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匈奴絕跡
撇開曆史真相,複看軼史演義。
仁壽四年,獨孤皇後去世後,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受到楊堅寵愛。
此時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都入宮侍疾,召楊廣入居大寶殿。楊廣每致密書於外,向越國公楊素問計,楊素便以答條回複楊廣。
宮人誤將答條送至楊堅寢宮,楊堅看後大怒。
此日晨,楊廣入宮問疾,遇宣華夫人出來更衣,因涎其美色,糾纏索歡。宣華夫人力拒得以脫身,回到文帝寢宮,兀自氣喘麵赤,心跳不已。文帝怪其神色有異,就問原因。
宣華夫人流淚奏道:太子無禮!
楊堅憤怒,捶床罵道:這個畜生!我怎可將國家社稷交付予彼哉?獨孤氏誤我!
於是將柳述、元岩喚至,傳旨道:速召太子!
柳述問道:是晉王楊廣乎?
楊堅道:非也,是楊勇。
柳述、元岩遂出寢宮,起草敕書。宮中侍衛皆是楊素耳目,急告以此事,楊素複告知楊廣,諫其假傳楊堅旨意,將柳述、元岩立刻逮捕入獄。
又迅速調來東宮裨將兵士,前來宿衛仁壽宮,宮門禁止出入,並派宇文述、郭衍進入調度指揮;命右庶子張衡入宮侍侯楊堅,將後宮侍者皆驅至彆館。
當夜太子入內侍疾,出後未久,便報皇帝駕崩於大寶殿。
《隋唐演義》等野史所敘,大抵類此。
畫外音:小說家言,隻圖熱鬨,又喜驚心動魄,其實皆都不足采信。以小說家思路所謂,太子之角,無非類似於民間家族爭產,老二為繼承家業,便即不擇手段,卑鄙無恥,陷害與陰謀輪番上陣,甚至不惜拔相向,終於成功而已。但宮廷之爭,政治利益為本,卻大非此等影視劇及小說範本。其實楊廣取代楊勇,彆有深層次背景。
曆史真相:楊勇被廢,楊廣得立,其實乃是關中關隴貴族集團與新興江南集團政治路線相爭,集中表現於兄弟二人爭嫡之中而已。需知太子楊勇與尚書左仆射高熲組合,乃是關隴貴族集團代表,施行關中本位政策;而晉王楊廣長年坐鎮江南揚州,一直與故南朝係統人物之間保持著密切聯係,其妻蕭妃更是梁朝蕭統曾孫女;故此而言,楊廣乃是江南集團代表。楊素不願長期被高熲壓製,故此便與楊廣狼狽為奸,欲建擁立之功,待奪得執政大權之後,再曲線救國,以複家族榮光也。楊廣之勝,便是江南集團之勝,列公需知。
周代魏、隋代周,以及此後唐代隋,隻是關隴集團內部換屆,組成核心從來未變。正是因其始終威脅皇權,隋文帝故此打壓關隴集團,欲改變關中獨霸之局。廢九品、興科舉,打擊仕途壟斷,廢除家兵製,對府兵製實行君主直轄,皆是為此。
楊廣結交中原及南方士紳,處處跟關隴集團脫離,又大力支持南方天台宗佛教,以對抗北方三階教。所行路線,無不符合隋文帝打擊關隴集團決心,故此楊廣上位,是為必然之局,並非全仗陰謀;其被選為太子也是合法廢立,並非弑父奪位,由此明矣。
由是煬帝繼位,改年號為大業,用天文學家劉焯作《皇極曆》。
大業元年三月,隋煬帝以尚書令楊素為營建東京大監,楊達、宇文愷為副監,大規模營建東都洛陽。工程經約一年建成,並命洛州居民及諸州富商大賈遷居新都。
東京城周長五十五裡,製仿西京長安,城分宮城、皇城及外郭城,內外三重。宮城是宮殿所在處,皇城是文武官司所在處,外郭城或稱羅城,是官吏私宅及百姓所在處。
為保證東京供應,又令在東京附近新置興洛及回洛二個大糧倉,儲糧數十萬石。
東都洛陽之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且成為全國第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及南北交通的樞紐,和長安並稱二都。
時有漢王楊諒,乃隋文帝第五子,寵於文帝,使為並州總管。自太行山東至滄海,南距黃河,五十二州皆隸屬之。特許便宜從事,不拘律令。
楊諒見太子勇及蜀王楊秀先後被廢,常欲起兵反叛。參軍王頍字景文,太原祁縣人,乃為南朝名將王僧辯之子,聚陳武帝陳霸先之女為妻,與陳氏舊將蕭摩訶讚成其謀。
適逢煬帝始登帝位,派車騎將軍屈突通攜文帝璽書,召楊諒入朝。
此前文帝曾與楊諒密約,若有璽書召其入朝,“敕”字旁彆加一點,並與玉麟符相合,方是天子本意;若無暗記,便是偽詔。
楊諒詳觀屈突通所帶璽書,與密約無驗,便知有偽。於是采納王頍建議,派大將軍餘公理為帥,以討楊素為名起兵反隋,誓師兵向長安。
檄文到處,天下五十二州中,竟有十九州隨之起兵響應。
煬帝聞報五弟造反,不由大怒,便以楊素為並州道行軍總管、河北道安撫大使,帥眾數萬,往討楊諒;又以前江州刺史李子雄為大將軍,拜廣州刺史,發幽州兵三萬會擊。
楊諒聞說大驚,問計部僚。總管府兵曹裴文安進言:今井陘以西全在大王控製之下,山東諸部也由大王指揮。依臣之計,殿下宜派老弱駐守險要,然後率領精銳直入蒲津關。末將願充當前鋒,大王率主力繼進,閃電攻擊,挺進霸上;則鹹陽以東,可傳檄以定。彼時京師震擾,軍不能集,上下猜疑,人心離散。殿下發號施令,誰敢不聽?不用十日,大事可定。
楊諒大喜,乃兵分五路,派大將軍餘公理出太穀出發,前往河陽;大將軍綦良出滏口,前往黎陽;大將軍劉建出井陘,奪取燕趙;柱國喬鐘葵出雁門。
任命裴文安擔任柱國,與紇單貴、王聃、大將軍茹茹天保等,率軍直指京師。
大軍前距蒲津關一百多裡,楊諒忽然改變主意,又傳令撤軍,命紇單貴破壞黃河大橋,堅守蒲州,召回裴文安。
裴文安返抵晉陽,來見漢王道:兵貴神速,以出敵人意料之外。大王既不親征,又調返為臣,使敵人計成,大事去矣。
楊諒不答其論,複命分兵守境,以拒天子討伐大軍。
於是任命王聃為蒲州刺史、裴文安為晉州刺史、薛粹為絳州刺史、梁菩薩為潞州刺史、韋道正為韓州刺史,張伯英為澤州刺史,使各守其土。
楊素率騎兵五千,日夜兼程,襲破蒲州,擒王聃、紇單貴;又率步騎四萬,往取太原,複擊敗趙子開,攻占高壁。楊諒親率大軍在蒿澤布陣,忽逢天降大雨,便欲退兵。
王頍諫道:楊素孤軍深入,人困馬乏;大王率領精銳出擊,定能得勝。而今望風先退,必使軍心沮喪,王萬不可回軍。
楊諒不聽,退守清源。楊素進擊,殺一萬八千人,楊諒退保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