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赫斯曼兩人是德國戰爭準備工作的靈魂人物,當然知道德國現在有多強大。
“還有很多仗要打呢!”赫斯曼卻沒有他這麼樂觀,“而且戰勝一個國家的軍隊,隻是征服這個國家的開始!”
他在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然後從斯派達爾遞給他的公文包裡取出一疊文件,放在了希特勒的辦公桌上。
“這是烏克蘭自由邦政府提交的‘西烏克蘭資源和土地調查報告’,現在被我們占領的西烏克蘭包括6個省,擁有超過11萬平方公裡,比《布列斯特條約》規定的多了大約3萬平方公裡沃倫和羅夫諾大部分地區不屬於奧屬烏克蘭),先占著看蘇波交戰的情況再說,目前那裡的人口約800萬。另外,西烏克蘭的利沃夫省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目前探明的大型煤田有頓巴斯煤田,鐵礦有克裡沃羅格鐵礦,而且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還有利沃夫油田,這個是非常古老的油田了。此外,利沃夫還有錳、鉻、鈦、鉛、鋅、鋁、鎳等多種有色金屬。”
“的確是塊好地方,”希特勒拿起報告仔細看了起來,“西烏克蘭應該在未來合並到帝國……”
“最好儘快製定投資和開發計劃,”赫斯曼說,“再過一陣子可能會有許多烏克蘭人從東麵遷移過來,也需要製定好安置的計劃。”
人口同樣是重要的資源,目前德國隻有約9000萬人,如果能利用好新加入的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和部分波蘭人,人口數量就有可能達到1.1億。
“這些人首先是農民、礦工和建築工人,其次還是兵源,”赫斯曼擔心希特勒不願意接受烏克蘭人,於是解釋說,“如果未來我們和蘇聯開戰,烏克蘭人會是很好的炮灰。”
希特勒卻有些擔心地說:“可是接納這些烏克蘭人,有可能會加劇糧食供應的緊張程度。”
德國的糧食在戰前就不能自給,每年大約需要進口150萬到200萬噸的穀物。
“那我們就更應該接納烏克蘭的農民了,”赫斯曼說,“西烏克蘭屬於黑土帶,而且非常空曠,有足夠的土地可以開墾。”
“可是我想在西烏克蘭安置德國人!”阿道夫.希特勒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西普魯士、波森和西裡西亞被波蘭人占有的土地也應該全部收回,用來安置德國人。”
“西普魯士、波森和西裡西亞的土地當然應該收回,那裡是德國的土地。”赫斯曼點點頭。
他頓了頓,又說:“但是在西烏克蘭,現在還不能太露骨,烏克蘭人是需要爭取的對象……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就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西烏克蘭開發起來。如果戰爭持續上五到六年,我們就需要西烏克蘭的資源和黑土地了。”
“可那需要投資!”希特勒提醒赫斯曼說,“我知道西烏克蘭有什麼,我是奧地利人西烏克蘭曾屬於奧匈帝國),但我也知道那裡有多落後。”
“唔,那我們就投資吧,”赫斯曼看了眼希特勒,“現在就開始投資!”
“說的容易!”希特勒哼了一聲,“那需要投入機器、材料、燃料和大量的勞動力!”
“需要錢!”赫斯曼說,“機器可以從荷蘭、瑞典和瑞士購買,勞動力可以雇傭烏克蘭人。領袖,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錢,而不是一味依賴易貨貿易!”
易貨貿易是德國在缺乏硬通貨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一種國際貿易形式,其核心就是“平衡”——機器換糧食,或者軍火換石油之類的,基本上維持平衡。貿易的目的是互通有無,而不是積累黃金、白銀或外國紙幣。
這樣的貿易形式當然有其優點,德國的外貿在2、30年代得以維持和擴張,易貨貿易功不可沒。
但是易貨貿易也有一個缺點,讓德國很難利用貨幣手段去透支未來——比如英國和美國在需要利用外國資源、機器和勞動力的時候,刷點鈔票就行了。
而德國必須要通過易貨或者……掠奪!
前者受到德國本身生產力的限製,而後者的代價其實也不小,德國必須不斷擴大占領區,這會耗費相當大的精力和兵力。
“錢?”希特勒看著赫斯曼,“錢是廢紙!”
“領袖,”赫斯曼笑道,“如果德國隻是一個強盜,那麼沒有誰會信任馬克。可如果我們能將德國打扮成一個正義的歐洲領袖,那麼我們就能發行一種可以和美元、英鎊媲美的歐洲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