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麼樣在人的心中構築出一個印象?
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用語言描述,通過語言描述這個印象,比如模樣,輪廓,大致大小,語言是一個很方便的信息傳輸方式,在這個時代也是如此;其次,那當然是接觸,用手去接觸,用鼻子去聞,手的接觸會將印象的觸感傳輸到大腦之中,鼻子所聞到的氣息也會給人一種大致的初步構造,比如香味、臭味,當然,若是繼續劃分下去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選擇,但總的來說,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人的心中構築印象。
印象,指接觸過的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裡留下的跡象,也是個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一般會按照以往的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其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這一過程稱為印象形成。
在無法第一時間接觸到事物本身的情況下,人們在大腦之中構築印象是需要幫助的,正因如此,有人會把文字和話語帶到另外一個地方,這樣子,就能夠把一段印象帶給另一個人。
“你聽說了嗎?今天在展覽館那邊好像出事了。”
有人悄悄地開口道,壓低自己的聲音,讓自己的聲音不會傳到第三個人的耳中。
“什麼事?我不是很清楚啊。”
聽到這段話的人開始在腦海之中思考,展覽館發生了什麼事,首先,接收到這句話的人會回想起展覽館是什麼,紐加哥展覽館又在哪裡,第二步,將今天的日期帶入到對應的地點,一九八九年的十一月三十號,紐加哥的展覽館。
“好幾件事呢,最開始是有個瘋子闖進了展覽館之中毆打了一個畫家,然後在被保安帶出去之後有把保安給殺了!”
“啊?真的假的,這也太嚇人了吧!”
接著,大腦之中擁有了具體的形象,或許會勾勒出一個凶神惡煞的男人,或者一個病弱瘋癲的女子,將這些人為構築出來的印象注入到文字之中,然後,填充故事,什麼人在哪裡做了什麼?一個瘋子在展覽館殺了人。
“那止啊,那個瘋子好像還想逃跑,結果被警察當場槍斃了。”
“那還好,要是讓這麼危險的人來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那日子得過得多麼提心吊膽……”
“但這還不是結束,我聽說就在同一時間,展覽館旁邊那街道……叫什麼來著?”
“我也記不大清楚了,我想一下,好像是叫玫瑰街道還是鬱金香街道來著……”
大腦開始構築第二個場景,展覽館旁邊的街道,雖然沒有名字,但是也有個大致的記憶,街道能夠特殊到什麼地步呢?無法就是一個有寬度有長度的不怎麼工整的長方形,地麵鋪上磚瓦,然後向前延伸。
“不管叫什麼,我跟你說,接下來這事特彆邪門,就那街道那裡,好幾個人爆炸了!爆炸,你知道吧,轟隆地一下就爆炸了,炸的到處都是。”
第(1/3)頁
第(2/3)頁
如果是超出認知常理的話,印象的構築就需要大量的修正,彌補細節,然後添加更多的詞彙,當然,街道的記憶已經構築起來了,這樣子就會方便很多,下一步,就是在街道這個符合常理之中的地方構築不符合常理的景色。
“不是,什麼叫做爆炸了?是火災嗎?”第二個人提問道,“就像是油桶著火那樣子?”
“不是著火,是人,人爆炸了,你能想象得到嗎?”第一個人開始用手比劃,“你看,這是一個人,然後,這個人爆炸了,由內而外爆炸,血啊臟器啊骨頭啊濺的四處都是,現在那裡已經被封鎖了,你沒機會看了,哇,我聽說那一整條街全是血,想想都覺得嚇人。”
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描述,讓本來比較抽象的話語更加貼合實際,兩者結合起來總能夠造成更加出色的效果,就比如現在,人和爆炸這兩點總算是結合起來了,人的肉體如同炸藥一樣,膨脹,然後爆發,人體之中的物質朝著四周飛濺,這樣的描述需要一定構想能力才能夠構築出來,不過不要緊,人爆炸了這件事已經在大腦之中有了一個初步印象了。
“我聽說,造成這件事的是一個惡魔!”
“啊?惡魔?你在開玩笑嗎?我們現在已經是唯物主義了,怎麼會有惡魔這種東西!”
——足夠了,即便第二個人表示了不信任,但在他的思維之中,已經有了這樣一個聯係,【在今天,一九八九年的十一月三十號,一個惡魔,造成了展覽館旁邊那條街道的人爆炸了】,這樣的描述,可以具體到一個個體身上了。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克利斯汀微笑著,感受著新的容器的運作。