袖中飛出一柄大鐵椎來,飛向六百步外,一株碗口粗細鬆樹。隻聽咚地一聲,鬆樹早中,從中斷折,上半截倒落在地。
張良見其出手如電,力大絕倫,其應如神,不由大為驚喜。
又聽滄海君一聲長嘯,滄浪子收椎入袖,將雙腳略一墊彈,身形已起在半空,落在鬆樹梢上,如同棉絮一般。在鬆樹巔上更不略停,隻一伏身,早躍到另一株樹梢,再輕輕墊縱,又至另一樹梢;頃刻之間,起伏縱躍,隻如一道灰線遠去,早已不見其蹤。
張良看得矯舌不下,目瞪口呆。
滄海君笑道:似此兩端,亦隻微末之技耳。休道事起倉促,秦軍不能及時反應,便是迅急應對,更有千軍萬馬,能阻其歸路否
隻聽空中簌然,滄浪子已自樹巔落下:秦軍即是萬箭齊發,亦難及我之身。
張良:人世之間,竟有奇術至此。隻要秦王被刺,師兄能脫,則我雖死,亦無憾矣。
滄海君:何至於此!
言猶未畢,便自袖中拿出一個錦匣,啟而視之,是兩排紅色丹丸,共計十二枚。
張良:此是何物
滄海君:此是我道家靈藥,食之便可平地飛騰,如生雙翼,二十裡內,雖奔馬難及。公子若欲似我徒滄浪子一般身手,其實難能;但若要練成陸地飛騰輕身功夫,則不為難事。
張良:未知如何服用
滄海君:服此丹藥,每五日一粒,隻六十日後,神功便成,功成身退無虞也。
張良大喜,再拜稱謝,受而服之,隻覺體內和暖,真氣暗生,果然神丹靈藥。
六十日後,張良與大力士滄浪子回到故國,沿途堪察地形,以備埋伏行刺之所。
二人來到陽翟,向路人打聽,聞說秦始皇已經離開鹹陽,東出潼關,至於新鄭。
然而便在此時,張良之弟一病不起,至於身故。待理完喪事,秦始皇已出韓國。
張良大急,對滄浪子道:秦王車駕已過,追之不及,如奈其何
滄浪子:不妨。可趕往埋伏之處,待其東巡西還,於其歸途而擊之。
張良稱是,乃與家人相彆,自與滄浪子東行。
鏡頭轉換,按下張良密謀行刺,複說秦始皇東巡。
畫外音:秦始皇一生,共有三次東巡齊地,每次皆是駐蹕琅玡山中。首次東巡,乃是始皇二十八年。過黃縣、福山,窮成山,之罘山,南登琅邪,滯留三月。次年二次東巡,出鹹陽,過陽武、芝罘、再登琅玡山。三十七年第三次東巡,出鹹陽,經雲夢、丹陽、會稽、吳地,再至琅玡、榮成山、芝罘。琅玡位列五大古港之首,又是東夷族少昊氏故地,越王勾踐遷都琅玡,修築觀台,以望故國。此處仙道文化最為發達,三大方士徐福、安期生、盧生,皆都活躍於此。秦始皇登琅玡時,看到勾踐所築舊台,令徙黔首三萬戶於此,以三個月為工期,作琅邪新台,彰顯至尊。又在琅玡台召見徐福,遣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求仙。
秦始皇首次東巡之際,恰逢黃河在濮陽一帶決堤成災。沿途郡縣由此上書諫阻東巡,恐被黃水阻陷皇帝車駕。秦始皇便即下旨,命在黃河漲水前修一條防護大堤。
地方官請問大堤起止之處,秦始皇不答,親騎駿馬,叫監工大臣在後跟隨,沿其馬跑之跡修堤。結果駿馬跑得興起,控止不住,直沿著黃河狂奔二百多裡,馬蹄所經之地,便成修堤線路。黃河大堤修罷,取名金堤,謂其固若金湯之意。金堤延續兩千年之久,非但成為黃河滯洪大堤,且曆代是為山東陽穀縣與河南省範縣、台前縣分界。
金堤修成,河患之憂已除,秦始皇便東巡齊魯,並行封禪泰山大禮。
畫外音:封禪泰山之典,起自何時何人,並無確切記載。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自炎帝神農氏以來,至秦始皇之前,共有七十二王封祀泰山。可知此典,是出自遠古時代泰山周圍部落或氏族首領,原始祭天儀式。春秋之時,齊桓公自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欲行封禪之禮,被國相管仲以祥瑞不現阻止;魯國季孫氏亦有泰山之旅,則被孔子所譏,謂其不具封禪資格。封禪泰山必為一統天下帝王,所行國家大典,始為天下共識。
車馬轔轔,大軍大途。
秦始皇坐於豪華鑾輿之中,宦官趙高侍禦。
始皇嬴政:趙高。
趙高:臣在。
始皇:你可知我封禪泰山,其意為何
趙高:是欲立天下共主之位,揚威四海九州乎
始皇:非也。我今一統天下,豈非天下共主四海混一,又何必以封禪揚威
趙高:微臣不敏,不解陛下聖意。
始皇:長安君當年造反檄文,卿豈忘之乎
趙高:此乃逆賊樊於期惡意捏造,以混淆視聽,陛下何必掛懷!
始皇:即便如此,天下視聽,不可小覷。須知我大秦雖然最終掃平六和,底定天下,但自我遠祖以來,是為周天子養馬出身,立國以來,在諸侯之中始終地位低下,名聲不顯,此為朕之心病也。若效神農、軒轅封禪泰山,則天下景仰,諸神嗬護,豈不妙哉
趙高:據微臣所知,秦國列祖,自襄公七年,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而被封侯。至秦穆公時,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天下諸侯,又皆被陛下所平,誰敢小覷
始皇:卿隻說其一,不言其二。我大秦雖霸西戎,但直到孝公時代,亦因僻在雍州,不曾與中國諸侯會盟,故被諸國向以夷翟視之。孝公認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遂下決心任用商鞅,變法圖強。武王之時,若非以舉周室之鼎,以顯秦人之勇,又何至於死正因被東方諸國卑視,我曆代秦王皆以為恥,並為此勵精圖治,方得最終兼並天下也。
趙高:微臣知之矣。因此陛下平定天下後,即燒天下詩書,更以諸侯國史記尤甚。是因列國史冊之中,必對秦國先祖皆有所刺譏也。陛下封禪典禮,理所當然!
始皇:賢卿之才,非同一般。若非宦侍,朕當拜你為相,以代李斯。
趙高:陛下睞顧,臣感激涕零。然以國相之才過譽,微臣豈敢
始皇:世人怨朕焚書,其實書乃人言,發乎心而形諸簡冊,豈能燒之齊人鄒衍,創五德終始之說,高妙絕倫,其誰能焚之!秦為水德,以代周火德,豈非天意乎朕服其議,欽定國色尚黑,民為黔首;議封禪泰山,是布告天下,朕之為帝,是秉承上天之意也。
趙高:陛下思慮高遠,世人何及真千古一帝也!
秦始皇聞此,仰天長笑。於是東巡齊國,先到嶧山,在山上立石,銘記秦之功業,表示自己具備封禪泰山資格,不至重蹈齊桓公及季孫覆轍。
後至琅琊,召集君臣,並齊魯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商議封禪泰山古典,問其詳則。
始皇:上古封禪,其事若何
齊儒生:泰山封禪,源於帝王祭祀天帝,古已有之。
始皇:何謂封禪
魯儒生:在泰山頂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是曰封;在山下厚土所在除地,報地之功,是曰禪。
始皇:則自古及今,封禪泰山者,共有幾人哉
齊儒生:封泰山、禪梁父者,自古及今,七十二家。但依管仲所記,十有二帝。
始皇:哪十二帝
齊儒生:以燧人無懷氏為首,後有太昊宓羲氏、少昊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成王。皆受天命在先,然後得封禪也。
秦始皇聞之大喜,又問:其法如何行之
齊魯儒生見問,皆都緘口,回答不出。
博士淳於越微微冷笑,趨前奏道:封禪之法,據古書所載,是要用蒲草將車輪包起,以免損傷山上草木。然後掃地而祭,用其簡易可也。
始皇帝不悅道:朕行二十餘年,征伐諸侯,席卷天下,包舉宇內,豈能如此簡易!
遂貶退諸儒不用,自與李斯等文武大臣謀劃,定其規製。因罷諸生之議,封禪之禮皆采用本國太祝當初祭祀雍天帝成法。命將封禪過程封藏秘之,史官不得記,後世亦不得傳。
用秦國在雍地祭祀天帝之禮,是其自負;又恐見笑於齊魯儒生,秘之不宣,又是其自信心不足,乃至自卑表現。
乃命辟山修路,親率群臣,自泰山之陽登上山頂,立石頌德,明其得封;中途突遇暴雨,休止於大樹之下。不移時雨住,乃封避雨之樹為五大夫鬆,然後啟行完禮。又從泰山之陰下山,禪於梁父。齊魯諸儒傳言譏諷:秦始皇上泰山,為暴風雨所擊,不得封禪。
秦始皇封禪泰山已罷,轉而往南,巡遊吳楚。乘舟過洞庭湖時,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大慌,宦侍總管趙高叫道:陛下何不舍玉璽,以祭水神!
始皇不舍,但想起當年荊軻行刺時,趙高曾高叫救過自己一命,知其見識高人一等,隻得忍痛,命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
說也奇怪,傳國玉璽一旦沉湖,立時不見;因而風浪果息,龍船得渡。(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